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45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包括主体、盖板及水冷管,所述盖板设置于主体上方,所述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散热腔,所述水冷管固定于散热腔内,所述水冷管两端穿过主体延伸出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及水冷管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主体表面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与散热腔连通,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设置于主体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提高热量在光纤水冷板中的传递速度,减少热量在光纤水冷板中方便不均匀的情况,从而提高光纤水冷板的散热效率。

High heat dissipation fiber water cooling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
本技术涉及水冷板
,尤其涉及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
技术介绍
在光纤激光领域,光纤激光器从激光性能测试到样机研制等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水冷板,以将光学系统增益放大过程中产生的冗热导出,避免光纤和光纤器件因温度过高而烧毁。现有的水冷板结构,通过在板体中埋设铜管,对激光器进行散热,如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664764.6,公开了一种激光器水冷板,包括平板状的主体,主体表面设置有内凹的槽,槽内嵌入有铜管,铜管与槽内壁相贴合,槽内填充有导热胶并固定铜管,铜管的端部固定有插接头,插接头固定于主体侧边并与主体侧边相平齐。上述结构,由于热量传递是先传递到主体,再通过主体传递到铜管中的冷却水,最后通过冷却水进行循环从而将水冷板中的热量传递出去,达到散热的目的。因此,由于主体是直接与水冷板进行接触,由于热量在固体中的传递速度相比在流动液体中较慢,从而也导致现有的水冷板冷却散热速度较慢,并且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水冷板的热量部分不均匀的情况,靠近铜管部分的主体散热速度较快,导致温度较低,而远离铜管部分的主体温度较高,从而使水冷板的冷却散热效果不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高效散热的光纤水冷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提高热量在光纤水冷板中的传递速度,减少热量在光纤水冷板中方便不均匀的情况,从而提高光纤水冷板的散热效率。本技术公开的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包括主体、盖板及水冷管,所述盖板设置于主体上方,所述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散热腔,所述水冷管固定于散热腔内,所述水冷管两端穿过主体延伸出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及水冷管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主体表面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与散热腔连通,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设置于主体相对两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靠近盖板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板靠近散热腔一侧设有散热柱。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柱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散热柱之间留有用于放置水冷管的间隔,所述散热柱插入冷却液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冷管位于散热腔部分成S型弯曲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冷管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之间按照相同间隔进行设置。本技术公开的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的有益效果是:主体和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散热腔,将水冷管固定于散热腔内,分别在散热腔和水冷管中填充有冷却液。盖板与激光器进行贴合接触,将激光器的热量传递到盖板表面,再通过盖板将热量传递到散热腔中的冷却液,在主体表面开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且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与散热腔连通,通过外接水泵装置对散热腔中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通过散热腔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起到冷却散热的效果,同时设置于散热腔内的水冷管与散热腔中的冷却液接触,将散热腔的冷却液的热量传递至水冷管中,在通过水冷管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从而通过水冷管和散热腔,进行双重水循环的方式加快光纤水冷板内部的冷却液循环速度,从而提高光纤水冷板的散热效率,并且由于水冷管的外表面直接与流动的冷却液进行接触,因此,相比传统水冷管表面与固态进行接触方式,采用流动的冷却液能够提高热量传递至水冷管中的速度,从而加快将热量通过水冷管中的冷却液排出光纤水冷板,提高了光纤水冷板的整体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包括主体10、盖板20及水冷管30,盖板20设置于主体10上方,盖板20与主体10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散热腔11。水冷管30固定于散热腔11内,水冷管30两端穿过主体10延伸出散热腔11,散热腔11及水冷管30内均填充有冷却液,主体10表面设有进水接头12和出水接头13,进水接头12和出水接头13均与散热腔11连通,进水接头12和出水接头13分别设置于主体10相对两侧。盖板20与激光器进行贴合接触,将激光器的热量传递到盖板20表面,再通过盖板20将热量传递到散热腔11中的冷却液,在主体10表面开设有进水接头12和出水接头13,且进水接头12和出水接头13与散热腔11连通,通过外接水泵装置对散热腔11中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通过散热腔11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起到冷却散热的效果。同时设置于散热腔11内的水冷管30与散热腔11中的冷却液接触,将散热腔11的冷却液的热量传递至水冷管30中,在通过水冷管30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从而通过水冷管30和散热腔11,进行双重水循环的方式加快光纤水冷板内部的冷却液循环速度,从而提高光纤水冷板的散热效率。并且由于水冷管30的外表面直接与流动的冷却液进行接触,因此,相比传统水冷管30表面与固态进行接触方式,采用流动的冷却液能够提高热量传递至水冷管30中的速度,从而加快将热量通过水冷管30中的冷却液排出光纤水冷板,提高了光纤水冷板的整体散热效率。上述方案中,主体10靠近盖板20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14,环形凹槽14内设有密封圈15。利用密封圈15提高盖板20与主体1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散热腔11中的冷却液从盖板20与主体10之间的间隙中泄露出去。盖板20靠近散热腔11一侧设有散热柱21,散热柱21数量为若干个,散热柱21之间留有用于放置水冷管30的间隔,散热柱21插入冷却液中。通过散热柱21增加盖板20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盖板20将热量传递到冷却液的速度,加快对激光器的散热。并且水冷管30位于散热腔11部分成S型弯曲结构,从而增加水冷管30位于散热腔11中的表面积,加快散热腔11中的冷却液将热量传递给水冷管30,在通过水冷管30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出光纤水冷板,并且采用S型弯曲结构能够增加水冷管30中的冷却液充分与水冷管30接触,将水冷管30表面的热量传递到水冷管30中的冷却液中,再排放出水冷管30进行循环,从而使水冷管30的温度简单,起到对散热腔11中的冷却液进行散热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光纤水冷板整体的冷却散热效果。在水冷管30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鳍片31,散热鳍片31之间按照相同间隔进行设置。利用散热鳍片31可以直接水冷管30与散热腔11中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散热腔11中冷却液的热量更快地传递给水冷管30,从而利用水冷管30进行散热。利用散热腔11中的冷却液进行第一道的水冷循环,对盖板20传递至散热腔11中的热量进行快速冷却散热,再利用水冷管30和水冷管30中的冷却液进行第二道的水冷循环,对散热腔11中冷却液的热量传递至水冷管30中,利用水冷管30中的冷却液对散热腔11中的热量进行快速冷却散热。通过上述两道水冷循环,从而提高了光纤水冷板的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主体和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散热腔,将水冷管固定于散热腔内,分别在散热腔和水冷管中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包括主体、盖板及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置于主体上方,所述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散热腔,所述水冷管固定于散热腔内,所述水冷管两端穿过主体延伸出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及水冷管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主体表面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与散热腔连通,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设置于主体相对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包括主体、盖板及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置于主体上方,所述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散热腔,所述水冷管固定于散热腔内,所述水冷管两端穿过主体延伸出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及水冷管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主体表面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与散热腔连通,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设置于主体相对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靠近盖板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领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锦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