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27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包括水冷套隔板本体,水冷套隔板本体包括外隔板、内隔板和循环水路分隔架,循环水路分隔架设置在外隔板和内隔板之间容腔内,循环水路分隔架包括上密封板、下密封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短板和侧密封板,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分别密封焊接在外隔板和内隔板之间容腔的上下端口位置,侧密封板密封焊接在外隔板和内隔板之间容腔的两个侧端口位置,第一竖板间隔均匀安装在上密封板的底面,位于循环水路分隔架中最左侧的上密封板一侧焊接有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循环水路分隔架,解决了现有的技术设计不合理,冷却效果差的问题。

A kind of coil water-cooled sleeve diaphragm of cored induction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
本技术涉及有有色金属熔炼
,具体为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
技术介绍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在对有色金属进行熔炼的过程中,感应炉炉线圈正常工作需要降低温度,一般采用外罩水冷套循环水降温,现有的外罩水冷套是由两层不锈钢筒中间加隔板密封加工产生循环水路实现对感应炉炉线圈水冷却降温的。但是,现有的水冷套结构使得冷却水在冷却套内停留时间较短,冷却水未能充分吸热,致使冷却效率大大降低,冷却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解决了现有的技术设计不合理,冷却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包括水冷套隔板本体,水冷套隔板本体包括外隔板、内隔板和循环水路分隔架,循环水路分隔架设置在外隔板和内隔板之间容腔内,循环水路分隔架包括上密封板、下密封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短板和侧密封板,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分别密封焊接在外隔板和内隔板之间容腔的上下端口位置,侧密封板密封焊接在外隔板和内隔板之间容腔的两个侧端口位置,第一竖板间隔均匀安装在上密封板的底面,第二竖板间隔均匀焊接在下密封板的上端面,位于循环水路分隔架中最左侧的上密封板一侧焊接有短板,短板水平布置,短板的底端间隔均匀焊接第三竖板,第二竖板与第一竖板、第三竖板均上下交错布置。优选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第三竖板和短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隔板和内隔板无缝焊接。优选的,上密封板的上端焊接有注水管和出水管,并且出水管对应设置在短板的上端。优选的,外隔板和内隔板均为非磁性的不锈钢板。优选的,构成循环水路分隔架的所有板体均为铜板。优选的,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均被加工呈接近360°的等尺寸弧形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隔板本体内设置循环水路分隔架,使冷却水从循环水路分隔架的注水管口进入,沿循环水路分隔架螺旋曲折流动,降低冷却水的流动速度,增加流动水在隔板内停留的时间,使冷却水能够充分吸收炉线圈周围的热量,充分吸热后的水体再通过出水管排出到循环水箱进行散热,散热后再通过循环水泵输送至循环水路分隔架中进行循环冷却,本技术设计合理,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循环水路分隔架的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循环水路分隔架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水冷套隔板本体;2、外隔板;3、内隔板;4、循环水路分隔架;5、注水管;6、出水管;7、上密封板;8、下密封板;9、第一竖板;10、第二竖板;11、第三竖板;12、短板;13、侧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包括水冷套隔板本体1,水冷套隔板本体1包括外隔板2、内隔板3和循环水路分隔架4,循环水路分隔架4设置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内,循环水路分隔架4包括上密封板7、下密封板8、第一竖板9、第二竖板10、第三竖板11、短板12和侧密封板13,上密封板7和下密封板8分别密封焊接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的上下端口位置,侧密封板13密封焊接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的两个侧端口位置,第一竖板9间隔均匀安装在上密封板7的底面,第二竖板10间隔均匀焊接在下密封板8的上端面,位于循环水路分隔架4中最左侧的上密封板7一侧焊接有短板12,短板12水平布置,短板12的底端间隔均匀焊接第三竖板11,第二竖板10与第一竖板9、第三竖板11均上下交错布置,第一竖板9和第二竖板10、第三竖板11和短板1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隔板2和内隔板3无缝焊接,上密封板7的上端焊接有注水管5和出水管6,并且出水管6对应设置在短板12的上端,外隔板2和内隔板3均为非磁性的不锈钢板,构成循环水路分隔架4的所有板体均为铜板,铜板导热性更高,方便冷却水之间热量传递,实现均匀吸热,上密封板7和下密封板8均被加工呈接近360°的等尺寸弧形板。工作原理;使用时,冷却水从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上端的上密封板7上的注水管5的管口进入,然后冷却水在第一竖板9与侧密封板13之间的分隔的通道向下流动,然后通过第一竖板9底部进入第一竖板9和第二竖板10之间的通道向上流动,然后再按照相同的轨迹一直向前流动,形成波浪行流动路线,直至最终流入到短板12与上密封板7之间的通道后从出水管6的管口流出,在流动过程中冷却水缓慢曲折前行,能够充分吸收炉线圈周围的热量,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循环水路分隔架4,解决了现有的技术设计不合理,冷却效果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包括水冷套隔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水冷套隔板本体(1)包括外隔板(2)、内隔板(3)和循环水路分隔架(4),循环水路分隔架(4)设置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内,循环水路分隔架(4)包括上密封板(7)、下密封板(8)、第一竖板(9)、第二竖板(10)、第三竖板(11)、短板(12)和侧密封板(13),上密封板(7)和下密封板(8)分别密封焊接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的上下端口位置,侧密封板(13)密封焊接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的两个侧端口位置,第一竖板(9)间隔均匀安装在上密封板(7)的底面,第二竖板(10)间隔均匀焊接在下密封板(8)的上端面,位于循环水路分隔架(4)中最左侧的上密封板(7)一侧焊接有短板(12),短板(12)水平布置,短板(12)的底端间隔均匀焊接第三竖板(11),第二竖板(10)与第一竖板(9)、第三竖板(11)上下交错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芯感应炉线圈水冷套隔板,包括水冷套隔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水冷套隔板本体(1)包括外隔板(2)、内隔板(3)和循环水路分隔架(4),循环水路分隔架(4)设置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内,循环水路分隔架(4)包括上密封板(7)、下密封板(8)、第一竖板(9)、第二竖板(10)、第三竖板(11)、短板(12)和侧密封板(13),上密封板(7)和下密封板(8)分别密封焊接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的上下端口位置,侧密封板(13)密封焊接在外隔板(2)和内隔板(3)之间容腔的两个侧端口位置,第一竖板(9)间隔均匀安装在上密封板(7)的底面,第二竖板(10)间隔均匀焊接在下密封板(8)的上端面,位于循环水路分隔架(4)中最左侧的上密封板(7)一侧焊接有短板(12),短板(12)水平布置,短板(12)的底端间隔均匀焊接第三竖板(11),第二竖板(10)与第一竖板(9)、第三竖板(11)上下交错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科夏吉震王卫臣李骏王振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欣天利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