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27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灭菌工作管,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包括:陶瓷管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陶瓷管用于放置待消毒灭菌的金属工具,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覆于陶瓷管外壁;该装置是一种瞬间、高效、安全、节能的消毒灭菌设备。

A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device by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物学、医疗卫生检验等方面对金属工具(剪刀、镊子、手术刀、接种环、涂布棒等)消毒灭菌通常还是采用几种传统的方法,高温高压蒸煮、酒精灯明火烧灼、酒精擦拭等效率低下、可靠性差的方法。现在虽然有干式灭菌器问世,但全部采用类似电热炉的加热丝缠绕的结构。这种结构效率极低,需要开机预热30分钟后才能到达到工作温度开始工作,且需要长时间保持数百瓦的功率连续工作以维持有效工作温度,工作过程中机器外表面温度可达200-300度。功耗大,不节能环保,使用前需长时间预热,工作效率低,危险性大,外表面极高温容易造成人员烫伤等缺点。因此,亟待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的出现,本技术采用电磁感应线圈包裹于陶瓷管外壁。在消毒灭菌开始时,将待消毒灭菌金属工具放入陶瓷管内的时候,电磁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在金属工具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涡流,并在载流子的互相碰撞和摩擦下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消毒灭菌金属工具的效果。因为该装置是使得金属工具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效率极高(能量转化可达到95%以上)。由于该装置本身并不发热,而是电磁感应使得目标消毒灭菌金属工具自身发热,所以完全不会造成仪器本身发热,外表面温度保持在室温,没有烫伤等安全风险。同时,由于该装置只是在将待消毒灭菌金属工具放入陶瓷管内消毒灭菌的时候才瞬时工作,所以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也避免了开机需要长时间预热才能使用的麻烦。因此,该装置是一种瞬间、高效、安全、节能的灭菌设备。<br>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本技术采用电磁感应线圈包裹于陶瓷管外壁。当消毒灭菌开始时,将待消毒灭菌金属工具放入陶瓷管内的时候,电磁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在金属工具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涡流,并在载流子的互相碰撞和摩擦下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消毒灭菌金属工具的效果。因为该装置是使得金属工具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效率极高(能量转化可达到95%以上)。由于该装置本身并不发热,而是电磁感应使得目标消毒灭菌金属工具自身发热,所以完全不会造成仪器本身发热,外表面温度保持在室温,没有烫伤等安全风险。同时,由于该装置只是在将待消毒灭菌金属工具放入陶瓷管内消毒灭菌的时候才瞬时工作,所以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也避免了开机需要长时间预热才能使用的麻烦。因此,该装置是一种瞬间、高效、安全、节能的灭菌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灭菌工作管,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包括:陶瓷管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陶瓷管用于放置待消毒灭菌的金属工具,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覆于陶瓷管外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本技术采用电磁感应线圈包裹于陶瓷管外壁。在消毒灭菌开始时,将待消毒灭菌金属工具放入陶瓷管内的时候,电磁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在金属工具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涡流,并在载流子的互相碰撞和摩擦下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消毒灭菌金属工具的效果。因为该装置是使得金属工具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效率极高(能量转化可达到95%以上)。由于该装置本身并不发热,而是电磁感应使得目标消毒灭菌金属工具自身发热,所以完全不会造成仪器本身发热,外表面温度保持在室温,没有烫伤等安全风险。同时,由于该装置只是在将待消毒灭菌金属工具放入陶瓷管内消毒灭菌的时候才瞬时工作,所以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也避免了开机需要长时间预热才能使用的麻烦。因此,该装置是一种瞬间、高效、安全、节能的灭菌设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包括:散热壳,所述陶瓷管和电磁感应线圈均设置于所述散热壳内。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散热壳包括:散热外壳和散热前盖,所述散热外壳与所述散热前盖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散热外壳上开设有外壳散热孔。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散热前盖上开设有沿散热前盖圆周设置的前盖散热孔。作为优选的方案,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座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底座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底座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的正二测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的俯视图;其中:1.消毒灭菌工作管,2.陶瓷管,3.电磁感应线圈,4.散热壳,5.散热外壳,6.散热前盖,7.外壳散热孔,8.前盖散热孔,9.支撑杆,10.底座,11.光电传感器,12.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灭菌工作管1,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1包括:陶瓷管2和电磁感应线圈3,所述陶瓷管2用于放置待消毒灭菌的金属工具,所述电磁感应线圈3包覆于陶瓷管2外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本技术采用电磁感应线圈包裹于陶瓷管外壁。在消毒灭菌开始时,将待消毒灭菌金属工具放入陶瓷管内的时候,电磁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在金属工具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涡流,并在载流子的互相碰撞和摩擦下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消毒灭菌金属工具的效果。因为该装置是使得金属工具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效率极高(能量转化可达到95%以上)。由于该装置本身并不发热,而是电磁感应使得目标消毒灭菌金属工具自身发热,所以完全不会造成仪器本身发热,外表面温度保持在室温,没有烫伤等安全风险。同时,由于该装置只是在将待消毒灭菌金属工具放入陶瓷管内消毒灭菌的时候才瞬时工作,所以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也避免了开机需要长时间预热才能使用的麻烦。因此,该装置是一种瞬间、高效、安全、节能的灭菌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1包括:散热壳4,所述陶瓷管2和电磁感应线圈3均设置于所述散热壳4内。采用上述实施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散热壳4的设置,便于装置仪器工作时内部及时散热,提高了装置仪器的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4包括:散热外壳5和散热前盖6,所述散热外壳5与所述散热前盖6连接。采用上述实施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灭菌工作管,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包括:陶瓷管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陶瓷管用于放置待消毒灭菌的金属工具,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覆于陶瓷管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灭菌工作管,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包括:陶瓷管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陶瓷管用于放置待消毒灭菌的金属工具,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覆于陶瓷管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灭菌工作管包括:散热壳,所述陶瓷管和电磁感应线圈均设置于所述散热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包括:散热外壳和散热前盖,所述散热外壳与所述散热前盖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电磁加热的消毒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辉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瑞智康生物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