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253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中部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通孔,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上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中部设置有一固定件,固定件内竖向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和第一螺纹孔内共同设置有一定位轴,定位轴的上端伸出第二螺纹孔的上端且设有一定位凸块,定位轴的下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内,定位轴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机械自动升降机构,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通孔,每一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一辅助引导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固定结构件的机械自动升降,能够吸收装配余量对主板起到保护作用,具有减震缓冲,降低成本的特点。

Fixed structure device for outdoor 5g base station mai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5G基站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5G),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作为4G、3G和2G系统后的延伸,其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小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因此专用于提供5G网络服务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即5G基站)开始逐步投入使用。现有的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现有的5G基站主板的固定装置是固定不动的,在颠簸或者晃动时,固定装置不能对主板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容易导致主板损坏,增加了成本的投入;第二是客户在组装完成时会留有一定的余量,现有的固定装置中存在的余量只会使主板晃动,容易造成主板的损坏,不能够利用余量对主板进行保护。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实现了固定结构件的机械自动升降,能够吸收装配余量对主板起到保护作用,具有减震缓冲,降低成本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中部竖向设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底座相对设置的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中部竖向设置有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竖向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和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共同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上端,所述定位轴的上端设有一定位凸块,所述定位轴的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有一机械自动升降机构,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的第二通孔,每一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一辅助引导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阻尼转部件,所述阻尼转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的阻尼公轴,所述阻尼公轴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二螺纹孔内,所述阻尼公轴下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阻尼公轴的上端套设有一外六角阻尼母轴,所述外六角阻尼母轴的外侧套设有一与所述外六角阻尼母轴相适配的内六角套筒,所述内六角套筒的下端与所述固定件的外侧壁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公轴的上端与所述外六角阻尼母轴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设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侧壁上设有左旋内螺纹段,所述阻尼公轴下端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的左旋外螺纹段。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的外侧壁上设有右旋外螺纹段,所述内六角套筒内侧壁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右旋外螺纹段相适配的右旋内螺纹段。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公轴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两条竖向设置的开口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辅助引导机构均包括一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引导轴,每一所述引导轴的下端均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引导凸台,每一所述引导凸台均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每一所述引导轴的上端均伸出所述第二通孔,每一所述引导轴的上端均设有一十字轴帽,每一所述十字轴帽与所述上固定座之间均设置有一复位弹簧,每一所述复位弹簧均套设于所述引导轴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十字轴帽的底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上固定座,上固定座上设置有机械自动升降机构,在使用本技术时,客户在将本技术组装完成之后,阻尼公轴与定位凸块之间,内六角套筒的底部与定位凸块之间均存在较大的余量,在内六角套筒向下旋转时,由于内六角套筒内壁设有右旋内螺纹段,固定件外侧壁设有右旋外螺纹段,因此内六角套筒向右旋转,且会带动外六角阻尼母轴和阻尼公轴同时向右旋转,又由于阻尼公轴下端设有左旋外螺纹段,第二螺纹孔内设有左旋内螺纹段,因此阻尼公轴向右旋转时会旋转向上移动并从第二螺纹孔内退出,内六角套筒内部的底壁和阻尼公轴的上端均逐渐靠近定位凸块。而且,阻尼公轴的上端会首先顶到定位凸块的底部,之后内六角套筒继续向下旋转时,阻尼公轴由于顶到定位凸块的底部无法继续上升,因此外六角阻尼母轴自转,内六角套筒继续向下旋转直至内六角套筒的底部顶到定位凸块的顶部为止,最终形态为内六角套筒的底部与阻尼公轴的上端将定位凸块上下夹紧,使定位轴不能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定位轴与固定底座之间保持固定,在本技术中,由于各个配件均会存在公差,因此在组装之后机留有较大的余量,本技术利用了组装之后留有的余量实现了主板固定结构件的机械自动升降,吸收了装配余量并对主板起到保护作用,解决了余量过大而造成的安全隐患,避免了主板因为颠簸或者晃动被损坏,从而间接的降低了厂商对于成本的投入。由于机械自动升降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辅助引导机构,引导轴可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进行上下的移动,当引导轴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引导轴会向下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当向下的压力消失后,压缩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引导轴向上移动,使本技术恢复到原来状态下,使主板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复位弹簧可以对压力进行缓冲,减小了主板的震动,避免了向下的压力对主板的冲击过大而造成主板损坏,既降低了成本。由于阻尼公轴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两条竖向设置的开口槽,阻尼公轴在破槽时会产生张力,使阻尼公轴与外六角阻尼母轴组装时干涉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了外六角阻尼母轴与阻尼公轴之间的过盈配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六角套筒与阻尼公轴将定位凸块完全夹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中阻尼转部件的立体分解图。其中:1、固定底座;2、第一螺纹孔;3、第一通孔;4、上固定座;5、固定件;6、第二螺纹孔;7、定位轴;8、定位凸块;9、第二通孔;10、阻尼公轴;11、外六角阻尼母轴;12、内六角套筒;13、左旋内螺纹段;14、左旋外螺纹段;15、右旋外螺纹段;16、右旋内螺纹段;17、开口槽;18、引导轴;19、引导凸台;20、十字轴帽;21、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中部竖向设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底座相对设置的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中部竖向设置有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竖向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和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共同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上端,所述定位轴的上端设有一定位凸块,所述定位轴的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有一机械自动升降机构,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的第二通孔,每一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一辅助引导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中部竖向设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底座相对设置的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中部竖向设置有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竖向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和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共同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上端,所述定位轴的上端设有一定位凸块,所述定位轴的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有一机械自动升降机构,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的第二通孔,每一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一辅助引导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户外5G基站主板的固定结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阻尼转部件,所述阻尼转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的阻尼公轴,所述阻尼公轴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二螺纹孔内,所述阻尼公轴下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阻尼公轴的上端套设有一外六角阻尼母轴,所述外六角阻尼母轴的外侧套设有一与所述外六角阻尼母轴相适配的内六角套筒,所述内六角套筒的下端与所述固定件的外侧壁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索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