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090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排,涉及水冷散热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液管、相互对置的下水箱和上水箱、若干第二液管以及若干鳍片;第二液管连通下水箱和上水箱;下水箱穿设有用于连通水冷头的快接头;第一液管的第一端接入上水箱,第一液管的第二端穿设有另一用于连通水冷头的快接头;每相邻的一对第二液管之间均穿插设置有鳍片、第一液管和相邻的第二液管之间也穿插设置有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水冷排的液管容易堵塞,从而影响水冷散热器的性能的问题;在同体积下,相比现有技术的水冷排,供水冷液沿同一方向流动的液管(即第二液管)数目更多,该种水冷排中即使有第二液管堵塞,对其性能影响相较于同体积的现有技术的水冷排更为轻微。

A kind of water-cooled d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排
本技术涉及水冷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水冷排。
技术介绍
目前,计算机的CPU和显卡的发热量较大,许多用户选择为计算机配置水冷散热器。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散热器包括水冷头和水冷排;如图9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排包括第一水箱10、第二水箱20、若干液管30和若干散热鳍片40;第一水箱10从其中央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101和第二部分102,第一水箱10的第一部分101和第二部分102分别穿设有一快接头,两个快接头接入软管后与水冷头连通;一半数量的液管30连通第一水箱10的第一部分101和第二水箱20,另一半数量的液管30连通第一水箱10的第二部分102和第二水箱20;散热鳍片40穿插设置于液管30之间。水冷散热器运作后,水冷头的水泵运作,驱动水冷液在水冷排和水冷头之间循环;在水冷排中,水冷液通过其中一个快接头进入第一水箱10的第一部分101,然后流经一半数量的液管30进入第二水箱20,从第二水箱20中进入另一半数量的液管30,回流至第一水箱10的第二部分102,然后经过另一个快接头流出水冷排。上述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管、相互对置的下水箱和上水箱、若干第二液管以及若干鳍片;所述第二液管连通所述下水箱和所述上水箱;所述下水箱穿设有用于连通水冷头的快接头;所述第一液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上水箱,所述第一液管的第二端穿设有另一用于连通水冷头的快接头;每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二液管之间均穿插设置有所述鳍片、所述第一液管和相邻的所述第二液管之间也穿插设置有所述鳍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管、相互对置的下水箱和上水箱、若干第二液管以及若干鳍片;所述第二液管连通所述下水箱和所述上水箱;所述下水箱穿设有用于连通水冷头的快接头;所述第一液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上水箱,所述第一液管的第二端穿设有另一用于连通水冷头的快接头;每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二液管之间均穿插设置有所述鳍片、所述第一液管和相邻的所述第二液管之间也穿插设置有所述鳍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箱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液管形状匹配的第一下液管孔,所述上水箱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液管形状匹配的第一上液管孔;所述下水箱开设有与所述快接头匹配的第一接头孔和第二接头孔,所述第一液管的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快接头匹配的第三接头孔;所述第一液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一上液管孔,所述第一液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一下液管孔,所述第二接头孔和所述第三接头孔相互对位;其中一个所述快接头穿入所述第一接头孔,另一个所述快接头依次穿入所述第二接头孔和所述第三接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箱间隔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液管形状匹配且数量对应的第二下液管孔,所述上水箱间隔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液管形状匹配且数量对应的第二上液管孔;所述第二液管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第二下液管孔和所述第二上液管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扣紧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显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领胜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