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视网膜的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04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眼镜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保护视网膜的眼镜,对眼球黄斑区视网膜及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进行分区地光照辐射防护,保护视网膜,使进入到眼球的主视景物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清晰成像,减少或衰减进入眼球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上分散景物光线的辐射量,减缓细胞增殖,控制眼球后极部细胞进展性增长速度,减缓眼轴增长,以减缓眼球发育向正视状态或近视状态的进展速度,达到预防近视或减缓近视的目的。

Glasses for retina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视网膜的眼镜
本技术涉及眼镜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保护视网膜的眼镜。
技术介绍
眼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品种繁多,如有近视镜、老花镜、散光镜、防风沙镜、太阳镜等,其中除了太阳镜有一定的阻滤光作用外,其它的眼镜没有阻滤光作用。眼睛成像发育,来自眼睛外部的光线没有经过更多的衰减或滤光,直接照射进入到眼睛里,这样,景物光线经过屈光系统到达视网膜成像,进入眼睛里的光线有一部分主视景物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清晰成像,有一部分分散的光线照射在黄斑区周围的视网膜上,模糊成像,这种情形长期下去,就形成了眼球发育向正视状态或近视状态的进展过程。当今社会,青少年近视率偏高且低龄化,大多是由于近距离用眼过度,眼睛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高,光辐射量超常造成的。我们知道,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视力是极其低下的,而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视又对眼球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光照多,眼球发育就加快,光照少,眼球发育就变缓,进入眼睛的光线长期照射在眼球后半部视网膜上会造成眼球后极部细胞及巩膜进展性增长,进而使眼轴变长,眼轴过度增长,易形成轴性近视。这样,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或产品,能有效减少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的光照辐射量,减缓眼球发育向正视状态或近视状态的进展速度,而市面上的眼镜产品又没有对眼球黄斑区视网膜及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区分性的光照辐射防护作用。综上所述,要解决进入眼球光照辐射量高的问题,分区地保护视网膜,减缓眼球发育向正视状态或近视状态的进展速度,从而达到预防近视或减缓近视的目的。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眼镜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保护视网膜的眼镜,对眼球黄斑区视网膜及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进行分区地光照辐射防护,保护视网膜,使进入到眼球的主视景物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清晰成像,减少或衰减进入眼球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上分散景物光线的辐射量,减缓细胞增殖,控制眼球后极部细胞进展性增长速度,以减缓眼球发育向正视状态或近视状态的进展速度,达到预防近视或减缓近视的目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护视网膜的眼镜,包括眼镜本体,其具体结构为:1.眼镜架;2.眼镜主视区;3.眼镜副视区;4.鼻托;5.眼镜腿,其中眼镜主视区为眼镜片的中心视觉区,呈圆形,这部分镜片由透明的(平光镜片或带有屈光度的等效球面)镜片构成;眼镜副视区为眼镜片的周边视觉区,呈环形,这部分镜片由透明渐变色的(平光镜片或带有屈光度的等效球面)镜片构成,是以眼镜主视区范围,向四周自然过渡,由浅至深的透明渐变色镜片。进一步地,镜片主视区直径为镜片外径尺寸为25-30mm。进一步地,镜片主视区直径为镜片外径尺寸为30-45mm。进一步地,镜片主视区直径为镜片外径尺寸为35-55mm。进一步地,选用中性灰度镜,中性灰度镜又叫中灰密度镜,简称ND镜,其作用是过滤光线。这种滤光作用是非选择性的,ND镜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减少能力是同等的、均匀的,只起到减弱光线的作用,而对原物体的颜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可以真实再现景物的反差。进一步地,所述镜片中性灰度镜,具体为中性灰渐变镜,简称GND镜,市面上多呈上下结构,它一半透光一半阻光,阻挡进入镜头的其中一部分光线。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中性灰渐变镜片为中心具有一定直径尺寸的圆形透明结构,圆形四周呈由浅至深的渐变色环形结构。进一步地,本保护视网膜的眼镜的镜片结构是镜片中心是圆形透明的,周围是渐变色的,镜片边缘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菱形。附图说明图1是保护视网膜的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保护视网膜的眼镜的实物效果图。图3是镜片光照强度采集点结构示意图。图4是太阳光与经茶色透明平光渐变色镜片采集点(4)阻滤太阳光的对比光谱图。图5是太阳光与经纯色浅咖啡色透明树脂镜片阻滤太阳光的对比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保护视网膜的眼镜,镜片整体采用优质的树脂镜片或玻璃镜片等材料精加工而成,眼镜主视区部分制成透明镜片,呈圆形,圆形直径为10mm-25mm之间,具有一定的视角,在30°-60°之间,并根据不同人使用的瞳距要求,制作出不同瞳距规格的眼镜,眼镜副视区制成以眼镜主视区范围中心,向四周,由浅至深的渐变色镜片结构,颜色为各种深浅色调的阻光效果较好的透明颜色。具体使用情形,选择好自己瞳距适合的眼镜,佩戴好,使眼睛瞳孔刚好处在眼镜主视区的中央,目视前方,主视景物刚好通过眼镜主视区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黄斑区清晰成像,周围的景物经过眼镜副视区渐变色镜片的滤光、阻光作用,光照强度由强到弱渐变,景物视觉以明到暗的过度成像在视网膜黄斑周边,由于镜片是渐变色的,整体视觉舒适,没有不适感。实验对比实例,选取中午12:30-13:00时间段太阳光,天气晴朗,无云,同一时间段内同一位置光源下,每两分钟内测量完成一组试验例的1、2、3、4采集点的光照数据,下一组试验例重新测量,以平光镜片作为对比例,对比彩色镜片组和中性灰渐变镜片组的光照强度光谱数据参数,具体实施对比如下:(各项光照参数对比见表1及续表2)1.对比例(A)眼镜为透明平光眼镜,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平光。2.试验例(B)眼镜主视区为透明平光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绿色透明平光渐变色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3.试验例(C)眼镜主视区为平光透明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红色透明平光渐变色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4.试验例(D)眼镜主视区为平光透明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蓝色透明平光渐变色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5.试验例(E)眼镜主视区为平光透明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橙色透明平光渐变色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6.试验例(F)眼镜主视区为平光透明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茶色透明平光渐变色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7.试验例(G)眼镜主视区为平光透明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透明平光中性灰渐变镜ND2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8.试验例(H)眼镜主视区为平光透明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透明平光中性灰渐变镜ND4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9.试验例(I)眼镜主视区为平光透明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透明平光中性灰渐变镜ND8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10.试验例(J)眼镜主视区为平光透明镜片,主视区直径选为18mm,副视区为透明平光中性灰渐变镜ND16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11.试验例(K)眼镜片为纯色浅咖啡色透明树脂镜片,镜片最大处直径45mm,平光,进行阻滤太阳光后对比的滤光效果,对比参数见表3。表1本技术保护视网膜的眼镜的镜片光照强度数据采集测量方式:采用杭州远方光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PIC-300AW光谱彩色照度计测量。续表2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视网膜的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本体结构及外观特征,具体结构为:(1)眼镜架;(2)眼镜主视区;(3)眼镜副视区;(4)鼻托;(5)眼镜腿,其中眼镜主视区为眼镜片的中心视觉区,呈圆形,这部分镜片由透明的平光镜片或带有屈光度的等效球面镜片构成;眼镜副视区为眼镜片的周边视觉区,呈环形,这部分镜片由透明渐变色的平光镜片或带有屈光度的等效球面镜片构成,是以眼镜主视区范围,向四周自然过渡,由浅至深的透明渐变色镜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视网膜的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本体结构及外观特征,具体结构为:(1)眼镜架;(2)眼镜主视区;(3)眼镜副视区;(4)鼻托;(5)眼镜腿,其中眼镜主视区为眼镜片的中心视觉区,呈圆形,这部分镜片由透明的平光镜片或带有屈光度的等效球面镜片构成;眼镜副视区为眼镜片的周边视觉区,呈环形,这部分镜片由透明渐变色的平光镜片或带有屈光度的等效球面镜片构成,是以眼镜主视区范围,向四周自然过渡,由浅至深的透明渐变色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佳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速明远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