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氡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1027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排氡控制系统,包括闪烁室型测氡仪、自动控制装置和真空泵,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真空泵进行特定模式的泵吸来达到自动且快速地排氡效果。该系统在达到排氡要求效果后具有测氡仪控制停止和自动排氡程序控制的结束方式,此外还具有手动强制结束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适用于闪烁室型测氡仪,简化了闪烁室排氡操作,实现了可控时长的抽真空操作,具有高效率排氡、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彻底解放人力、防止泵油倒吸等特点。

An automatic radon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氡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仪器测量腔室降本底的一种自动排气控制系统,具体涉及到闪烁室型测氡仪的一种自动排氡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闪烁室型测氡仪被用于地震前兆水氡观测、水中镭放射性活度测量、空气氡取样测量等众多领域,但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测量腔室(闪烁室)内残留氡气及其子体导致本底计数很难消除。不管是否继续用该测氡仪进行测量,都要及时冲洗闪烁室以防止积累的长寿命氡子体产生永久性污染。闪烁室型测氡仪被用于测量水中氡(镭)浓度时,一般采用负压鼓泡采样,其要求采样前要对闪烁室抽真空。但是用真空泵直接给闪烁室抽真空时,会存在真空泵油倒吸入闪烁室内污染硫化锌涂层的现象。闪烁室的冲洗有循环泵吸法和抽真空法。循环泵吸法是通过气泵不断地吸入新鲜空气稀释闪烁室内氡气,该方法只能排出氡气、不能排出氡子体,其排氡速率慢会导致较多的氡子体残留。抽真空法是使用真空泵对闪烁室抽到一定程度的负压以后再人工关闭真空泵并引入新鲜空气,由于负压导致引入的空气流速很大进而冲起附着再闪烁室内壁上的氡子体,如此循环操作直到本底计数符合要求。抽真空法排氡效果虽然比循环泵吸法快,但需要人工值守操作、耗费精力、容易出错、不能同时解决多个闪烁室排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闪烁室抽真空法排氡步骤的繁琐复杂和抽真空带来的泵油倒吸等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排氡控制系统,包括闪烁室型测氡仪、自动控制装置和真空泵,所述的闪烁室型测氡仪与真空泵之间由自动控制装置串联,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真空泵进行特定模式的泵吸来达到自动且快速地排氡效果。所述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气路单元、自动控制单元和装置外壳;真空电磁阀、气体单向阀和气体过滤器设在装置外壳内,装置外壳的背板需固定在前盖上,然后共同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底部安装有四个橡胶底座;气路单元中气动快速接头一和气动快速接头二固定安装在前盖左侧板上且使用PU气管和三通接头共同连接到真空电磁阀左侧气口上,真空泵接口和大气接口固定安装在前盖右侧板上且使用PU气管分别与气体单向阀和气体过滤器连接后再分别连接真空电磁阀右侧气口和正前方气口;自动控制单元中电路控制板固定在底板上,前盖的倾斜面板和水平台面上分别镶嵌有显示屏和操作键,背板上安装有装置输入电源插座、测氡仪控制线插口和真空泵电源插座。所述的闪烁室型测氡仪包括主测探测器、副测探测器和排氡控制线;其中,主测探测器包括主测闪烁室和主测光电转换器,副测探测器包括副测闪烁室和副测光电转换器,闪烁室的内壁涂有硫化锌晶体;闪烁室固定安装在测氡仪外壳右侧板外侧,光电转换器正对着闪烁室且固定安装在测氡仪外壳右侧板内侧,光电转换器尾部三个接线口与测氡仪内部的计数控制板连接;主测闪烁室和副测闪烁室使用PU气管分别与气动快速接头一和气动快速接头二连接,排氡控制线插入测氡仪控制线插口上。所述的真空泵的抽气口与真空泵接口连接,真空泵电源线插在真空泵电源插座上。所述的闪烁室型测氡仪采用中广核贝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G2015D测氡仪,实现由测氡仪控制的自动排氡结束方式。此外,自动排氡控制系统还具有自动控制装置的程序控制结束方式以及手动强制的结束方式。自动排氡控制系统满足两个闪烁室同时自动排氡以及抽真空的需求,也满足其他单个腔室的测氡仪自动排氡和抽真空的需求。所述的一个自动排氡周期包括30次真空泵抽吸和补入空气步骤以及1次闪烁室静置步骤,其中1次真空泵抽吸和补入空气分别用时50秒和10秒,1次闪烁室静置用时20分钟。系统抽真空功能的真空泵抽吸时间可在自动控制装置上设置,抽真空结束后系统保持闪烁室真空状态且其气体单向阀能够阻止真空泵的泵油倒吸入闪烁室内。系统中自动控制装置内的气体过滤器作用是补入空气时避免灰尘进入真空电磁阀和闪烁室内造成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适用于闪烁室型测氡仪,简化了闪烁室排氡操作,实现了可控时长的抽真空操作,具有高效率排氡、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彻底解放人力、防止泵油倒吸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排氡控制系统的气路与控制流程图;图2为自动控制装置的前侧示意图;图3为自动控制装置的后侧示意图;图4位自动控制装置的底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氡控制系统,包括闪烁室型测氡仪1、自动控制装置2和真空泵3,所述的闪烁室型测氡仪1与真空泵3之间由自动控制装置2串联,通过自动控制装置2控制真空泵3进行特定模式的泵吸来达到自动且快速地排氡效果。自动控制装置2包括气路单元、自动控制单元和装置外壳;真空电磁阀2-1-5、气体单向阀2-1-6和气体过滤器2-1-7设在装置外壳内,装置外壳的背板2-3-2下部设计有带防尘网的散热孔,且背板2-3-2需固定在前盖2-3-1上,然后共同固定在底板2-3-3上,底板2-3-3底部安装有四个橡胶底座2-3-4;气路单元中气动快速接头一2-1-1和气动快速接头二2-1-2固定安装在前盖2-3-1左侧板上且使用PU气管2-1-8和三通接头共同连接到真空电磁阀2-1-5左侧气口上,真空泵接口2-1-3和大气接口2-1-4固定安装在前盖2-3-1右侧板上且使用PU气管2-1-8分别与气体单向阀2-1-6和气体过滤器2-1-7连接后再分别连接真空电磁阀2-1-5右侧气口和正前方气口;自动控制单元中电路控制板2-2-1固定在底板2-3-3上,前盖2-3-1的倾斜面板和水平台面上分别镶嵌有显示屏2-2-2和操作键2-2-3,背板2-3-2上安装有装置输入电源插座2-2-4、测氡仪控制线插口2-2-5和真空泵电源插座2-2-6。闪烁室型测氡仪1包括主测探测器、副测探测器和排氡控制线1-3;其中,主测探测器包括主测闪烁室1-1和主测光电转换器,副测探测器包括副测闪烁室1-2和副测光电转换器,闪烁室的内壁涂有硫化锌晶体;闪烁室固定安装在测氡仪外壳右侧板外侧,光电转换器正对着闪烁室且固定安装在测氡仪外壳右侧板内侧,光电转换器尾部三个接线口与测氡仪内部的计数控制板连接;主测闪烁室1-1和副测闪烁室1-2使用PU气管2-1-8分别与气动快速接头一2-1-1和气动快速接头二2-1-2连接,排氡控制线1-3插入测氡仪控制线插口2-2-5上。真空泵3的抽气口3-1与真空泵接口2-1-3连接,真空泵电源线3-2插在真空泵电源插座2-2-6上。闪烁室型测氡仪1采用中广核贝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G2015D测氡仪,其对闪烁室本底计数的测量方法是:主测闪烁室和副测闪烁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闪烁室型测氡仪(1)、自动控制装置(2)和真空泵(3),所述的闪烁室型测氡仪(1)与真空泵(3)之间由自动控制装置(2)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闪烁室型测氡仪(1)、自动控制装置(2)和真空泵(3),所述的闪烁室型测氡仪(1)与真空泵(3)之间由自动控制装置(2)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控制装置(2)包括气路单元、自动控制单元和装置外壳;真空电磁阀(2-1-5)、气体单向阀(2-1-6)和气体过滤器(2-1-7)设在装置外壳内,装置外壳的背板(2-3-2)需固定在前盖(2-3-1)上,然后共同固定在底板(2-3-3)上,底板(2-3-3)底部安装有四个橡胶底座(2-3-4);气路单元中气动快速接头一(2-1-1)和气动快速接头二(2-1-2)固定安装在前盖(2-3-1)左侧板上且使用PU气管(2-1-8)和三通接头共同连接到真空电磁阀(2-1-5)左侧气口上,真空泵接口(2-1-3)和大气接口(2-1-4)固定安装在前盖(2-3-1)右侧板上且使用PU气管(2-1-8)分别与气体单向阀(2-1-6)和气体过滤器(2-1-7)连接后再分别连接真空电磁阀(2-1-5)右侧气口和正前方气口;自动控制单元中电路控制板(2-2-1)固定在底板(2-3-3)上,前盖(2-3-1)的倾斜面板和水平台面上分别镶嵌有显示屏(2-2-2)和操作键(2-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平范美仁陈俊松王仁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贝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