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959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包括形变测试系统和往复运动系统;所述形变测试系统包括压迫块和底座;所述底座位置固定,所述压迫块与往复运动系统相连、在往复运动系统的带动下做朝向底座的往复运动;所述压迫块上设有线材折弯凸起,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折弯凸起配合的折弯槽,当压迫块向底座运动时,线材折弯凸起与折弯槽之间形成线材折弯隧道。通过往复运动系统带动压迫块做往复运动,使压迫块和底座的每次配合都挤压线材做相应的弯曲变形,即可有效评估线材的脆性。

A test equipment for wire brittle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是近30年来兴起并快速发展的一类基于逐层材料累加原理的先进制造方法。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F42委员会(ASTMCommitteeF42)的定义,3D打印总共包含7项子技术:材料挤出(MaterialExtrusion)、材料喷射(MaterialJetting)、粘合剂喷射(BinderJetting)、容器式光聚合(VatPhotopolymerization)、层叠制造(SheetLamination)、粉末床融合(PowderBedFusion)、定向能量沉积(DirectedEnergyFusion)。其中,材料挤出、容器式光聚合和粉末床融合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材料挤出式3D打印,由于其较低的设备成本、较广的材料选择和较好的成型件性能等优势,近几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材料挤出式3D打印技术基于材料在流动态(如熔融态、溶液等)下,受压力作用下挤出、逐层堆积并固化(如玻璃态转变、结晶、溶剂挥发等),从而构建3D物体。在材料挤出式3D打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称为熔融堆积成型(fuseddepositionmodeling)或熔融线材制造(fusedfilamentfabrication)。其基本原理是:将热塑性高分子的线材利用齿轮传送到一个高温的热端将高分子熔融,热端在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沿零件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同时将熔化的材料挤出,材料迅速固化,并与周围的材料局部熔合;这一过程会不断逐层重复,从而构建三维物体。常见材料挤出式3D打印技术使用的是1.75mm和2.85mm的塑料线材。线材通常卷绕在不同尺寸规格的塑料盘中。在3D打印过程中,打印设备会缓慢从塑料盘中牵引线材。所以从线材的挤出收卷到分小卷,再到包装,再到3D打印使用,这一系列过程中,线材会经历反复弯折。任何一个环节的脆断都会造成损失,对线材脆性的评估很有必要。有助于优化挤出、分卷、包装等生产工艺,增加产品的质量检查项目,完善产品的品质控制,确保3D打印过程一次成型,避免线材中途断裂,导致打印失败。传统的材料脆性评估主要考察材料的冲击数据,国标方法是注塑样条的简支梁或悬臂梁冲击试验。常见的3D线材只有1.75mm和2.85mm,不适合在冲击试验仪上测试。而且线材的脆性情况,通过切粒注塑样条进行冲击测试并不合理。注塑过程因为再次热加工,会消除线材表层的缺陷情况,冲击数据更多反映材料特性,忽略了加工和分卷等工艺过程对线材的影响。所以直接测试线材的脆性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通过往复运动系统带动压迫块做往复运动,使压迫块和底座的每次配合都挤压线材做相应的弯曲变形,即可有效评估线材的脆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包括形变测试系统和往复运动系统;所述形变测试系统包括压迫块和底座;所述底座位置固定,所述压迫块与往复运动系统相连、在往复运动系统的带动下做朝向底座的往复运动;所述压迫块上设有线材折弯凸起,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折弯凸起配合的折弯槽,当压迫块向底座运动时,线材折弯凸起与折弯槽之间形成线材折弯隧道。进一步的,所述往复运动系统包括滑动座、步进电机、丝杆和滑台,所述丝杠固定在滑动座上,所述滑台滑动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滑动座上方并与滑台相连、以带动滑台在丝杆上往复运动;所述压迫块4即设置在滑台上。进一步的,所述压迫块与滑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可拆卸的连接在远离步进电机一侧的滑动座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材折弯凸起为单点折弯凸起、两点折弯凸起、三点折弯凸起或连续折弯凸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步进电机相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线材脆性测试设备还包括安装台、转动电机和齿轮组,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安装台上;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中部设有轴,所述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台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相接,主动齿轮中部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相接、以使转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的齿上设有沟槽,所述从动齿轮的齿上设有与沟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接处即为啮合区,所述啮合区内的沟槽和凸起之间形成线材折弯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沟槽的截面呈弧形槽状,所述凸起的截面呈与沟槽相配合的弧形凸起;啮合区内的沟槽和凸起之间形成圆形隧道,该圆形隧道即为线材折弯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电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压迫块和底座的独特结构设计,使之具有相互配合的折弯凸起和折弯槽,当压迫块在往复运动系统带动下压向底座时,即可形成线材折弯隧道。如此,将线材置于折弯槽,再使压迫块压向线材,即可对线材施加对应折弯槽形状对应的压迫变形,以此考察线材受压变形后存在的断裂情况。通过对选取线材产品多个位点的变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综合评估该线材的脆性情况。其中压迫块压迫线材的速度和线材变形程度等参数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手动或者电动调整,以形成测试梯度,扩大线材脆性的测试范围,深入区分形变程度和压迫速度对同种材质脆性的差异化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形变测试系统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形变测试系统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形变测试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形变测试系统和往复运动系统;所述形变测试系统包括压迫块(4)和底座(5);所述底座(5)位置固定,所述压迫块(4)与往复运动系统相连、在往复运动系统的带动下做朝向底座的往复运动;所述压迫块(4)上设有线材折弯凸起(6),所述底座(5)上设有与折弯凸起配合的折弯槽(7),当压迫块向底座运动时,线材折弯凸起与折弯槽之间形成线材折弯隧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形变测试系统和往复运动系统;所述形变测试系统包括压迫块(4)和底座(5);所述底座(5)位置固定,所述压迫块(4)与往复运动系统相连、在往复运动系统的带动下做朝向底座的往复运动;所述压迫块(4)上设有线材折弯凸起(6),所述底座(5)上设有与折弯凸起配合的折弯槽(7),当压迫块向底座运动时,线材折弯凸起与折弯槽之间形成线材折弯隧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系统包括滑动座(8)、步进电机(1)、丝杆(2)和滑台(3),所述丝杆固定在滑动座上,所述滑台滑动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滑动座上方并与滑台相连、以带动滑台在丝杆上往复运动;所述压迫块(4)即设置在滑台(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块(4)与滑台(3)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5)可拆卸的连接在远离步进电机(1)一侧的滑动座(8)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线材脆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折弯凸起(6)为单点折弯凸起、两点折弯凸起、三点折弯凸起或连续折弯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振兴杨振安蒋铭波罗小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复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