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螺栓强度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高强螺栓可承受的载荷比同规格的普通螺栓要大,其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等领域的各种设备上。为确保螺栓对应连接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连接强度,螺栓出厂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工作。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05806538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凸焊螺栓扭矩检测装置,包括一个与凸焊螺栓带有螺纹的一端连接的夹具,套在夹具上的套筒,套在套筒上的锥形块,与锥形块配合的测距扳手,设置在套筒上的锁紧螺母和设置在套筒上且两端分别连接锥形块和锁紧螺母的弹簧;该装置能够检测已经焊接的凸焊螺栓。上述的一种凸焊螺栓扭矩检测装置仅能够对已经焊接的凸焊螺栓进行扭矩的检测,无法对未焊接的螺栓进行检测,因此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检测装置,其具有能够对未焊接的螺栓进行轴力和扭矩复合检测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开设有滑道(11),滑道(11)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承载车(2)和第二承载车(3),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第一承载车(2)和第二承载车(3)运动的动力装置(5);所述第一承载车(2)上安装有第一拉力板(21),所述第二承载车(3)上安装有与第一拉力板(21)相对应的第二拉力板(31);所述第一拉力板(21)和第二拉力板(31)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螺纹孔(42);所述第一承载车(2)和第二承载车(3)连接有拉压力检测装置;/n所述第一承载车(2)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2),第二承载车(3)上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开设有滑道(11),滑道(11)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承载车(2)和第二承载车(3),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第一承载车(2)和第二承载车(3)运动的动力装置(5);所述第一承载车(2)上安装有第一拉力板(21),所述第二承载车(3)上安装有与第一拉力板(21)相对应的第二拉力板(31);所述第一拉力板(21)和第二拉力板(31)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螺纹孔(42);所述第一承载车(2)和第二承载车(3)连接有拉压力检测装置;
所述第一承载车(2)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2),第二承载车(3)上安装有与第一固定板(22)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板(32);第一固定板(22)上转动支撑有扭力齿轮(221),扭力齿轮(221)上开设有六角下沉孔;第二固定板(32)上固定有两个气缸(321),两个气缸(321)相对设置,气缸(321)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夹紧片(322);第一承载车(2)上固定有电动机(222),电动机(222)连接有第二减速器(223),第二减速器(223)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扭矩传感器(224),第二扭矩传感器(224)的轴上同轴固定有传动齿轮(225),传动齿轮(225)与扭力齿轮(221)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5)包括转动支撑在机架(1)上的两个同轴固定的圆柱凸轮(51),两个圆柱凸轮(51)分别设置在第一承载车(2)和第二承载车(3)的下方,两个圆柱凸轮(51)相对设置;圆柱凸轮(5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凸缘(511),凸缘(511)在圆柱凸轮(51)的外侧壁上盘绕一周形成闭合的轨道;所述第一承载车(2)和第二承载车(3)的下方均固定有两个支撑轴(41),支撑轴(41)与凸缘(511)的侧壁相配合,两个支撑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甫,姜涛,王章龙,刘清超,董小龙,霍世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光大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