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87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7:17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非平原地带进行监测的地灾监测装置在地质变动中容易被落下的碎石等大体积杂物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立柱,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设有镂空的保护罩,立柱上连接有光伏板和数据采集器,光伏板和数据采集器通过导线相连,固定在地面上的监测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监测线缆相连,光伏板、数据采集器和监测器均位于保护罩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自上方落下的碎石等大体积杂物被保护罩隔离在外,从而对其下方的监测装置进行有效防护,进而降低装置的更换检修频率;(2)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的配合可实现检测装置的不间断工作。

A kind of ground disaster monitoring equipment with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地灾监测防护领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各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从地质环境自然演化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必然的;但由于地质环境条件不同、天气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地影响,何时何地发生地质灾害又具有一定偶然性,这就使得长期以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如何更合理地分配资源,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的课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监测,综合成本高、监测精度低、不能够长时间不间断监测,影响对地质环境监测的时效性;此外,由于地灾位置现场环境恶劣,集成监测系统经常会因为崩塌碎石,昼夜温差等受损,出现工作异常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适应恶劣监测环境的自动地灾监测装置对地灾监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申请号为CN20182030369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地面、固定测斜仪、土压力计、孔隙水压力计、裂缝计、电子摄像头、土壤温湿度计、机箱、拉手、撑杆、无线广播、转换器、光伏板、GPS接收机、声光报警器、避雷针、箱门、合页、AMD处理器、数据采集器、镍氢电池和力敏传感器,所述地面下面埋有固定测斜仪,所述固定测斜仪的一侧埋有土压力计,所述土压力计的一侧埋有孔隙水压力计,所述地面上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一侧设置有土壤温湿度计,所述机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裂缝计,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杆,所述撑杆上设置有光伏板,所述撑杆的顶端分别安装有GPS接收机和声光报警器,所述机箱的侧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合页与机箱相连接,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拉手,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AMD处理器,所述AMD处理器的下方设置有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镍氢电池。上述专利通过固定测斜仪和数据采集器等元件实现了地质灾害的自动监测,同时光伏板与镍氢电池配合对监测装置连续供电促进了监测装置的长时间不间断监测;但是,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的监测装置常常安设在地质活动较剧烈的区域,当被监测区域处于非平原地带时,因地质变动产生的碎石等常常会损坏监测设备,因此需要对地灾监测设备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非平原地带进行监测的地灾监测装置在地质变动中容易被落下的碎石等大体积杂物损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所述地灾监测设备中的光伏板、数据采集器和监测器均位于镂空保护罩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内,保护罩对上述器件进行防护,在延长监测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装置的更换检修频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立柱,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设有镂空的保护罩,立柱上连接有光伏板和数据采集器,光伏板和数据采集器通过导线相连,固定在地面上的监测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监测线缆相连,光伏板、数据采集器和监测器均位于保护罩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内。由于本技术所述的监测装置用于地灾监测,因此用于监测地质活动的监测器需要固定在地面上,监测器监测到的数据经导线传递给数据采集器进行处理;光伏板、数据采集器和监测器均位于保护罩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内,当监测装置在斜坡或树林茂密的位置使用时,保护罩对自上方落下的碎石、断木等进行隔挡,从而对其下方的监测装置进行有效防护,进而在延长监测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装置的更换检修频率;此外,传统的具有保护罩的地灾监测设备,为避免保护罩对光线的阻挡,维持光伏板的正常工作,常选用透明材质的保护罩或将光伏板安设在保护罩外部;其中,保护罩选用透明材料制备时需要平衡材料的透光性与材料的承载强度,通常透光性及承载强度俱佳的材料价格较昂贵,不适用于地灾监测装置的大规模生产,而将光伏板安设在保护罩外部时,虽然可以维持光伏板的正常工作,但是保护罩无法对光伏板进行保护,自上方落下的碎石、断木等杂物容易对光伏板造成损坏。本技术中的保护罩采用镂空设计,光线自保护罩的镂空处照射到光伏板上,光伏板在进行正常的发电工作同时被保护罩保护,自上方落下的碎石、断木等杂物不会损伤光伏板。本技术中,立柱上可加设用于存储电能的蓄电池,光伏板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相连;当监测装置在白天工作时,由太阳能电池板直接提供其监测所需的电能,多余的电能则积累在蓄电池中;当监测装置在夜晚或阴天工作时,蓄电池为监测装置提供监测所需的电能,通过光伏板与蓄电池的配合,即可实现检测装置的长时间不间断工作,一方面保证地灾监测的连续稳定性,当发生地质灾害时可以第一时间响应,另一方面可保证地质变动记录的连贯性,为地灾预测提供数据基础。作为优选,呈伞状的保护罩为金属框架结构,保护罩包括经线金属条、纬线金属条和安装套筒,经线金属条和纬线金属条配合搭接成保护罩的镂空状伞盖面,位于伞盖面下方的安装套筒的一端与伞盖面的极点固定连接。本技术中,光伏板位于保护罩下方,保护罩对光伏板进行防护,避免其受到地质变动中落下的碎石等大体积杂物的损伤,由于光伏板的发电需要充足的光照接触面,因此将保护罩设计为镂空状结构,光线可从保护罩上的镂空区域穿过并与光伏板接触,从而保证光伏板维持在较高的发电水平;为保证保护罩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并维持保护罩的高强度,经线金属条和纬线金属条配合搭接成保护罩的镂空状伞盖面,当碎石等大体积杂物与保护罩接触时,与杂物接触的保护罩包括部分经线金属条、纬线金属条以及若干经线金属条和纬线金属条连接节点,相较于传统的面式承载,框架式承载具有更高的变形裕量;作用在保护罩上的碰撞载荷以及杂物自重提供的重量载荷经经线金属条和纬线金属条快速分散至保护罩的各个位置,与杂物相接触的保护罩复位,杂物顺着保护罩滑出,由于保护罩的伞盖面边缘处的切线是扩张式的,因此杂物不会落入保护罩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内。作为优选,保护罩与立柱之间设有杆状的DTU安装支架,DTU安装支架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安装套筒远离伞盖面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架安装螺栓固定连接,DTU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架安装螺栓固定连接,DTU安装支架位于数据采集器上方。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保护罩、立柱以及DTU安装支架三者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具体的,DTU安装支架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安装套筒远离伞盖面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架安装螺栓固定连接,DTU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架安装螺栓固定连接,DTU安装支架位于数据采集器上方。作为优选,光伏板位于数据采集器的上方。光伏板位于数据采集器的上方,避免了数据采集器对光伏板的遮挡,光伏板的光照接触面积与保护罩上的镂空区域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光伏板的发电量维持在正常水平。作为优选,DTU安装支架与安装套筒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安装耳,第一安装耳与第二安装耳铰接,第二安装耳和用以支撑光伏板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本技术中,光伏板通过安装板与立柱相连,DTU安装支架与安装套筒的连接位置的第一安装耳与安装板上的第二安装耳铰接,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立柱,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设有镂空的保护罩,立柱上连接有光伏板和数据采集器,光伏板和数据采集器通过导线相连,固定在地面上的监测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监测线缆相连, 光伏板、数据采集器和监测器均位于保护罩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立柱,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设有镂空的保护罩,立柱上连接有光伏板和数据采集器,光伏板和数据采集器通过导线相连,固定在地面上的监测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监测线缆相连,光伏板、数据采集器和监测器均位于保护罩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呈伞状的保护罩为金属框架结构,保护罩包括经线金属条、纬线金属条和安装套筒,经线金属条和纬线金属条配合搭接成保护罩的镂空状伞盖面,位于伞盖面下方的安装套筒的一端与伞盖面的极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保护罩与立柱之间设有杆状的DTU安装支架,DTU安装支架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安装套筒远离伞盖面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架安装螺栓固定连接,DTU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架安装螺栓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华栋宋杰胡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