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及其支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72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包括散热片、分水器、集水器;散热片水道内腔中套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长度大于散热片水道的长度,且连接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散热片水道上下端外侧;分水器主管道下端通过支管接头与连接管上端连接,集水器主管道上端通过支管接头与连接管下端连接。在散热片水道内插入连接管,连接管可代替传统的管道接头中部分接头,降低了生产成本;连接管与支管接头之间采用活接式连接,可根据供暖的热负荷需求,采用任意片数的散热片与对应长度的分、集水器进行连接,相比于传统的预先在水道口焊接接头的方式,安装更方便。

A wall heating radiator and its branch pip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及其支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供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及其支管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内安装有暖气片,以供冬天采暖用。中国专利CN207065707U公开了一种墙围暖气片,包括暖气片本体;暖气片本体包括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的分水器、若干支依次连接的散热片、集水器,分水器主管道与供暖系统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分水器主管道下端的每个支管接头与每支散热片水道上端口连接,所述集水器主管道与供暖系统的回水管连接,所述集水器主管道上端的每个支管接头与每支散热片水道下端口连接。该技术存在的缺陷如下:由于每支散热片切割时存在长度误差,可能导致每支散热片与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的距离不同,传统的管道接头不能矫正不同支散热片的长度误差,从而使得不同的散热片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紧密程度不同,而出现渗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由于每支散热片长度误差而导致其与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导致的渗漏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包括散热片、分水器、集水器;所述散热片水道内腔中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片水道的长度,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散热片水道上下端外侧;所述分水器主管道下端通过支管接头与所述连接管上端连接,所述集水器主管道下端通过支管接头与所述连接管下端连接,所述分水器主管道下端和集水器主管道上端的支管接头至少一个具有以下结构:所述支管接头包括活接螺母、密封卡圈和接头;所述活接螺母、密封卡圈、接头的尾部依次套设在所述连接管的端部;所述接头的尾部与所述活接螺母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卡圈限位在所述接头的尾孔外壁与所述活接螺母底孔内壁之间;所述密封卡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环、中间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对称连接在所述中间套环两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套环的外壁连接处向第一套环的外壁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活接螺母的底孔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套环的外壁连接处向第二套环的外壁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第二坡面,所述第二坡面与所述接头的尾孔外壁接触;本技术通过在散热片水道内插入连接管,连接管的长度大于水道长度且两端延伸至水道两端外侧,可代替传统的管道接头中与水道连接的接头部分,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连接管与支管接头之间采用活接式连接,可根据供暖的热负荷需求,在安装现场采用任意片数的散热片与对应长度的分水器和集水器进行组装,与传统的散热器需要在工厂里预先将每支散热片的水道和上下主管道进行焊接的方式相比,安装更方便。优选地,所述接头的头部与所述分水器主管道上预留的螺孔或者集水器主管道上预留的螺孔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散热片包括散热面板和第一连接翅片;所述第一连接翅片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散热面板,所述第一连接翅片另一端与水道外壁连接。优选地,所述散热片还包括第二连接翅片,所述水道外壁上还固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翅片,通过设置有多个翅片,可增加散热面积,增大散热量。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紫铜管;为便于与外面的散热片水道内壁胀接成一体,一般采用软态紫铜,这种材质的连接管使用寿命长,可以用于复杂水质的集中供暖系统。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端口、下端口的管道内腔中均设置有内撑。优选地,所述内撑中空,所述内撑外壁与所述连接管内壁接触。优选地,所述内撑的顶端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侧面与所述连接管端口外壁接触;所述内撑底端外壁向底端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坡面。优选地,所述内撑为硬态紫铜;由于连接管本身材质软,用力挤压下会变形,从而会导致支管接头密封不严出现渗漏水的问题,通过在连接管端口处设置有内撑,在内撑的刚性作用下可保证连接管端部不会变形,避免出现渗透水的现象。本技术还公开一种上述墙围采暖散热器使用的支管接头,包括活接螺母、密封卡圈和接头;所述活接螺母、密封卡圈、接头的尾部依次套设在连接管的端部;所述接头的尾部与所述活接螺母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卡圈限位在所述接头的尾孔外壁与所述活接螺母底孔内壁之间;所述密封卡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环、中间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对称连接在所述中间套环两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套环的外壁连接处向第一套环的外壁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活接螺母的底孔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套环的外壁连接处向第二套环的外壁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第二坡面,所述第二坡面与所述接头的尾孔外壁接触。拧紧活接螺母时,活接螺母的底孔内壁挤压密封卡圈的第一坡面的同时,密封卡圈的第二坡面向连接管和接头的尾孔外壁之间的缝隙方向运动,密封卡圈在活接螺母的挤压下,其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的端口处内径越来越小,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的内壁与连接管之间贴合的越来越紧密,此为第一处密封效果;同时第二套环的第二坡面和连接管外壁与接头的尾孔内壁之间的缝隙贴合的越来越紧密,此为第二处密封效果;并且活接螺母与接头之间拧得越紧,以上所述的两处密封就越紧,确保不会漏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散热片水道内插入连接管,连接管的长度大于水道长度且两端延伸至水道两端外侧,可代替传统的管道接头中与水道连接的接头部分,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连接管与支管接头之间采用活接式连接,可根据供暖的热负荷需求,在安装现场采用任意片数的散热片与对应长度的分水器和集水器进行组装,与传统的散热器需要在工厂里预先将每支散热片的水道和上下主管道进行焊接的方式相比,安装更方便。2、连接管为软态紫铜,为便于与外面的散热片水道内壁胀接成一体,一般采用软态紫铜,这种材质的连接管使用寿命长,可以用于复杂水质的集中供暖系统。3、连接管本身材质软,用力挤压下会变形,从而会导致支管接头密封不严出现渗漏水的问题,通过在连接管端口处设置有内撑,在内撑的刚性作用下可保证连接管端部不会变形,避免出现渗透水的现象。4、连接管和支管接头(包括密封卡圈、活接螺母和接头)均为铜材质,膨胀系数一样,不会在供暖使用过程出现热胀冷缩松动的现象,从而避免渗漏水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散热片与连接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密封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是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连接管与内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连接管与内撑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内撑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1)、分水器(2)、集水器(3);所述散热片(1)水道内腔中套设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片(1)水道的长度,且所述连接管(4)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散热片(1)水道上下端外侧;/n所述分水器(2)主管道下端通过支管接头(5)与所述连接管(4)上端连接,所述集水器(3)主管道上端通过支管接头(5)与所述连接管(4)下端连接,所述分水器(2)主管道下端和和集水器(3)主管道上端的支管接头(5)至少一个具有以下结构:/n所述支管接头(5)包括活接螺母(51)、密封卡圈(52)和接头(53);所述活接螺母(51)、密封卡圈(52)、接头(53)的尾部依次套设在所述连接管(4)的端部;所述接头(53)的尾部与所述活接螺母(51)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卡圈(52)限位在所述接头(53)的尾孔外壁与所述活接螺母(51)底孔内壁之间;/n所述密封卡圈(5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环(521)、中间套环(522)和第二套环(523);所述第一套环(521)、第二套环(523)对称连接在所述中间套环(522)两端;所述第一套环(521)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套环(522)的外壁连接处向第一套环(521)的外壁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活接螺母(51)的底孔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套环(523)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套环(522)的外壁连接处向第二套环(523)的外壁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第二坡面,所述第二坡面与所述接头(53)的尾孔外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1)、分水器(2)、集水器(3);所述散热片(1)水道内腔中套设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片(1)水道的长度,且所述连接管(4)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散热片(1)水道上下端外侧;
所述分水器(2)主管道下端通过支管接头(5)与所述连接管(4)上端连接,所述集水器(3)主管道上端通过支管接头(5)与所述连接管(4)下端连接,所述分水器(2)主管道下端和和集水器(3)主管道上端的支管接头(5)至少一个具有以下结构:
所述支管接头(5)包括活接螺母(51)、密封卡圈(52)和接头(53);所述活接螺母(51)、密封卡圈(52)、接头(53)的尾部依次套设在所述连接管(4)的端部;所述接头(53)的尾部与所述活接螺母(51)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卡圈(52)限位在所述接头(53)的尾孔外壁与所述活接螺母(51)底孔内壁之间;
所述密封卡圈(5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环(521)、中间套环(522)和第二套环(523);所述第一套环(521)、第二套环(523)对称连接在所述中间套环(522)两端;所述第一套环(521)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套环(522)的外壁连接处向第一套环(521)的外壁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活接螺母(51)的底孔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套环(523)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套环(522)的外壁连接处向第二套环(523)的外壁端口处倒角形成外径逐渐变小的第二坡面,所述第二坡面与所述接头(53)的尾孔外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3)的头部与所述分水器(2)主管道上预留的螺孔或者集水器(3)主管道上预留的螺孔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围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包括散热面板(11)和第一连接翅片(12);所述第一连接翅片(12)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散热面板(11),所述第一连接翅片(12)另一端与水道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恒暖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