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集水器及热泵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072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集水器,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和设于所述分水主管上的若干分水支管,每一所述分水支管均与所述分水主管的进水口连通,且每一所述分水支管上均安装有小功率水泵;所述集水器包括集水主管和设于所述集水主管上的若干集水支管,每一所述集水支管均与所述集水主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分水支管的流体通过所述集水支管汇流至所述集水主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分集水器,能够降低能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泵热水系统。

A kind of water collector and heat pump hot wat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集水器及热泵热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集水器及热泵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分集水器的总水管路上安装有大功率水泵,且每条分水管路上通过电磁二通阀进行通断控制,那么只要有一条分水管路的电磁二通阀开启,则总水管路上的大功率水泵就需要开启,大功率水泵长时间开启导致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集水器及热泵热水系统,能够降低能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集水器,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和设于所述分水主管上的若干分水支管,每一所述分水支管均与所述分水主管的进水口连通,且每一所述分水支管上均安装有小功率水泵;所述集水器包括集水主管和设于所述集水主管上的若干集水支管,每一所述集水支管均与所述集水主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分水支管的流体通过所述集水支管汇流至所述集水主管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水主管上设有第一自动排气阀以及第一预留水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主管上设有第二自动排气阀以及第二预留水口。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系统,包括控制器、热泵供热装置、若干热水使用端以及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分集水器;所述热泵供热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分水主管的进水口,每一所述分水支管上的小功率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热泵供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主管的出水口;所述分水支管与所述热水使用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使用端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水分管连接,且所述分水支管、所述热水使用端、所述集水分管为唯一对应关系。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水使用端为地暖铺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水使用端为用于安装在使用空间内的用水点水箱;所述用水点水箱与补水管道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用水点水箱为壁挂式水箱或落地式水箱。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泵供热装置包括变频热泵,所述变频热泵的冷媒管道分别与所述分水主管、所述集水主管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泵供热装置包括变频热泵和换热装置,所述变频热泵的冷媒输出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热泵的冷媒输入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水主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集水主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套管换热器或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冷媒加热盘管缠绕在水箱的侧壁上或置于水箱的内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分水支管上设置所述小功率水泵,使得每条分水支路的通断及水量大小都可通过小功率水泵单独进行控制,以替代现有的集中控制水泵,有利于降低能耗;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的大功率水泵和电磁二通阀,本实施例的分集水器功耗更低,价格实惠,高效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泵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泵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泵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分水主管;2、小功率水泵;3、第一自动排气阀;4、第二自动排气阀;5、集水主管;6、用水点水箱;7、第一预留水口;8、第二预留水口;9、变频热泵;10、有水地暖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请参见图1,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分集水器,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1和设于所述分水主管1上的若干分水支管,每一所述分水支管均与所述分水主管1的进水口连通,且每一所述分水支管上均安装有小功率水泵2;所述集水器包括集水主管5和设于所述集水主管5上的若干集水支管,每一所述集水支管均与所述集水主管5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分水支管的流体通过所述集水支管汇流至所述集水主管5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分水支管上设置所述小功率水泵2,使得每条分水支路的通断及水量大小都可通过小功率水泵2单独进行控制,以替代现有的集中控制水泵,有利于降低能耗;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的大功率水泵和电磁二通阀,本实施例的小功率水泵2功耗更低,价格实惠,高效节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水主管1上设有第一自动排气阀3。所述第一自动排气阀3安装在所述分水主管1的排气管道上。当所述分水主管1中气压过高时,通过所述第一自动排气阀3和所述排气管道排出所述分水主管1中的气体,以降低所述分水主管1里面的气压,有利于提高分集水过程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水主管1上设有第一预留水口7。所述第一预留水口7上安装有带小功率水泵2的预留水管道。通过设置所述预留水管道,使得后续如需增加热水使用端时,可通过预留水管道实现新增热水使用端与所述分水主管1的连通。当所述预留水管道与新增热水使用端连通后,所述小功率水泵2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主管5上设有第二自动排气阀4。所述第二自动排气阀4安装在所述集水主管5的排气管道上。当所述集水主管5中气压过高时,通过所述第二自动排气阀4和所述排气管道排出所述集水主管5中的气体,以降低所述集水主管5里面的气压,有利于提高分集水过程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主管5上设有第二预留水口8。所述第二预留水口8的设置,使得后续如需增加热水使用端,可通过所述预留水口进行新增热水使用端与所述集水主管5的连通。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请参见图2,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热水系统,包括控制器、热泵供热装置、若干热水使用端以及第一实施例的分集水器;所述热泵供热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分水主管1的进水口,每一所述分水支管上的小功率水泵2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热泵供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主管5的出水口;所述小功率水泵22通过控制器控制其启停及流量的大小,同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热泵供热装置连接,以实现控制热泵供热装置的启动、水温大小调节等功能;所述分水支管与所述热水使用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使用端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水分管连接,且所述分水支管、所述热水使用端、所述集水分管为唯一对应关系。通过设置所述分水支管、所述热水使用端、所述集水分管为对应关系,使得各所述热水使用端的用水互不影响,且每一所述热水使用端根据用水需求调控所在的分水支路上的小功率水泵2的启停以及流量大小,从而按实际需求进行供应热水,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热水使用端为地暖铺管;其中,所述地暖铺管包有无水地暖铺管和有水地暖铺管两种。当采用无水地暖铺管时,所述无水地暖铺管利用冷媒实现供暖,则所述热泵供热装置可以是变频热泵,所述变频热泵的温度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和设于所述分水主管上的若干分水支管,每一所述分水支管均与所述分水主管的进水口连通,且每一所述分水支管上均安装有小功率水泵;/n所述集水器包括集水主管和设于所述集水主管上的若干集水支管,每一所述集水支管均与所述集水主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分水支管的流体通过所述集水支管汇流至所述集水主管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和设于所述分水主管上的若干分水支管,每一所述分水支管均与所述分水主管的进水口连通,且每一所述分水支管上均安装有小功率水泵;
所述集水器包括集水主管和设于所述集水主管上的若干集水支管,每一所述集水支管均与所述集水主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分水支管的流体通过所述集水支管汇流至所述集水主管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主管上设有第一自动排气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主管上设有第二自动排气阀。


4.一种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热泵供热装置、若干热水使用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水器;
所述热泵供热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分水主管的进水口,每一所述分水支管上的小功率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热泵供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主管的出水口;
所述分水支管与所述热水使用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使用端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水分管连接,且所述分水支管、所述热水使用端、所述集水分管为唯一对应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辉梁晓恩雷朋飞廖立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