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653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其包括LED灯珠、连接LED灯珠的两根导线,LED灯珠的两侧形成有电极缺口,两根导线分别穿过该两个电极缺口将多数个LED灯珠并联形成灯串,LED灯珠通过电极缺口与导线的卡嵌实现定位,并实现电性连接;对应每个LED灯珠设置有导光绝缘体,通过导光绝缘体将LED灯珠和与之电极缺口电性连接部分的导线包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产品连接不牢固、工艺复杂、亮度一致性差等缺陷。通过LED灯珠两侧开设电极缺口,作为导电用的导线镶嵌到LED灯珠两侧的电极缺口上,这样LED灯珠的发光面与两根导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LED灯珠产生的光线通过透过导光绝缘体后,传导至导光绝缘线,这样就可以实现整个LED灯串通体发光。

A kind of LED light st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
:本技术涉及LED灯串
,尤其涉及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通体发光LED灯串,LED灯珠(或者灯体)上设有正反两个发光面(即前后都可以发光)。其LED灯珠的两个发光面与两条电线(正负极电线)形成的平面没有固定角度,在0-360度任意设置。通过两个发光面同时发光达到360度发光目的。基于这种发光结构的LED灯珠,由于LED灯珠存在两个发光面,在工艺制作上比较复杂,同时也由于这种双面LED灯珠的结构,导电线只能连接在LED灯珠的两侧,LED灯珠与导电线之间没有定位结构,每个LED灯珠的位置会发生偏移,连接不够牢固、制作工艺也相对复杂。另外,普通LED灯珠产品中的LED芯片在电压波动的情况下,电流和亮度都会发生改变,产品颜色一致性差。见图1所示,目前市面上LED灯串产品都是由多个普通LED芯片并联于电子线上完成,由于电子线之间存在电阻,电子线到负载之间的线路越长,串联的电阻越大,根据欧姆定律U=I*R,电阻越大,产生的压降也越大。见图2所示,假设每段产生的线路电阻为0.01欧姆,每颗LED电流为20mA,那么第一颗灯正负之间线阻为0.02欧姆,那么电压经过第1颗灯将产生0.02*20=0.4mV,经过第2颗灯产生压降为(0.02*2)*(20*2)=1.6mV,依次往下,经过第50颗产生的压降为(0.02*50)*(20*50)=1V,假设电源电压为5V,那么第50颗灯分到的电压只有4V,那么第50颗灯的亮度一定会比第一颗要暗。这样LED的亮度一致性就会差异较大,假设后面再并联到第100颗灯,产生的压降会使LED亮度越来越明显(如图2)。另外由于LED制作工艺上不可能保证每颗LED的VF值一致,在电压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每颗灯珠都可能由于VF值差异而导致流过电流不一致。当电源电压波动不稳定的情况下,LED很容易因为电流过大而烧坏。导致线路的可靠性低。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克服现有产品所存在的不足,经过不断研发,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包括:LED灯珠、连接LED灯珠的两根导线,所述的LED灯珠的两侧形成有电极缺口,所述的两根导线分别穿过该两个电极缺口将多数个LED灯珠并联形成灯串,所述的LED灯珠通过电极缺口与导线的卡嵌实现定位,并实现电性连接;对应每个LED灯珠设置有导光绝缘体,通过导光绝缘体将LED灯珠和与之电极缺口电性连接部分的导线包覆。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线未被导光绝缘体包覆的部分,其外部包覆有导光绝缘线。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LED灯珠采用具有恒流控制芯片的LED灯珠。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极缺口呈弧形缺口。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LED灯珠其发光面与两导线形成的平面相互垂直,LED灯珠产生的光线透过导光绝缘体后,传导至导光绝缘线。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LED灯珠等距并联在导线上。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可以提供一种通体发光LED灯串,相对于现有同类产品,其克服了连接不牢固、工艺复杂、亮度一致性差等缺陷。首先,本技术的LED灯珠两侧开设有电极缺口,作为导电用的导线镶嵌到LED灯珠两侧的电极缺口上,这样LED灯珠的发光面与两根导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LED灯珠产生的光线通过透过导光绝缘体后,传导至导光绝缘线,这样就可以实现整个LED灯串通体发光。另外,本技术中所采用的LED灯珠为具有恒流控制芯片的LED灯珠,在供电电压波动变化的情况下,LED灯珠都能确保电流和亮度保持恒定不变。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通体发光恒流LED灯串发光角度大,发光均匀、工艺结构简单、产品效果美观、亮度一致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市面上普通LED灯串线路结构图;图2为图1中灯串计算线路等效电阻后线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A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LED灯珠的简化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中LED灯珠中恒流控制芯片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其包括:若干的LED灯珠1、用于连接LED灯珠1的两根导线2(用于与电源电极连接),这些LED灯珠1等距并联在两根导线2之间,形成灯串10。所述的LED灯珠1与导线2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所述的LED灯珠1的两侧形成有电极缺口11,该电极缺口11通常采用圆弧造型,这样与导线2的横截面造型对应。所述的导线2穿过该电极缺口11形成卡嵌实现定位,并实现电性连接,为了确保电性连接的稳固,可以通过焊锡方式将导线2与电极缺口11焊接。另外,电极缺口11通常设置在LED灯珠产品的支架上,电解缺口11的造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其他造型。对应每个LED灯珠1设置有导光绝缘体4,通过导光绝缘体4将LED灯珠1和与之电极缺口11电性连接部分的导线包覆。所述的LED灯珠1可以采用已经封装的LED灯珠产品,当然也可以采用未封装的LED灯珠,当采用未封装的LED灯珠产品是,可通过导光绝缘体4一体完成对LED灯珠1的封装。对于没有被导光绝缘体4保护的导线2部分,其外部包覆形成有导光绝缘线3。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加工导线2时,其外部包覆的绝缘层采用导光材料,从而形成导光绝缘线3。然后在导光绝缘线3上等距剥离出一定的缺口,显露出内部的导线2,显露处的导线2就用于安装LED灯珠1,最后,在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方式形成导光绝缘体4,通过导光绝缘体将LED灯珠1和位于其前后两端的导光绝缘线3端部一起封装固定起来。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LED灯珠1其发光面与导线2相互垂直,LED灯珠1产生的光线通过透过导光绝缘体4后,传导至导光绝缘线3,然后令整个灯串10中通体反光。采用这种结构后,LED灯珠1即便是采用单面发光的普通LED灯珠,其也可实现灯串的通体发光。另外,为了实现LED灯串10发光的一致性,本技术中的LED灯珠1采用具有恒流控制芯片的LED灯珠。见图6、图7所示,LED灯珠1中包括有LED芯片51和一个与之串联的恒流控制芯片52,LED芯片51的正极连接通过电极缺口11中的正极与外部电源正极(+)连接,LED芯片51负极与恒流控制芯片52输入端口(VIN)连接在一起,恒流控制芯片52负极(GND)通过电极缺口11中的负极与外部电源负极(-)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LED灯珠1。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恒流控制芯片52内部电路原理图,其包括:耗尽管Q1和Q4、常规管Q2和Q3,其中耗尽管Q1的漏端接输入端VIN,其栅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包括:LED灯珠(1)、连接LED灯珠(1)的两根导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灯珠(1)的两侧形成有电极缺口(11),所述的两根导线(2)分别穿过该两个电极缺口(11)将多数个LED灯珠(1)并联形成灯串(10),所述的LED灯珠(1)通过电极缺口(11)与导线(2)的卡嵌实现定位,并实现电性连接;/n对应每个LED灯珠(1)设置有导光绝缘体(4),通过导光绝缘体(4)将LED灯珠(1)和与之电极缺口(11)电性连接部分的导线(2)包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包括:LED灯珠(1)、连接LED灯珠(1)的两根导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灯珠(1)的两侧形成有电极缺口(11),所述的两根导线(2)分别穿过该两个电极缺口(11)将多数个LED灯珠(1)并联形成灯串(10),所述的LED灯珠(1)通过电极缺口(11)与导线(2)的卡嵌实现定位,并实现电性连接;
对应每个LED灯珠(1)设置有导光绝缘体(4),通过导光绝缘体(4)将LED灯珠(1)和与之电极缺口(11)电性连接部分的导线(2)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体发光的LED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2)未被导光绝缘体(4)包覆的部分,其外部包覆有导光绝缘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彩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