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继维专利>正文

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63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它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金属丝网,其特征是,所述框架(1)上设置两层金属丝网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金属丝网是波浪形金属丝(5)固定于框架的上齿(3),下层金属丝网是金属丝(6)固定于框架的下齿(4),两层金属网之间隔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具有燃烧时框架不变形、节能,并能用电子打火点燃烧气的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炉具的助燃器。现有的燃气炉具出气口上作为燃烧器的节能助燃器,在燃烧加热中助燃器的框架极易变形。用直金属丝框架上缠绕成网,形成很多不规则的三角形孔,使过滤和燃烧不充分,红外线辐射不强。另外,现有助燃器采用单层网安放在电子打火的炉具出气口上,并紧接出火口,中间不能形成进氧气的条件,因此无法采用电子打火点燃燃气。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时框架不变形,节能,并能用电子打火的燃气炉具的助燃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的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金属丝网,其特征是,所述框架(1)上设置两层金属丝网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金属丝网是波浪形金属丝(5)固定于框架的上齿(3),下层金属丝网是金属丝(6)固定于框架的下齿(4),两层金属网之间隔一定距离。本助燃器结构由于附加了防变形的凹槽,增加框架的宽度和厚度,因此坚固、燃烧时不易变形。上层金属丝网用波浪形金属形缠绕,使金属丝分布更均匀,因而升高了燃烧温度,提高了节能效果。此外,由于采用两层金属丝网的结构,使具有助燃器的炉具能用电打火点燃燃气。附图说明图1是助燃器框架展开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上层金属丝网的缠绕示意图;图3是下层金属丝网的缠绕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的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包括框架和金属丝网所说框架上设置两层金属丝网,上层是呈波浪形用金属丝经框架上齿缠绕制成的金属丝网,下层是用金属丝经框架下齿缠绕制成的金属丝网,两层金属网之间隔一定距离。图1是助燃器框架展开的局部示意图。框架(1)呈环状带,环状带是由厚约1-2mm的钢板冲制成宽约8-16mm,例如12mm的钢条制成,其直径根据使用需要而定,例如Φ157mm。框架(1)的侧面对称地设置多个凹槽(2),例如4个,凹槽(2)附近部分的上层金属丝网侧的钢条宽度要适当减小,以便燃烧时热膨胀变形。上齿(3a、3b、3c、3d、…)下齿(4a、4b…)都呈T形。上齿(3)数为20-30个,最好为24个。下齿(4)数为3-12个,最好为8个。如图2所示,波浪形金属形(5)的直径约0.15-0.40mm,最好为33#,Φ0.25mm。波浪形或弦弦波的曲率半径为1-6mm。上层用波浪形金属丝(5)以相同的上齿(3)间隔缠绕两个齿,接着,前一对齿中的后一个齿又与其相隔同样个数齿的对面一个齿组成被缠绕的两个齿。依次类推,沿框架环一周形成金属丝网的一子层。设上层有24上齿,齿间间隔为11个齿,这个子层金属丝网的织构图形,如图2所示。接着,继续缠绕,齿间间隔依次可以是10、9…1,由这些子层构成上层的金属丝网。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这样缠绕上层的金属丝网,从一齿为点与正对面的齿形成一直线,以直线为基准,第一次缠绕呈24°角,各齿依次缠绕一圈,作为第一子层,起到整体网面的支撑坚固作用。第二缠绕呈8°角,各齿依次缠绕一圈,用为第二子层。第三次缠绕呈16°角,作为第三子层。第四次缠绕呈24°角,作为第四子层,…第十次缠绕呈80°角,作为第十子层。共缠绕504次,用波浪形金属丝约34米。下层的金属丝网所用的下层金属丝(6)较上层金属丝(5)为粗,其直径约0.30-1.20mm,最好是24#,Φ0.25mm。下层金属丝以相同的下齿(4)间隔绕齿编成多角星形的下层金属丝网,以共8个下齿(4),间隔2个齿为例,如图3所示,所用金属线约1mm。本技术依据可燃物“完全”燃烧理论,通过两层网的“燃烧-升温-再燃烧”使之达到完全燃烧,热效率这88%,温度可达1100-1200℃。此外,可以减少烟尘和一氧化碳。从而,达到节能和改善生活环境。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它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金属丝网,其特征是,所述框架(1)上设置两层金属丝网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金属丝网是波浪形金属丝(5)固定于框架的上齿(3),下层金属丝网是金属丝(6)固定于框架的下齿(4),两层金属网之间隔一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器,其特征是框架呈环状带,并具有多个凹槽,环状带的上齿、下齿呈T形,上齿数为20-30个,下齿数为3-1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器,其特征是上层波浪形金属丝的直径约0.15-0.40毫米,波浪形曲率半径约有1-6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器,其特征是波浪形金属丝以相同的上齿间隔缠绕各齿沿框架环一周为一子层,由多个子层构成上层金属丝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器,其特征是金属丝以相同的下齿间隔缠绕各齿成多角星形,作为下层金属丝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器,其特征是下层金属丝的直径为0.30-1.20毫米。专利摘要一种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它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金属丝网,其特征是,所述框架(1)上设置两层金属丝网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金属丝网是波浪形金属丝(5)固定于框架的上齿(3),下层金属丝网是金属丝(6)固定于框架的下齿(4),两层金属网之间隔一定距离。本技术的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具有燃烧时框架不变形、节能,并能用电子打火点燃烧气的优点。文档编号F24C15/10GK2243611SQ96212010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王继维 申请人:王继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炉具的助燃器,它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金属丝网,其特征是,所述框架(1)上设置两层金属丝网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金属丝网是波浪形金属丝(5)固定于框架的上齿(3),下层金属丝网是金属丝(6)固定于框架的下齿(4),两层金属网之间隔一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维
申请(专利权)人:王继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