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健专利>正文

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628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包括底座和三组支撑腿,三组支撑腿和底座底部相铰接,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U型板左侧壁开有腔室,腔室左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中心有第二转轴穿过,第一转轴穿过放置台,放置台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组固定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夹板,固定板中心有螺纹杆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新颖,能够根据拍摄需要对摄像机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操作十分简单,同时还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对支撑腿进行调节,防止支架处于倾斜状态,安全性高。

A camera bracket for news commun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摄像机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
技术介绍
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电视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视新闻大多数都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的,在用摄像机拍摄电视新闻时常会用到支架。现有的支架大都结构较为简单,只具有支撑固定的效果,一般都不能根据拍摄需要对摄像机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拍摄难度较大,且有时需要在不平整的地面放置支架,支架会倾斜放置,可能会导致支架的摔倒,对摄像机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不仅结构新颖,能够根据拍摄需要对摄像机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操作十分简单,同时还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对支撑腿进行调节,防止支架处于倾斜状态,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包括底座和三组支撑腿,三组所述支撑腿和底座底部相铰接,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左侧壁开有腔室,所述腔室左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中心有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轴右端与腔室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左端设于腔室外部,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放置台,所述第一转轴与放置台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右端与U型板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台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两组所述固定板中心均有螺纹杆穿过,所述螺纹杆与夹板相接触。进一步地,三组所述支撑腿底端均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插接有调节杆,三组所述支撑腿前端面均有螺栓穿过,所述螺栓与调节杆内壁摩擦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调节杆的长度,所述调节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头。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夹板内侧壁均粘接有摩擦软垫。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上设有调节旋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旋拧块。进一步地,两组所述螺纹杆外端均套有防滑套。本技术的收益效果是:本技术不仅结构新颖,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摄像机进行固定,在进行拍摄时,通过伸缩杆可对摄像机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旋拧块可对摄像机的角度进行调节,操作十分简单,同时还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对支撑腿进行调节,防止支架处于倾斜状态,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腿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包括底座2和三组支撑腿1,三组支撑腿1和底座2底部相铰接,底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4,U型板4左侧壁开有腔室16,腔室16左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5,从动齿轮15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7,主动齿轮17中心有第二转轴18穿过,第二转轴18右端通过轴承与腔室16右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8左端设于腔室16外部,第一转轴14穿过放置台10,第一转轴14与放置台10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4右端通过轴承与U型板4右侧壁转动连接,放置台10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两组固定板6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弹簧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8,两组固定板6中心均有螺纹杆5穿过,螺纹杆5与夹板8相接触。其中,三组支撑腿1底端均开有凹槽20,凹槽20内插接有调节杆21,三组支撑腿1前端面均有螺栓13穿过,螺栓13与调节杆21内壁摩擦接触,可对调节杆21进行摩擦固定,凹槽20的深度大于调节杆21的长度,调节杆21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头22。其中,两组夹板8内侧壁均粘接有摩擦软垫9,增大与摄像机之间的摩擦力,固定效果好,同时能够防止对摄像机造成损伤;伸缩杆3上设有调节旋钮12,便于调节伸缩杆3的高度,从而对摄像机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第二转轴18左端固定连接有旋拧块19,便于转动第二转轴18,两组螺纹杆5外端均套有防滑套11,便于转动螺纹杆。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将支架放置在路面上,根据路面的平整情况,可松动螺栓13,拉动调节杆21,调节杆21沿着凹槽20运动,可对支架的水平进行调节,将底座2调节到水平位置后,旋紧螺栓13,对调节杆21进行固定,将摄像机放置在放置台10上,转动螺纹杆5,螺纹杆5推动夹板8运动,弹簧7被拉伸,通过两组夹板8对摄像机进行固定,摩擦软垫9可以起到保护摄像机的作用,可根据拍摄需要对伸缩杆3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摄像机的高度进行调节,当需要对摄像机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可转动旋拧块19,旋拧块19通过第二转轴18带动主动齿轮17转动,主动齿轮17通过从动齿轮15带动第一转轴14转动,第一转轴14带动放置台10一起转动,摄像机随着放置台10一起转动,可对摄像机的角度进行调节。综上,本技术不仅结构新颖,能够根据拍摄需要对摄像机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操作十分简单,同时还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对支撑腿进行调节,防止支架处于倾斜状态,安全性高。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着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包括底座(2)和三组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支撑腿(1)和底座(2)底部相铰接,所述底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4),所述U型板(4)左侧壁开有腔室(16),所述腔室(16)左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从动齿轮(15)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7),所述主动齿轮(17)中心有第二转轴(18)穿过,所述第二转轴(18)右端与腔室(16)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8)左端设于腔室(16)外部,所述第一转轴(14)穿过放置台(10),所述第一转轴(14)与放置台(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4)右端与U型板(4)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台(10)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两组所述固定板(6)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8),两组所述固定板(6)中心均有螺纹杆(5)穿过,所述螺纹杆(5)与夹板(8)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包括底座(2)和三组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支撑腿(1)和底座(2)底部相铰接,所述底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4),所述U型板(4)左侧壁开有腔室(16),所述腔室(16)左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从动齿轮(15)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7),所述主动齿轮(17)中心有第二转轴(18)穿过,所述第二转轴(18)右端与腔室(16)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8)左端设于腔室(16)外部,所述第一转轴(14)穿过放置台(10),所述第一转轴(14)与放置台(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4)右端与U型板(4)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台(10)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两组所述固定板(6)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8),两组所述固定板(6)中心均有螺纹杆(5)穿过,所述螺纹杆(5)与夹板(8)相接触。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
申请(专利权)人:潘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