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用PVC-U保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92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用PVC‑U保温管,包括内层管、保温层和外层管,保温层设置在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内层管包括内壁和外壁,保温层包覆在内层管外壁上,内层管为硬质聚氯乙烯,保温层为聚乙烯发泡材料,外层管为硬质聚氯乙烯,内层管至少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向平行于内层管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凹槽与一个第二凹槽相互不连通。通过在内层管外壁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增加内层管和保温层间的接触面积,使其在周向和轴向上具有更好的固持作用,结构更稳定,保温层和内层管之间粘结更牢固。

PVC-U insulation pipe for wat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水用PVC-U保温管
本技术涉及管材
,具体涉及一种给水用PVC-U保温管。
技术介绍
PVC-U管道是以卫生级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增色剂等经塑料挤出机挤出成型和注塑机注塑成型,通过冷却、固化、定型、检验、包装等工序以完成管材、管件的生产。物化性能优良,耐化学腐蚀,抗冲强度高,流体阻力小,较同口径铸铁管流量提高30%,耐老化,使用寿命长,是建筑给排水的理想材料。PVC-U保温管的制造工艺一般为,先将PVC-U内管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得到管件内层管,然后将PVC-U保温材料送入注塑机,在管件内层的外壁上挤出得到管件保温层,最后以同样的方法将外层包覆至保温层的外壁上。现有的三层PVC-U保温管,在管材内层管的外壁上挤出保温材料,由于其是光滑面之间的接触,管材内层管的外壁对保温层材料的固持效果较差,造成其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给水用PVC-U保温管,使得内层管和保温层之间的接触面更大,轴向和周向的固持效果更好,其结构更稳定,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水用PVC-U保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管(1)、保温层(2)和外层管(3),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外层管(3)和内层管(1)之间,所述内层管(1)包括内壁(11)和外壁(12),所述保温层(2)包覆在内层管(1)外壁(12)上,所述内层管(1)为硬质聚氯乙烯,所述保温层(2)为聚乙烯发泡材料,所述外层管(3)为硬质聚氯乙烯,所述内层管(1)至少包括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所述第一段(13)的外壁(1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32),所述第二段(14)的外壁(1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42),所述第一凹槽(132)和第二凹槽(142)均向平行于所述内层管(1)的轴线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用PVC-U保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管(1)、保温层(2)和外层管(3),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外层管(3)和内层管(1)之间,所述内层管(1)包括内壁(11)和外壁(12),所述保温层(2)包覆在内层管(1)外壁(12)上,所述内层管(1)为硬质聚氯乙烯,所述保温层(2)为聚乙烯发泡材料,所述外层管(3)为硬质聚氯乙烯,所述内层管(1)至少包括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所述第一段(13)的外壁(1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32),所述第二段(14)的外壁(1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42),所述第一凹槽(132)和第二凹槽(142)均向平行于所述内层管(1)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132)与任意一个第二凹槽(142)相互不连通,以在所述内层管(1)外壁(12)上形成分割的两段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用PVC-U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32)沿所述内层管(1)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42)也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槽(142)也沿所述内层管(1)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用PVC-U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42)与第一凹槽(132)一一对应,且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凹槽(132)与其对应的第二凹槽(142)之间在内层管(1)外壁(12)的圆周上角度偏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水用PVC-U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3)的内壁(11)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鞠广军李少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利财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