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炯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48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包括:风筒,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筒、导风筒、出风筒;进风机构,其包括导风罩、电机、叶片、至少三个支撑板、多个连接筋及多个热管组,每个连接筋均呈螺旋状套设于电机,每个热管均内嵌于连接筋且其一端延伸至导风罩内、另一端延伸至电机的散热片内;整流机构,包括整流筒和多个整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风罩与电机之间设置多个呈螺旋状的连接筋,并在连接筋内嵌设热管,将电机散热片上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导风罩,导风罩与导风筒之间的气流可带走导风罩上的热量,其可极大的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A high efficiency ventilator for coal min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
本技术涉及煤矿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通风机是煤矿井下通风的主要设备,由于井下空气含有瓦斯,故为了保证通风机的电机运行的安全性,一般通过风罩将电机密封,然而,通过风罩密封后,风罩内壁与电机外壁之间形成了空气层,其严重影响了电机的散热效果,从而影响了通风机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至少一种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机的电机因散热效果差而导致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包括:风筒,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筒、导风筒、出风筒,所述进风筒的横截面积沿气流方向逐渐缩小;进风机构,其包括导风罩、电机、叶片、至少三个支撑板、多个连接筋及多个热管组,所述导风罩同轴内置于导风筒,且其前端延伸至所述进风筒内,所述导风罩外壁与所述导风筒内壁之间形成一呈环形的导风腔,至少三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导风腔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支撑板一侧连接于所述导风筒内壁、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导风罩外壁;所述电机同轴内置于导风罩且其输出轴穿过导风罩末端并与所述叶片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电机周向均匀布置,每个连接筋均呈螺旋状套设于所述电机,且其外缘连接于所述导风罩内壁,所述热管组与所述连接筋一一对应布置,且每个热管组均包括沿连接筋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热管,每个热管均内嵌于所述连接筋且其一端延伸至导风罩内、另一端延伸至电机的散热片内;及整流机构,其包括整流筒和多个整流片,所述整流筒同轴内置于所述出风筒且其与所述出风筒之间形成一沿气流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出风腔,多个整流片沿所述出风腔周向依次均匀布置,每个整流片均呈螺旋状套设于所述整流筒且其外缘连接于所述出风筒内壁,每个整流片末端相对其首端螺旋偏转的角度为2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导风罩与电机之间设置多个呈螺旋状的连接筋,并在连接筋内嵌设热管,从而将电机散热片上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导风罩,而导风罩与导风筒之间的气流可带走导风罩上的热量,其可极大的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沿气流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出风腔,并在出风腔内设置与叶片驱动产生的气流相契合的螺旋状整流片,其减少气流的阻力,提高通风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包括风筒10、进风机构20和整流机构30,风筒10整体呈筒状,其两端开口,可形成一气流通道,进风机构20用于产生负压以驱动井下空气进入上述气流通道内,整流机构30用于对进入气流通道的空气进行整流,以降低气流通道内的空气受到的阻力,便于空气沿气流通道快速排出,提高通风的高效性。风筒10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筒11、导风筒12、出风筒13,所述进风筒11的横截面积沿气流方向逐渐缩小,具体可将进风筒11设置一内径沿气流方向逐渐缩小的弧形结构,其进风筒11内径较小端与导风筒12内径相同设置,其可使得具有较大的进风横截面,减小空气进入的阻力,便于井下空气进入气流通道内。本实施例所述进风机构20包括导风罩21、电机22、叶片23、至少三个支撑板24、多个连接筋25及多个热管组26,所述导风罩21同轴内置于导风筒12,其内形成一密封腔体,可用于安装电机22,其前端延伸至所述进风筒11内,且部分突出于进风筒11,为了便于导风筒12与进风头的配合,可将进风筒11前端设置为一沿气流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加的锥形结构,其可使得导风罩21与及进风筒11之间的进风腔体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从而保证进风口具有较大的进风横截面,以利于井下空气进入;所述导风罩21外壁与所述导风筒12内壁之间形成一呈环形的导风腔,导风腔可采用一横截面积保持不变的圆环形,也可采用一沿气流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圆环锥形,本实施例优选将导风腔设置为上述圆环锥形,其可使得导风腔内沿气流方向的负压逐渐增大,从而利于空气的导向进入;本实施例至少三个所述支撑板24沿所述导风腔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支撑板24均可沿导风腔的轴向布置,且其一侧连接于所述导风筒12内壁、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导风罩21外壁,从而将导风罩21同轴固定于导风筒12内;所述电机22同轴内置于导风罩21且其输出轴穿过导风罩21末端并与所述叶片23连接,其可驱动叶片23转动以产生负压,进而使井下空气依次沿进风筒11、导风筒12、出风筒13运动;多个所述连接筋25沿所述电机22周向均匀布置,每个连接筋25均呈螺旋状套设于所述电机22,且其外缘连接于所述导风罩21内壁,其可将电机22同轴固定于导风罩21内,连接筋25设置为螺旋状,其一方面可将电机22的多个散热片22a与导风罩21内壁之间连接,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利于后续热管组26的安装,以便于散热;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所述热管组26与所述连接筋25一一对应布置,且每个热管组26均包括沿连接筋25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热管26a,每个热管26a均沿电机22的径向设置,并内嵌于所述连接筋25,且其一端延伸至导风罩21内、另一端延伸至电机22的散热片22a内,通过将连接筋25设置为螺旋状,可实现电机22的每一个散热片22a均能够通过其中一个热管26a与导风罩21连接,以便于电机22的每一个散热片22a均能够快速将热量传递至导风罩21,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提高电机22的使用安全性。具体设置时,可将每个所述连接筋25末端相对其首端螺旋偏转的角度设置至少为30°,相邻两个连接筋25的首端和末端所在的直线平行于所述电机22的中轴线,也即,相邻两个连接筋25的首端和末端可连接在电机22的同一个散热片22a上,故当多个热管26a沿连接筋25布置时,可设置热管26a的数量与散热片22a一一对应布置,从而实现了每个散热片22a均可通过一个热管26a与导风罩21内壁连接,进而实现了每一个散热片22a均能够通过热管26a将热量传递至导风罩21,其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和电机22的使用安全性。由于上述方式在实际应用时,可能部分导热片仅仅是其一端与其中一个热管26a连接,其导致散热的均衡性不佳,故本实施例每个所述连接筋25末端相对其首端螺旋偏转的角度至少为45°,相邻两个连接筋25的首端和中部所在的直线平行于所述电机22的中轴线,也即,相邻两个连接筋25的其中一个连接筋25的首端与另一个连接筋25的中部与电机22的同一个散热片22a连接,且每个热管26a组25中的热管26a的数量与该连接筋25连接的散热片22a的数量一一对应,其可使得电机22的每个散热片22a均通过两个热管26a与导风罩21的内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筒,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筒、导风筒、出风筒,所述进风筒的横截面积沿气流方向逐渐缩小;/n进风机构,其包括导风罩、电机、叶片、至少三个支撑板、多个连接筋及多个热管组,所述导风罩同轴内置于导风筒,且其前端延伸至所述进风筒内,所述导风罩外壁与所述导风筒内壁之间形成一呈环形的导风腔,至少三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导风腔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支撑板一侧连接于所述导风筒内壁、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导风罩外壁;所述电机同轴内置于导风罩且其输出轴穿过导风罩末端并与所述叶片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电机周向均匀布置,每个连接筋均呈螺旋状套设于所述电机,且其外缘连接于所述导风罩内壁,所述热管组与所述连接筋一一对应布置,且每个热管组均包括沿连接筋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热管,每个热管均内嵌于所述连接筋且其一端延伸至导风罩内、另一端延伸至电机的散热片内;及/n整流机构,其包括整流筒和多个整流片,所述整流筒同轴内置于所述出风筒且其与所述出风筒之间形成一沿气流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出风腔,多个整流片沿所述出风腔周向依次均匀布置,每个整流片均呈螺旋状套设于所述整流筒且其外缘连接于所述出风筒内壁,每个整流片末端相对其首端螺旋偏转的角度为20~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安全用高效通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筒,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筒、导风筒、出风筒,所述进风筒的横截面积沿气流方向逐渐缩小;
进风机构,其包括导风罩、电机、叶片、至少三个支撑板、多个连接筋及多个热管组,所述导风罩同轴内置于导风筒,且其前端延伸至所述进风筒内,所述导风罩外壁与所述导风筒内壁之间形成一呈环形的导风腔,至少三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导风腔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支撑板一侧连接于所述导风筒内壁、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导风罩外壁;所述电机同轴内置于导风罩且其输出轴穿过导风罩末端并与所述叶片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电机周向均匀布置,每个连接筋均呈螺旋状套设于所述电机,且其外缘连接于所述导风罩内壁,所述热管组与所述连接筋一一对应布置,且每个热管组均包括沿连接筋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热管,每个热管均内嵌于所述连接筋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纲崔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毕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