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313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包括把手、门体和缓冲管,所述把手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门体的两侧;在把手两端横向设置有把手连杆,门体对应设置有门体连杆,把手连杆与门体连杆通过缓冲管相互连接;所述缓冲管内部中空,设置有缓冲槽,在缓冲槽中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把手连杆、门体连杆活动连接;在连接杆中间处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两侧上设置有缓冲弹簧,一侧缓冲弹簧与把手连杆相连接,另一侧缓冲弹簧与门体连杆相连接;在把手上裹有海绵带,海绵带设置在把手的两个把手连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管,缓冲把手与门体的连接,避免门体与把手刚性接触,使开关门具有一个缓冲过程。

An automatic door handle with buffer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
本技术涉及门体配件
,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
技术介绍
门把手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推关门而在门体上设置的,方便使用者对门体进行推拉;现在的门把手通常直接安转固定在门体上,这种安装方式在保证了其连接稳固性能的同时,由于其直接刚性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对把手施加力,力直接传递到门体上,长久使用对门体造成一定伤害;同时,当有人直接暴力推拉门体时,力直接传递,也会对门体造成一定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包括把手、门体和缓冲管,所述把手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门体的两侧;在把手两端横向设置有把手连杆,门体对应设置有门体连杆,把手连杆与门体连杆通过缓冲管相互连接;所述缓冲管内部中空,设置有缓冲槽,在缓冲槽中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把手连杆、门体连杆活动连接;在连接杆中间处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一侧的缓冲弹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门体(2)和缓冲管(3),所述把手(1)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门体(2)的两侧;在把手(1)两端横向设置有把手连杆(11),门体(2)对应设置有门体连杆(21),把手连杆(11)与门体连杆(21)通过缓冲管(3)相互连接;所述缓冲管(3)内部中空,设置有缓冲槽(31),在缓冲槽(31)中设置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两端分别与把手连杆(11)、门体连杆(21)活动连接;在连接杆(32)中间处设置有连接片(323),连接片(323)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33),一侧的缓冲弹簧(33)与把手连杆(11)端面相连接,另一侧缓冲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门体(2)和缓冲管(3),所述把手(1)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门体(2)的两侧;在把手(1)两端横向设置有把手连杆(11),门体(2)对应设置有门体连杆(21),把手连杆(11)与门体连杆(21)通过缓冲管(3)相互连接;所述缓冲管(3)内部中空,设置有缓冲槽(31),在缓冲槽(31)中设置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两端分别与把手连杆(11)、门体连杆(21)活动连接;在连接杆(32)中间处设置有连接片(323),连接片(323)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33),一侧的缓冲弹簧(33)与把手连杆(11)端面相连接,另一侧缓冲弹簧(33)与门体连杆(21)端面相连接;在把手(1)上裹有海绵带(15),海绵带(15)设置在把手(1)的两个把手连杆(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杆(11)上设置有第一活动槽(111),第一活动槽(111)设置在把手连杆(11)内部,且设置有通槽与把手连杆(11)连通,第一活动槽(111)为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家庚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精工五金装饰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