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候车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28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候车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候车亭,包支柱和上遮板,所述支柱的外壁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右侧壁上通过销轴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板,所述支柱的右侧壁下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支撑在座板的左下侧壁上,所述支撑柱为活动伸缩缓冲支撑柱,所述座板的左侧壁下连接有限位挡块,所述上遮板的底部右端的下侧设置有连杆,本方案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较为方便;通过挡水板的设置,能够将上遮板右侧的滴落的雨水集中向两侧排放,避免雨水集中下落,从而避免站在上遮板右下侧的人被雨水集中淋湿的情况;通过支撑柱的设置,是的座板具有缓冲的效果,舒适性较好。

A new type of waiting bo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候车亭
本技术涉及候车亭
,具体为一种新型候车亭。
技术介绍
候车亭一般是与公交站台互相配套使用的,为方便市民乘客候车时遮阳、防雨等,在车站、道路两旁或绿化带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上建设的交通设施。由于城市公交的日益发达,候车亭已发展成为城市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精美的候车亭也成为了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一般候车亭棚体主要顶棚、立柱、顶弓、广告灯箱和坐凳组成,也有用隔板来代替广告灯箱的。现有的候车亭在使用时,当出现雨水天气,候车亭边缘处容易出现滴水的情况,且候车亭的凳子坐着不舒服,对于候车的人员来说,增加旅途的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候车亭,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候车亭在使用时,当出现雨水天气,候车亭边缘处容易出现滴水的情况,且候车亭的凳子坐着不舒服,对于候车的人员来说,增加旅途的疲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候车亭,包支柱和上遮板,所述支柱的外壁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右侧壁上通过销轴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板,所述支柱的右侧壁下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支撑在座板的左下侧壁上,所述支撑柱为活动伸缩缓冲支撑柱,所述座板的左侧壁下连接有限位挡块,所述上遮板的底部右端的下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前后端径向延伸至上遮板的前后端。优选的,所述支柱和上遮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支撑杆。优选的,所述上遮板呈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挡水板的下表面呈弧面状,所述挡水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排水凹槽。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连接在支柱右侧壁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设置有活动支柱,所述活动支柱的右端贯穿套管的右侧壁,所述活动支柱的右端嵌入有支撑滚珠,所述支撑滚珠支撑在座板的右侧壁上,所述活动支柱的左侧壁与套管的内腔左端之间支撑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挡块位于活动支柱的下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较为方便;2)通过挡水板的设置,能够将上遮板右侧的滴落的雨水集中向两侧排放,避免雨水集中下落,从而避免站在上遮板右下侧的人被雨水集中淋湿的情况;3)通过支撑柱的设置,是的座板具有缓冲的效果,舒适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柱、2上遮板、3加强支撑杆、4连接套、5座板、6靠背板、7支撑柱、71套管、72活动支柱、73复位弹簧、74支撑滚珠、8限位挡块、9挡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候车亭,包支柱1和上遮板2,支柱1和上遮板2之间组成候车亭的基本架构;支柱1的外壁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右侧壁上通过销轴连接有座板5,座板5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板6,座板5与靠背板6组成座椅,且通过销轴的连接方式,能够是的座板5活动,从而为缓冲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柱1的右侧壁下侧设置有支撑柱7,支撑柱7支撑在座板5的左下侧壁上,支撑柱7为活动伸缩缓冲支撑柱,座板5的左侧壁下连接有限位挡块8,通过限位挡块8的设置,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支撑柱7从座板5上脱离的情况;上遮板2的底部右端的下侧设置有连杆,连杆的底部设置有挡水板9,挡水板9的前后端径向延伸至上遮板2的前后端,通过挡水板9的设置,能够将上遮板2的右端滴落的雨水通过挡水板9向两端排放,避免上遮板2上的雨水集中通过上遮板2上滴落,从而对上遮板2下侧的候车人员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支柱1和上遮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支撑杆3,通过加强支撑杆3的设置,能够起到对支柱1和上遮板2的连接处加强的作用,从而使得连接处更加稳定。上遮板2呈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通过对上遮板2的倾斜设置,能够很好的将雨水排下的作用。挡水板9的下表面呈弧面状,挡水板9的上表面设置有排水凹槽,通过排水凹槽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对雨水集中处理。支撑柱7包括连接在支柱1右侧壁上的套管71,套管71的内腔设置有活动支柱72,活动支柱72的右端贯穿套管71的右侧壁,活动支柱72的右端嵌入有支撑滚珠74,支撑滚珠74支撑在座板5的右侧壁上,活动支柱72的左侧壁与套管71的内腔左端之间支撑有复位弹簧73,限位挡块8位于活动支柱72的下侧,活动支柱72能够在套管71内横向移动,通过复位弹簧73的缓冲作用,使得支撑柱7能够对座板5缓冲支撑,通过支撑滚珠74的设置,使得座板5与支撑柱7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工作原理:将支柱1通过混凝土预先埋在车站的位置,将上遮板2的右侧朝向马路;当雨水天气时,一些雨水会从上遮板2的右侧下落,通过挡水板9的设置,能够将下落的雨水收集并通过两端排出,避免雨水集中落下的情况;候车的人坐在座板5上时,靠在靠背板6上,收到座板5的压紧作用,活动支柱72向套管71内收缩,且复位弹簧73收到压缩作用,复位弹簧73压缩而对活动支柱72产生弹力作用,从而活动支柱72能够对座板5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候车亭,包支柱(1)和上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外壁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右侧壁上通过销轴连接有座板(5),所述座板(5)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板(6),所述支柱(1)的右侧壁下侧设置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支撑在座板(5)的左下侧壁上,所述支撑柱(7)为活动伸缩缓冲支撑柱,所述座板(5)的左侧壁下连接有限位挡块(8),所述上遮板(2)的底部右端的下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挡水板(9),所述挡水板(9)的前后端径向延伸至上遮板(2)的前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候车亭,包支柱(1)和上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外壁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右侧壁上通过销轴连接有座板(5),所述座板(5)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板(6),所述支柱(1)的右侧壁下侧设置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支撑在座板(5)的左下侧壁上,所述支撑柱(7)为活动伸缩缓冲支撑柱,所述座板(5)的左侧壁下连接有限位挡块(8),所述上遮板(2)的底部右端的下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挡水板(9),所述挡水板(9)的前后端径向延伸至上遮板(2)的前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和上遮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支撑杆(3)。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细华刘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牛市政设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