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转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20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手转接件,包括相互拼接的两个转接头,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转接头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拼接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扶手抓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呈半球形碗装结构,具有圆环拼接面以及由圆环拼接面向外延伸的半圆弧面,两个第一连接部的圆环拼接面相互贴合形成一球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扶手转接件,由两个转接头拼接而成,该转接头的第一连接部呈半球形碗装结构,相互拼接之后形成一球体,该转接头的第二连接部与扶手抓杆固定连接,通过转接头的第一连接部的相互拼接,可以实现两个扶手抓杆之间任意角度的安装,而且还可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轻松调整角度,不仅是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扶手安装的效率。

A kind of handrail ada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手转接件
本技术涉及装修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扶手转接件。
技术介绍
扶手,通常设置在楼梯、阳台、厕所等不同的生活场所中用于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扶手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围合形成不同的形状。扶手抓杆一般为长条状的管体结构,而在转弯处要么直接通过折弯管体实现,要么就需要通过转接件实现转角。但是现有的转角转接件一般都是固定角度(例如:90°或者120°)。在日常是生活中安装时如果需要不同角度时,就需要专门测量转角的角度,定制专用的转角转接件才能将扶手抓杆连接起来,导致扶手的加工时间长,安装麻烦,若角度有一定的偏差,扶手就无法安装,即增加了加工成本,又增加了安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扶手的转角转接件的角度是固定尺寸,无法适用于不同角度的场所的安装使用的缺点,提供一种扶手转接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转接件,包括相互拼接的两个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转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相互拼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扶手抓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半球形碗装结构,具有圆环拼接面以及由所述圆环拼接面向外延伸的半圆弧面,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环拼接面相互贴合形成一球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套设于扶手抓杆的端部,另一端的端面具有圆弧状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环拼接面垂直于所述端面设置,且所述半圆弧面贴合于所述圆弧状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半圆弧面在远离所述圆环拼接面的一侧还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向所述圆环拼接面延伸有一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设有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环拼接面相互贴合后两个所述连接孔相互贯通。具体地,所述连接孔为贯穿所述安装柱的通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孔为贯穿所述安装柱的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为塑胶材质制作,所述转接头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为金属材质制作,所述转接头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焊接而成。本技术所提供的扶手转接件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两个转接头拼接而成,该转接头的第一连接部呈半球形碗装结构,相互拼接之后形成一球体,该转接头的第二连接部与扶手抓杆固定连接,通过转接头的第一连接部的相互拼接,可以实现两个扶手抓杆之间任意角度的安装,而且还可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轻松调整角度,不仅是降低了加工成本,容易安装,提高了扶手安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转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转接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转接件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转接件的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转接件的转接头的侧视图。图中:100-扶手转接件、10-转接头、11-第一连接部、111-圆环拼接面、112-半圆弧面、113-安装平面、114-安装柱、115-通孔、12-第二连接部、121-第一端、122-第二端的端面、123-圆弧状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扶手转接件100。该扶手转接件100用于扶手转角处的固定连接,通过该扶手转接件100使得扶手抓杆可以适用于不同角度的安装需求,方便扶手的安装。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扶手转接件100包括相互拼接的两个转接头10。该扶手转接件100的两个转接头10分别连接于两段扶手抓杆之间,并将两段不同方向设置的扶手抓杆连接成一体。如图3所示,通过两个转接头10的拼接,可以实现两者之间不同角度扶手抓杆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安装好两段不同设置方向的扶手抓后再根据两者之间的角度差来调节两个转接头10的角度,从而实现扶手转接件100的连接。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转接头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两个转接头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相互拼接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2与扶手抓杆固定连接。该扶手转接件100中的两个转接头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11实现任意角度之间的固定连接,两个转接头10的第二连接部12用于套设于扶手抓杆的端部,从而实现转接头10与两个扶手抓杆之间的固定连接。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扶手转接件100中转接头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转接头10的第一连接部11呈半球形碗装结构,具有圆环拼接面111以及由圆环拼接面111向外延伸的半圆弧面112,两个第一连接部11的圆环拼接面111相互贴合形成一球体。如图4所示,两个半球形碗装结构的第一连接部11拼接之后形成一球体设置于两个第二连接部12之间。本技术所提供的扶手转接件100中的两个转接头10相互拼接后,两个转接头10的第一连接部11拼接形成球体,使得两个转接头10在相互拼接时,可以根据两个扶手抓杆之间相对位置设置所需的角度进行安装,无论两个扶手抓杆之间的角度如何设置,两个第一连接部11均可拼接呈球状。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该转接头10的第二连接部12的一端121套设于扶手抓杆的端部,另一端的端面122具有圆弧状凹槽123,第一连接部11的圆环拼接面垂直于端面设置,且半圆弧面112贴合于圆弧状凹槽123。该第二连接部12的一端121与扶手抓杆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12的截面呈圆形管状结构,因此该第二连接部12可以套设于管状的扶手抓杆的端部,从而实现转接头10与扶手抓杆的固定连接。当然,该第二连接部12还可以根据扶手抓杆截面的需求,设计成与扶手抓杆对接的形状,例如第二连接部12的截面呈矩形。该第二连接部12的另一端122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1固定连接。该转接头10由塑胶材质制作,转接头10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一体成型。当然,该转接头10还可以由金属材质制作,该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均独立加工而成,再将第一连接部11的半圆弧面112与第二连接部12的圆弧状凹槽123的弧面焊接而成。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本技术所提供的扶手转接件100的两个转接头10之间的固定连接,在转接头10的第一连接部11在确定角度拼接后还需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该转接头10的第一连接部11的半圆弧面112在远离圆环拼接面111的一侧还设有安装平面113,安装平面113向圆环拼接面111延伸有一安装柱114,安装柱114内设有连接孔115,两个第一连接部11的圆环拼接面相互贴合后两个连接孔115相互贯通。两个转接头10相互拼接时,位于第一连接部11内的安装柱114相互抵接,从而实现两个连接孔115之间的相互贯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转接头10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拼接的两个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转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相互拼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扶手抓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半球形碗装结构,具有圆环拼接面以及由所述圆环拼接面向外延伸的半圆弧面,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环拼接面相互贴合形成一球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拼接的两个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转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相互拼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扶手抓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半球形碗装结构,具有圆环拼接面以及由所述圆环拼接面向外延伸的半圆弧面,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环拼接面相互贴合形成一球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套设于扶手抓杆的端部,另一端的端面具有圆弧状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环拼接面垂直于所述端面设置,且所述半圆弧面贴合于所述圆弧状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半圆弧面在远离所述圆环拼接面的一侧还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助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伽达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