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栏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20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27
一种新型的栏杆结构,包括横杆及两组且按左右间隔设置的杆组件。杆组件包括竖管及设置在竖管侧部的接驳座,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相对设置,横杆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内;竖管侧部和横杆底部分别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上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包括柱状主体、连接在柱状主体上的定位台及设置在柱状主体侧部并与定位台间隔设置的环形台;柱状主体插装在定位孔内,竖向凸条与定位孔的侧面抵靠接触,定位台抵靠在定位孔外侧,环形台抵靠在定位孔内侧;接驳座上设有旋装在竖管固定套内的第一锁紧螺丝及旋装在横杆固定套内的第二锁紧螺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驳座通过固定套和第一锁紧螺丝安装在竖管上,结构简单稳固,便于横杆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栏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栏杆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5242896U公开了一种组合栏杆,包括多根金属型材,所述多根金属型材构成框架式结构,所述金属型材包括横杆、立杆、立柱以及面管,其中:所述横杆具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沿所述横杆的轴向间隔设定距离,所述多个安装孔内一一对应安装有防水圈,所述立杆位于两根所述横杆之间,所述立杆穿过所述防水圈且通过所述安装孔插装固定于所述横杆,所述防水圈卡紧在所述立杆上;两根所述立柱平行设置,两根所述横杆以及所述立杆均位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横杆垂直于所述立柱;所述横杆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有塑料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塑料连接件卡紧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立柱之间;所述面管垂直于所述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塑料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面管固定连接,所述塑料连接件卡紧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面管之间。所述塑料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朝外翻折的两个折边,所述两个折边位于所述横杆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且所述两个折边分别垂直于所述横杆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两个折边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对应插接有螺钉。其中,横杆仅通过两个折边上的螺钉固定在立柱上,螺钉承受绝大部分的作用力,不适合横杆重量较大的情况。另外,立杆和横杆通过第一连接部和塑料连接件的固定连接方式不利于提高栏杆的整体强度,上述组合栏杆的结构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栏杆结构,其接驳座通过固定套和第一锁紧螺丝安装在竖管上,结构简单稳固,便于横杆的安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栏杆结构,包括横杆及两组且按左右间隔设置的杆组件。所述杆组件包括竖管及设置在竖管侧部的接驳座,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相对设置,横杆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内;所述竖管侧部和横杆底部分别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柱状主体、连接在柱状主体上的定位台及设置在柱状主体侧部并与定位台间隔设置的环形台,柱状主体外侧面的上部设有若干竖向凸条,若干竖向凸条沿柱状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所述柱状主体插装在定位孔内,竖向凸条与定位孔的侧面抵靠接触,定位台抵靠在定位孔外侧,环形台抵靠在定位孔内侧;所述接驳座上设有旋装在竖管固定套内的第一锁紧螺丝及旋装在横杆固定套内的第二锁紧螺丝。所述固定套上设有通过孔及连接在通过孔下方的螺纹孔;所述通过孔贯通定位台的上表面,螺纹孔贯通柱状主体的下表面,第一锁紧螺丝和第二锁紧螺丝穿过相应的通过孔并与相应的螺纹孔锁定连接。所述接驳座包括固定柱及两组分别设置在固定柱上下两侧的耳部;所述固定柱上设有贯通其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第一插装槽,耳部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锁紧螺丝的安装孔,横杆两端分别插装入相应的第一插装槽内。所述竖管侧部设有与第一插装槽相对的第二插装槽;所述第一插装槽和第二插装槽相互连通,横杆穿过第二插装槽并伸入竖管内。所述安装孔包括设置在耳部上的下凹槽及设置在下凹槽底部的通孔部,第一锁紧螺丝设置在下凹槽内并穿过通孔部。所述第二锁紧螺丝设置在固定柱的底部。所述接驳座的数量为两组且按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竖管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固定套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接驳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7,本新型的栏杆结构,包括横杆12及两组且按左右间隔设置的杆组件。所述杆组件包括竖管1及设置在竖管1侧部的接驳座3,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3相对设置,横杆12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3内;采用接驳座3替换现有技术中的第一连接部,接驳座3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所述竖管1侧部和横杆12底部分别设有定位孔5,定位孔5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柱状主体6、连接在柱状主体6上的定位台7及设置在柱状主体6侧部并与定位台7间隔设置的环形台24,柱状主体6外侧面的上部设有若干竖向凸条8,若干竖向凸条8沿柱状主体6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柱状主体6和定位台7同轴设置,竖向凸条8的长度方向与柱状主体6的轴向同向,竖向凸条8位于定位台7和环形台24之间,竖向凸条8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半圆状或者扇形状或者三角形状,或者,竖向凸条8经过环形台24的上表面和侧面。固定套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孔5上,定位台7为铆接拉紧的过程中形成。所述柱状主体6插装在定位孔5内,竖向凸条8与定位孔5的侧面抵靠接触,定位台7抵靠在定位孔5外侧,环形台24抵靠在定位孔5内侧;竖向凸条8的最外侧凸出于柱状主体6的外侧面,柱状主体6插装在定位孔5内后,竖向凸条8与定位孔5侧面之间相互迫紧配合,相当于实现固定套与定位孔5之间的过盈配合,保证固定套的稳固性,同时,有效避免固定套发生转动。所述接驳座3上设有旋装在竖管1固定套内的第一锁紧螺丝2及旋装在横杆12固定套内的第二锁紧螺丝19。在竖管1和横杆12上增设分别与第一锁紧螺丝2和第二锁紧螺丝19相配合的固定套,使接驳座3和竖管1之间、接驳座3和横杆12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代替现有技术中将螺钉直接锁紧在立柱上的结构形式。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上设有通过孔17及连接在通过孔17下方的螺纹孔18;通过孔17的直径大于螺纹孔18的直径,通过孔17的设置便于锁紧螺丝2进入固定套。所述通过孔17贯通定位台7的上表面,螺纹孔18贯通柱状主体6的下表面,第一锁紧螺丝2和第二锁紧螺丝19穿过相应的通过孔17并与相应的螺纹孔18锁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驳座3包括固定柱9及两组分别设置在固定柱9上下两侧的耳部10,构成接驳座3。所述固定柱9上设有贯通其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第一插装槽11,耳部10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锁紧螺丝2的安装孔4,横杆12两端分别插装入相应的第一插装槽11内,实现横杆12在竖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定位。进一步地,所述竖管1侧部设有与第一插装槽11相对的第二插装槽13;所述第一插装槽11和第二插装槽13相互连通,横杆12穿过第二插装槽13并伸入竖管1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新型栏杆结构的横杆12伸入竖管1,第二插装槽13对横杆12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栏杆结构,包括横杆(12)及两组且按左右间隔设置的杆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杆组件包括竖管(1)及设置在竖管(1)侧部的接驳座(3),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3)相对设置,横杆(12)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3)内;/n所述竖管(1)侧部和横杆(12)底部分别设有定位孔(5),定位孔(5)上设有固定套;/n所述固定套包括柱状主体(6)、连接在柱状主体(6)上的定位台(7)及设置在柱状主体(6)侧部并与定位台(7)间隔设置的环形台(24),柱状主体(6)外侧面的上部设有若干竖向凸条(8),若干竖向凸条(8)沿柱状主体(6)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n所述柱状主体(6)插装在定位孔(5)内,竖向凸条(8)与定位孔(5)的侧面抵靠接触,定位台(7)抵靠在定位孔(5)外侧,环形台(24)抵靠在定位孔(5)内侧;/n所述接驳座(3)上设有旋装在竖管(1)固定套内的第一锁紧螺丝(2)及旋装在横杆(12)固定套内的第二锁紧螺丝(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栏杆结构,包括横杆(12)及两组且按左右间隔设置的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组件包括竖管(1)及设置在竖管(1)侧部的接驳座(3),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3)相对设置,横杆(12)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杆组件的接驳座(3)内;
所述竖管(1)侧部和横杆(12)底部分别设有定位孔(5),定位孔(5)上设有固定套;
所述固定套包括柱状主体(6)、连接在柱状主体(6)上的定位台(7)及设置在柱状主体(6)侧部并与定位台(7)间隔设置的环形台(24),柱状主体(6)外侧面的上部设有若干竖向凸条(8),若干竖向凸条(8)沿柱状主体(6)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
所述柱状主体(6)插装在定位孔(5)内,竖向凸条(8)与定位孔(5)的侧面抵靠接触,定位台(7)抵靠在定位孔(5)外侧,环形台(24)抵靠在定位孔(5)内侧;
所述接驳座(3)上设有旋装在竖管(1)固定套内的第一锁紧螺丝(2)及旋装在横杆(12)固定套内的第二锁紧螺丝(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栏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上设有通过孔(17)及连接在通过孔(17)下方的螺纹孔(18);
所述通过孔(17)贯通定位台(7)的上表面,螺纹孔(18)贯通柱状主体(6)的下表面,第一锁紧螺丝(2)和第二锁紧螺丝(19)穿过相应的通过孔(17)并与相应的螺纹孔(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韵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丰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