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180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装配结构。现有墙面用装饰板无法被集成吊顶结构直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悬置在天花板下方的龙骨以及与龙骨连接的装饰板,所述装饰板通过连接件悬置在龙骨下方,连接件包括插接部以及承重部,所述承重部搭接在装饰板顶面并通过紧固件固接,以使相邻装饰板匹配拼合。在连接件上设置插接部和承重部,使得连接件既能通过承重部连接装饰板,还能通过插接部与龙骨插置固接,使得墙面用装饰板可以悬置在龙骨下方,既通过统一共用墙面和吊顶的装饰板来提升装饰统一性和美观性,还有效简化准备工作,无需单独准备具备统一尺寸和装饰风格的墙面用装饰板和吊顶用装饰板,提升使用体验。

An assembly structure of connector for integrated ce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集成吊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件及其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集成吊顶和集成墙面均以被广泛地运用在室内装修领域。在现有技术中,集成吊顶包括龙骨以及固接在龙骨下方的吊顶用装饰板,吊顶用装置板通过其四周翻折形成的插接部插接悬置在龙骨的夹口中,以使吊顶用装饰板匹配拼合,集成墙面包括墙面用装饰板以及设置在相邻墙面用装饰板的连接条,墙面用装饰板的外周缘上开设槽条,连接条上设有限位条,安装时,限位条卡入槽条,以使墙面用装饰板与墙面紧密贴合,对墙面用装饰板起到限位作用,进而确保墙面用装饰板匹配拼合。由于集成吊顶和集成墙面使用了不同的连接结构,使得吊顶用装饰板和墙面用装饰板不能统一共用,既会因吊顶用装饰板和墙面用装饰板存在尺寸差异、装饰图文差异而影响配合装饰的效果,还会因需要分别准备吊顶用装饰板和墙面用装饰板而增加工作量,影响使用体验。此外,由于龙骨夹口的悬置重量有限,导致吊顶用装饰板的尺寸和重量受限,进而导致吊顶用装饰板的使用数量以及拼合形成的缝隙数量较多,既增加装配工作量,还影响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装配结构,在连接件上设置承重部和插接部,使得墙面用装饰板可以用于集成吊顶结构,既通过统一使用装饰板来提升装饰效果,还方便装配,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装配结构,包括悬置在天花板下方的龙骨以及与龙骨连接的装饰板,所述装饰板通过连接件悬置在龙骨下方,所述连接件包括与龙骨连接的插接部以及与装饰板固接的承重部,所述承重部搭接在装饰板顶面并通过紧固件固接,以使相邻装饰板匹配拼合。在连接件上设置插接部和承重部,使得连接件既能通过承重部连接装饰板,还能通过插接部与龙骨插置固接,使得墙面用装饰板可以悬置在龙骨下方,既通过统一共用墙面和吊顶的装饰板来提升装饰统一性和美观性,还有效简化准备工作,无需单独准备具备统一尺寸和装饰风格的墙面用装饰板和吊顶用装饰板,提升使用体验。墙面和吊顶统一使用原先用于墙面的装饰板,使得装饰板具有更大的尺寸,既有效减少装饰板使用数量,减少装配工作量,还有效减小缝隙数量,提升美观性。此外,由于连接件与装饰板间通过紧固件固接,无需在装饰板上预先设置连接结构,方便装饰板在切割后直接安装,方便现场安装。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截面呈L形,包括形成所述插接部的竖板以及形成所述承重部的横板,所述横板和竖板互为垂直设置,安装到位后,所述装饰板以水平姿态固接在承重部下方。承重部受到的装饰板重力能有效地传递至插接部,使得装饰板能以水平姿态稳定地悬挂在龙骨下方。作为优选,所述插接部朝向承重部侧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插入龙骨的夹口并卡置固定,有效提升连接件与龙骨的连接强度,进而确保连接件能悬挂较大尺寸的装饰板。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背向承重部侧壁面形成竖向平整面。相邻装饰板的边缘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件悬挂在同一龙骨下方,所述连接件通过竖向平整面匹配贴合,有效减小插接部水平向叠置时的厚度,既方便统一插入夹口,还有效减小相邻连接件间缝隙,进而确保相邻装饰板平整拼合。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自上而下倾斜地穿越承重部并与装饰板顶部螺接锁紧,安装到位后,所述紧固件尾端与插接部间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紧固件首端与插接部间水平距离。紧固件倾斜穿置,确保连接件与装饰板紧密贴合,既确保两者连接强度,还有效提升定位性能,通过减小连接件与装饰板间缝隙来提升美观性。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的轴向长度小于装饰板的厚度,以使紧固件首端在螺接到位后隐藏在装饰板内。紧固件的首端隐藏在装饰板内,使得确保紧固件首端不会因向下穿出装饰板而影响装饰板底面的完整性,确保装饰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承重部的外延端向上翻折形成加强折边。加强折边用于提升承重部的抗形变性能,既确保连接件与装饰板间的连接强度,还确保相邻装饰板平整拼合。作为优选,连接件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形成的装饰条,所述装饰条底端自上而下穿越相邻装饰板间缝隙并外露。装饰条既起到隔离定位装饰板的作用,还起到装饰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装饰条为竖向设置,且与插接部位于同一竖向面内,所述装饰条和承重部围合形成供装饰板抵靠的限位槽,安装到位后,装饰板的顶面周缘与承重部底面紧密贴合,装饰板的侧壁与装饰条侧壁紧密贴合。装饰条对装饰板起到水平向限位作用,承重部对装饰板起到竖向限位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呈长条状,所述连接件沿其长度方向的各区段均具有相同的竖向截面轮廓。装饰条沿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设置,确保装饰条能完整分隔相邻的装饰板,防止相邻装饰板间出现缝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连接件上设置插接部和承重部,使得原先用于集成墙面的装饰板可以悬置在龙骨下方,既通过统一共用墙面和吊顶的装饰板来提升装饰统一性和美观性,还有效简化加工步骤,无需分别生产具有统一尺寸和装饰风格的墙面用装饰板和吊顶用装饰板,提升使用体验,此外,墙面和吊顶统一使用原先用于墙面的装饰板,使得装饰板具有更大的尺寸,既有效减少装饰板使用数量,减少装配工作量,还有效减小缝隙数量,提升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连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连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连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连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龙骨,2、装饰板,3、连接件,4、插接部,5、承重部,6、紧固件,7、限位凸起,8、竖向平整面,9、装饰条,10、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装配结构。如图1所示的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装配结构,由悬置在天花板下方的龙骨1以及与龙骨1连接的装饰板2组成,所述装饰板2通过连接件3悬置在龙骨1下方,所述连接件3包括与龙骨1连接的插接部4以及与装饰板2固接的承重部5,所述承重部5搭接在装饰板2顶面并通过紧固件6固接,以使相邻装饰板2匹配拼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4可与龙骨1连接,所述承重部5可通过紧固件6与装饰板2连接,使得原本用于集成墙面的墙面用装饰板2也可以用于集成吊顶安装,使得吊顶用装饰板2具有与墙面装饰板2相同的连接结构、规格尺寸和装饰风格,既能通过统一墙面用装饰板2和吊顶用装饰板2,使得两者具有相同的装饰风格、规格尺寸,进而使墙面和吊顶具有统一的装饰风格,提升美观性,还通过减少产品种类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便使用者选择,又使得装饰板2尺寸变大,有效减少装饰板2的使用数量以及相邻装饰板2间的缝隙数量,进而提升装配效率,提升美观性。此外,装饰板2无需预先设置与连接件3匹配的连接结构,方便装饰板2在切割后利用紧固件6与连接件3固接,既确保连接强度,还方便操作,确保装饰板2尺寸满足使用要求,提升安装效率。安装时,首先,将承重部5搭接在装饰板2的顶面边缘上并通过紧固件6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3)装配结构,包括悬置在天花板下方的龙骨(1)以及与龙骨(1)连接的装饰板(2),所述装饰板(2)通过连接件(3)悬置在龙骨(1)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与龙骨(1)连接的插接部(4)以及与装饰板(2)固接的承重部(5),所述承重部(5)搭接在装饰板(2)顶面并通过紧固件(6)固接,以使相邻装饰板(2)匹配拼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3)装配结构,包括悬置在天花板下方的龙骨(1)以及与龙骨(1)连接的装饰板(2),所述装饰板(2)通过连接件(3)悬置在龙骨(1)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与龙骨(1)连接的插接部(4)以及与装饰板(2)固接的承重部(5),所述承重部(5)搭接在装饰板(2)顶面并通过紧固件(6)固接,以使相邻装饰板(2)匹配拼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3)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竖向截面呈L形,包括形成所述插接部(4)的竖板以及形成所述承重部(5)的横板,所述横板和竖板互为垂直设置,安装到位后,所述装饰板(2)以水平姿态固接在承重部(5)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3)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4)朝向承重部(5)侧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凸起(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3)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背向承重部(5)侧壁面形成竖向平整面(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用连接件(3)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6)自上而下倾斜地穿越承重部(5)并与装饰板(2)顶部螺接锁紧,安装到位后,所述紧固件(6)尾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再良马剑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友邦集成木作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