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16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包括套设于矩形安装框架内的移动墙本体,矩形安装框架顶部通过吊轮滑轨组件安装于天花板上,移动墙本体包括依次叠加安装的第一面板、吸附板和第二面板,吸附板可抽拉地安装于矩形安装框架内,并从矩形安装框架其中一侧臂上的开口处穿出。移动墙一般用于分割室内空间,安装灵活多变,并且多安装于人群活动范围大的空间,空气流动频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移动墙内加设吸附板,充分利用其应用优势,实现移动墙净化室内空气或除湿的功能;将吸附层设置为抽拉式结构,在吸附板达饱和状态后,拉出吸附板,直接更换新的吸附板即可。

A kind of mobile wall for intelligent installation of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
技术介绍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按照其受力程度和材质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移动墙作为非承重墙的一种,具有移动、安装灵活的优点,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分隔室内空间,提高房屋美观。在实际生活中,室内安装移动墙早已被大家所接收,移动墙的安装设计方式越来越成熟,同时,人们对移动墙的功能多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旨在改善移动墙内部结构,实现移动墙净化空间或除湿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的单体移动墙,任一所述单体移动墙均包括矩形安装框架和移动墙本体,所述矩形安装框架顶部通过吊轮滑轨组件安装于天花板上;所述移动墙本体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所述移动墙本体包括依次叠加安装的第一面板、吸附板和第二面板,且所述吸附板通过一支撑框架活动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相互扣合的支撑框架本体和支撑框架盖圈,所述吸附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本体和支撑框架盖圈之间,所述支撑框架本体顶部和底部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安装有若干滑轮,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设有与所述滑轮适配的滑轨,所述矩形安装框架一侧臂上还设有供所述支撑框架穿过的开口。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包括依次层叠安装的第一装饰面板、多孔硅酸钙透气板;所述第二面板包括依次层叠安装的第二装饰面板、酚醛泡沫防火板;所述吸附板包括吸附层和除湿层,所述吸附层内填充有活性炭,除湿层内填充有干燥剂。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底部内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一积尘槽,所述积尘槽贴近所述吸附板的一侧壁内侧面设为斜面。优选地,所述吊轮滑轨组件包括若干吊轮和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天花板上,所述吊轮包括转向轴,以及对称安装于所述转向轴上的两个导向轮,所述直线导轨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导向槽,两所述导向轮均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转向轴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顶部。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用于推拉所述支撑框架的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墙多安装于人群活动范围大的空间,空气流动频繁,本技术通过在移动墙内加设吸附板,充分利用其应用优势,实现移动墙净化室内空气或除湿的功能;将吸附层设置为抽拉式结构,在吸附板达饱和状态后,拉出吸附板,直接更换新的吸附板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移动墙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移动墙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的单体移动墙,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单体移动墙均包括矩形安装框架1和移动墙本体2,所述矩形安装框架1顶部通过吊轮滑轨组件安装于天花板(图中未示出)上;推动单体移动墙,如图1所示,可通过吊轮滑轨组件实现单体移动墙的有序收纳。所述移动墙本体2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1内,所述移动墙本体2包括依次叠加安装的第一面板21、吸附板23和第二面板22,且所述吸附板23通过一支撑框架24活动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1内;所述支撑框架24包括相互扣合的支撑框架本体241和支撑框架盖圈242,所述吸附板23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本体241和支撑框架盖圈242之间,所述支撑框架本体241顶部和底部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安装有若干滑轮25,所述矩形安装框架1内设有与所述滑轮25适配的滑轨26,所述矩形安装框架1一侧臂上还设有供所述支撑框架24穿过的开口11,从矩形安装框架1上的开口11处拉出吸附板23,拆开支撑框架本体241和支撑框架盖圈242可直接更换吸附板23。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面板21包括依次层叠安装的第一装饰面板211、多孔硅酸钙透气板212;所述第二面板22包括依次层叠安装的第二装饰面板221、酚醛泡沫防火板222;所述吸附板23包括吸附层231和除湿层232,所述吸附层231内填充有活性炭,除湿层232内填充有干燥剂。本实施例中,吸附层231内的活性炭可用于吸附拦截室内有害气体,例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再通过除湿层232内的干燥剂吸收室内水分,同时避免进入移动墙内部的水分导致移动墙变形。待吸附层231内的活性炭吸附饱和,或者干燥剂吸附饱和后,通过把手27拉动支撑框架24,从矩形安装框架1的开口11处拉出支撑框架24,更换新的吸附板23。吸附板23内也可只安装除湿层232,除湿层232内的干燥剂可选用无水氯化钙或硅胶,仅用于吸收室内水分,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例如可将本技术的移动墙应用于美术馆等需严格控制室内空气湿度的环境。为充分考虑对移动墙内部空间的清洁维护,所述支撑框架24底部内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一积尘槽28,所述积尘槽28贴近所述吸附板23的一侧壁内侧面设为斜面。吸附板23安装在单体移动墙内,在反复推拉单体移动墙过程中,难免掉落粉尘,积尘槽28用于收集内部散落的粉尘,便于清理。尤其是采用无水氯化钙除湿时,积尘槽28可用于收集无水氯化钙吸水后流下的液体。进一步地,所述吊轮滑轨组件包括若干吊轮和直线导轨32,所述直线导轨32安装于所述天花板上,所述吊轮包括转向轴311,以及对称安装于所述转向轴311上的两个导向轮312,所述直线导轨3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导向槽321,两所述导向轮312均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321内,所述转向轴311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1顶部。两个导向轮312在导向槽321内来回滑动,带动移动墙沿同一直线来回运动,转向轴311带动移动墙以转向轴311为中心旋转,切换单体移动墙安装角度。为方便吸附板23的拆装,所述支撑框架24上设有用于推拉所述支撑框架24的把手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的单体移动墙,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单体移动墙均包括矩形安装框架和移动墙本体,所述矩形安装框架顶部通过吊轮滑轨组件安装于天花板上;所述移动墙本体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所述移动墙本体包括依次叠加安装的第一面板、吸附板和第二面板,且所述吸附板通过一支撑框架活动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相互扣合的支撑框架本体和支撑框架盖圈,所述吸附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本体和支撑框架盖圈之间,所述支撑框架本体顶部和底部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安装有若干滑轮,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设有与所述滑轮适配的滑轨,所述矩形安装框架一侧臂上还设有供所述支撑框架穿过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的单体移动墙,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单体移动墙均包括矩形安装框架和移动墙本体,所述矩形安装框架顶部通过吊轮滑轨组件安装于天花板上;所述移动墙本体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所述移动墙本体包括依次叠加安装的第一面板、吸附板和第二面板,且所述吸附板通过一支撑框架活动安装于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相互扣合的支撑框架本体和支撑框架盖圈,所述吸附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本体和支撑框架盖圈之间,所述支撑框架本体顶部和底部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安装有若干滑轮,所述矩形安装框架内设有与所述滑轮适配的滑轨,所述矩形安装框架一侧臂上还设有供所述支撑框架穿过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移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包括依次层叠安装的第一装饰面板、多孔硅酸钙透气板;所述第二面板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玉敬叶国锋莫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得威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