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器,包括下水器本体和紧固螺母,所述的下水器本体包括中空的管状体,在管状体上端口外延形成翻沿,所述的管状体包括分体结构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的翻沿设置在上管体的上端口处,所述的下管体可从上管体下端口容置到上管体内,在所述的下管体与上管体或紧固螺母之间设置可伸缩密封结构,在所述的上管体11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紧固螺母通过内螺纹旋接在外螺纹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下水器的管体上下分段设置,在上下段管体之间通过升缩结构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调整下段管体的上下位置,具有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水器,具体是一种可调节连接管长度的下水器。
技术介绍
台盆通过下水器将污水排到下水管中,下水器一般包括下水器本体,下水器本体为一个管状体,管状体上端口设置有密封盖,管状体上端口向外侧延伸形成翻沿,翻沿以下部分的管状体包括上段的安装部和下段的连接部,上段安装部外壁上开设置外螺纹,外螺纹处与紧固螺母配合用于将下水管安装在台盆的下水口,而下段的连接部通过连接管与下水管连通;现在的下水器长度是固定的,无法调节管状体的长度,有时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水器,将下水器的管体上下分段设置,在上下段管体之间通过升缩结构连接;本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调整下段管体的上下位置,具有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水器,包括下水器本体和紧固螺母,所述的下水器本体包括中空的管状体,在管状体上端口外延形成翻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包括分体结构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的翻沿设置在上管体的上端口处,所述的下管体可从上管体下端口容置到上管体内,在所述的下管体与上管体或紧固螺母之间设置可伸缩密封结构,在所述的上管体11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紧固螺母通过内螺纹旋接在外螺纹处。所述的可伸缩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下管体之间的伸缩螺母,伸缩螺母内侧设置有密封环,伸缩螺母在旋接在紧固螺母或上管体的外壁的外螺纹上时,密封环在下管体外侧与紧固螺母或上管体内壁之间受挤压形成密封。所述的紧固螺母下部靠近下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并且紧固螺母下端口内壁扩口设置或喇叭口设置;所述的密封环下端与伸缩螺母下端连为一体,使得在密封环外壁与伸缩螺母内壁之间形成环状容置槽,伸缩螺母旋接在紧固螺母下部的第二外螺纹上时,紧固螺母的下端容置于环状容置槽内,密封环在紧固螺母内壁与下管体外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将下管体固定并密封。在所述的紧固螺母内壁中部设置有环状台阶,紧固螺母位于环状台阶上部的内径与上管体外径匹配,上管体的下部容置于紧固螺母环状台阶的上部,环状台阶下部的内径稍小于上管体外径并稍大于下管体的外径;所述的第二外螺纹设置在紧固螺母下部的外壁上。所述的上管体外壁靠近下端口的位置上设置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处开设有第三外螺纹,第三外螺纹外径稍于紧固螺母内螺纹的内径;上管体的下端口内壁扩口设置或喇叭口设置,所述的密封环下端与伸缩螺母下端连为一体,使得在密封环外壁与伸缩螺母内壁之间形成环状容置槽,伸缩螺母旋接在上管体的第三外螺纹上时,上管体的下端容置于环状容置槽内,密封环在紧固螺母内壁与下管体外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将下管体固定并密封。所述的密封环与伸缩螺母为塑性材料一体成型,所述的密封环开设置有收缩口,所述的密封环的外壁为斜面结构。在所述的上管状翻沿下侧套设有上密封垫圈,在紧固螺母上侧套设置有下密封垫圈。在上管体的紧固螺母与翻沿之间开设置溢水孔。本技术将管状体分成上管体和下管体,上、下管体之间通过伸缩密封结构连接,该伸缩密封结构利用上管体和紧固螺母下端口的扩口与密封环外壁之间的斜面配合,在伸缩螺母旋紧过程中,密封环随着伸缩螺母上向移动,从而在下管体外径与下管体内壁或紧固螺母内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达到固定和密封的效果,本技术无需借助密封圈伸缩螺母直接旋接固定即要实现密封功能,具有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下水器,包括下水器本体和紧固螺母2,所述的下水器本体包括中空的管状体,在管状体上端口外延形成翻沿13,所述的管状体包括分体结构的上管体11和下管体12,所述的翻沿13设置在上管体11的上端口处,在所述的上管体11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15,紧固螺母2通过内螺纹旋接在外螺纹15处,在所述的上管体翻沿13下侧套设有上密封垫圈,在紧固螺母2上侧套设置有下密封垫圈,在上管体的紧固螺母2与翻沿13之间开设置溢水孔17;在所述的紧固螺母2内壁的中部设置有环状台阶22,紧固螺母2在环状台阶22上部的内径与上管体外径匹配,上管体的下部容置于紧固螺母环状台阶22的上部,环状台阶22下部的内径稍小于上管体外径并稍大于下管体的外径;所述的下管体12可从紧固螺母2下端口进入并容置到上管体11内,在所述的下管体或紧固螺母之间设置可伸缩密封结构;所述的可伸缩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下管体之间的伸缩螺母3,伸缩螺母3内侧设置有密封环31,所述的紧固螺母2下部靠近下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21,并且紧固螺母下端口内壁扩口设置或喇叭口设置;所述的密封环31下端与伸缩螺母3下端连为一体,使得在密封环31外壁与伸缩螺母3内壁之间形成环状容置槽32,伸缩螺母3旋接在紧固螺母2下部的第二外螺纹21上时,紧固螺母2的下端容置于环状容置槽32内,密封环31在紧固螺母2内壁与下管体12外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将下管体12固定并密封。本技术在伸缩螺母3在旋接时,利用内侧的密封环31与紧固螺母下端口的扩口或喇叭口配合,旋着伸缩螺母3旋接,在连接时密封环31向上移动在紧固螺母下端口与下管体外侧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从而起来固定和密封的效果,本技术连接无须外加的密封圈,利用斜面配合密封和连接的可靠性更好。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的上、下管体之间设置可伸缩密封结构,所述的可伸缩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下管体之间的伸缩螺母3,伸缩螺母3内侧设置有密封环31,所述的上管体11外壁靠近下端口的位置上设置环状凹槽16,环状凹槽16处开设有第三外螺纹,第三外螺纹外径稍于紧固螺母2内螺纹的内径;上管体11的下端口内壁扩口设置或喇叭口设置,所述的密封环31下端与伸缩螺母3下端连为一体,使得在密封环31外壁与伸缩螺母3内壁之间形成环状容置槽32,伸缩螺母3旋接在上管体11的第三外螺纹上时,上管体11的下端容置于环状容置槽32内,密封环31在紧固螺母2内壁与下管体12外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将下管体12固定并密封。上述的这种结构伸缩螺母3直接旋接在上管体的下端部,连接和密封效果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类似,只是工艺上复杂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器,包括下水器本体和紧固螺母(2),所述的下水器本体包括中空的管状体,在管状体上端口外延形成翻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包括分体结构的上管体(11)和下管体(12),所述的翻沿(13)设置在上管体(11)的上端口处,所述的下管体(12)可从上管体(11)下端口容置到上管体(11)内,在所述的下管体(12)与上管体(11)或紧固螺母(2)之间设置可伸缩密封结构,在所述的上管体(11)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15),紧固螺母(2)通过内螺纹旋接在外螺纹(15)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器,包括下水器本体和紧固螺母(2),所述的下水器本体包括中空的管状体,在管状体上端口外延形成翻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包括分体结构的上管体(11)和下管体(12),所述的翻沿(13)设置在上管体(11)的上端口处,所述的下管体(12)可从上管体(11)下端口容置到上管体(11)内,在所述的下管体(12)与上管体(11)或紧固螺母(2)之间设置可伸缩密封结构,在所述的上管体(11)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15),紧固螺母(2)通过内螺纹旋接在外螺纹(15)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缩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下管体之间的伸缩螺母(3),伸缩螺母(3)内侧设置有密封环(31),伸缩螺母(3)在旋接在紧固螺母或上管体的外壁的外螺纹上时,密封环(31)在下管体(12)外侧与紧固螺母(2)或上管体(11)内壁之间受挤压形成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螺母(2)下部靠近下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21),并且紧固螺母下端口内壁扩口设置或喇叭口设置;所述的密封环(31)下端与伸缩螺母(3)下端连为一体,使得在密封环(31)外壁与伸缩螺母(3)内壁之间形成环状容置槽(32),伸缩螺母(3)旋接在紧固螺母(2)下部的第二外螺纹(21)上时,紧固螺母(2)的下端容置于环状容置槽(32)内,密封环(31)在紧固螺母(2)内壁与下管体(12)外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将下管体(12)固定并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