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填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97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基填筑结构,包括碎石土层,所述碎石土层的底部设置有土工格栅,所述碎石土层的上方设置有矿渣层,所述矿渣层上设置有石灰土层,所述石灰土层上设置有水泥稳定碎石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水平排水层,所述水平排水层包括土工隔水材料层以及位于位于土工隔水材料层上方的土工加筋材料层,每一组所述水平排水层的顶端均与多组倾斜排水通道的底端连接,所述倾斜排水通道的顶端均延伸至水泥稳定碎石层的顶部。该路基填筑结构,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填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结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路基填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种:砂砾石、石灰矿渣土、石灰石等路基和基层处理方法。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路基的最顶层铺设沥青混凝土层,于沥青混凝土层的下面设置水泥稳定碎石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但是,在下雨的天气中,雨水渗透沥青混凝土层抵达水泥稳定碎石层,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层抗渗度较好使得水泥稳定碎石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积水会对沥青混凝土层造成侵蚀,损害沥青混凝土层,减少了沥青混凝土层的使用寿命。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方案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基填筑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路基填筑结构,包括碎石土层,所述碎石土层的底部设置有土工格栅,所述碎石土层的上方设置有矿渣层,所述矿渣层上设置有石灰土层,所述石灰土层上设置有水泥稳定碎石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水平排水层,所述水平排水层包括土工隔水材料层以及位于位于土工隔水材料层上方的土工加筋材料层,每一组所述水平排水层的顶端均与多组倾斜排水通道的底端连接,所述倾斜排水通道的顶端均延伸至水泥稳定碎石层的顶部,所述碎石土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延伸至沥青混凝土层的两侧面的路肩,每一组所述水平排水层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组路肩内、并分别于两组路肩的侧面形成出水口,所述路肩远离碎石土层的一侧设有边沟。作为优选的,每一组所述路肩远离碎石土层的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组防水冲混凝土基座,每一组所述路肩远离碎石土层的侧面均开设有与出水口一一对应的引水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引水槽的顶部与出水口连接,所述引水槽的底端延伸至防水冲混凝土基座的顶端。作为优选的,所述引水槽的宽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路基填筑结构,通过增设的水平排水层和倾斜排水通道将从沥青混凝土层渗透进入的水体快速排出,避免积水对沥青混凝土层造成侵蚀,延长了沥青混凝土层的使用寿命;通过引水槽对从出水口流出的水体进行引导,防水冲混凝土基座用于防止从引水槽流下的水体冲击路肩底部的泥土层,进而防止水体将边沟底面的泥土冲刷掉,避免路肩底部的泥土层因被水体冲刷掉而使得路肩的底部无法得到支撑,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更宽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路肩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1、土工格栅;2、碎石土层;3、矿渣层;4、石灰土层;5、水泥稳定碎石层;6、水平排水层;7、倾斜排水通道;8、沥青混凝土层;9、边沟;10、防水冲混凝土基座;11、路肩;12、出水口;13、引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路基填筑结构,包括碎石土层2,碎石土层2由山场碎石土铺设后形成坚固、稳定的路基施工通道,其厚度为80-90厘米,碎石土层2的底部设置有土工格栅1,土工格栅1用于提高碎石土层2的承载载荷,碎石土层2的上方设置有矿渣层3,矿渣层3的厚度为40-50厘米,矿渣层3上设置有石灰土层4,石灰土层4的厚度为60-70厘米,石灰土层4上设置有水泥稳定碎石层5,水泥稳定碎石层5的厚度为45-5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层5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8,沥青混凝土层8的厚度为20-2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层5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水平排水层6,水平排水层6包括土工隔水材料层以及位于位于土工隔水材料层上方的土工加筋材料层,土工加筋材料层为钢塑土工格栅,土工隔水材料层为防水板,每一组水平排水层6的顶端均与多组倾斜排水通道7的底端连接,倾斜排水通道7的顶端均延伸至水泥稳定碎石层5的顶部,碎石土层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延伸至沥青混凝土层8的两侧面的路肩11,每一组水平排水层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组路肩11内、并分别于两组路肩11的侧面形成出水口12,路肩11远离碎石土层的一侧设有边沟9。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改进中,每一组路肩11远离碎石土层2的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组防水冲混凝土基座10,每一组路肩11远离碎石土层2的侧面均开设有与出水口12一一对应的引水槽13,引水槽13用于对从出水口12流出的水体进行引导。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引水槽13的顶部与出水口12连接,引水槽13的底端延伸至防水冲混凝土基座10的顶端,引水槽13的宽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防水冲混凝土基座10用于防止从引水槽13流下的水体冲击路肩11底部的泥土层。如图1和图2,在使用该路基填筑结构时,在下雨的天气中,雨水渗透沥青混凝土层8抵达水泥稳定碎石层5,雨水通过倾斜排水通道7进入水平排水层6,再通过出水口12流入引水槽13,从而使得从沥青混凝土层8渗透进入的水体快速排出,避免积水对沥青混凝土层8造成侵蚀,延长了沥青混凝土层8的使用寿命;引水槽13用于对从出水口12流出的水体进行引导,防水冲混凝土基座10用于防止从引水槽13流下的水体冲击路肩11底部的泥土层,进而防止水体将边沟9底面的泥土冲刷掉,避免路肩11底部的泥土层因被水体冲刷掉而使得路肩11的底部无法得到支撑,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基填筑结构,包括碎石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土层(2)的底部设置有土工格栅(1),所述碎石土层(2)的上方设置有矿渣层(3),所述矿渣层(3)上设置有石灰土层(4),所述石灰土层(4)上设置有水泥稳定碎石层(5),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5)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8),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5)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水平排水层(6),所述水平排水层(6)包括土工隔水材料层以及位于位于土工隔水材料层上方的土工加筋材料层,每一组所述水平排水层(6)的顶端均与多组倾斜排水通道(7)的底端连接,所述倾斜排水通道(7)的顶端均延伸至水泥稳定碎石层(5)的顶部,所述碎石土层(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延伸至沥青混凝土层(8)的两侧面的路肩(11),每一组所述水平排水层(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组路肩(11)内、并分别于两组路肩(11)的侧面形成出水口(12),所述路肩(11)远离碎石土层的一侧设有边沟(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填筑结构,包括碎石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土层(2)的底部设置有土工格栅(1),所述碎石土层(2)的上方设置有矿渣层(3),所述矿渣层(3)上设置有石灰土层(4),所述石灰土层(4)上设置有水泥稳定碎石层(5),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5)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8),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5)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水平排水层(6),所述水平排水层(6)包括土工隔水材料层以及位于位于土工隔水材料层上方的土工加筋材料层,每一组所述水平排水层(6)的顶端均与多组倾斜排水通道(7)的底端连接,所述倾斜排水通道(7)的顶端均延伸至水泥稳定碎石层(5)的顶部,所述碎石土层(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延伸至沥青混凝土层(8)的两侧面的路肩(11),每一组所述水平排水层(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扬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富厚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