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97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之间的过渡段桩板墙;过渡段桩板墙包括过渡段抗滑桩和过渡段挡土板;若干个过渡段抗滑桩沿从路肩桩板墙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向路堤桩板墙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的方向间隔设置;在路肩桩板墙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与路堤桩板墙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之间,相邻抗滑桩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挡土板。通过在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之间设置过渡段抗滑桩和过渡段挡土板,形成了过渡段桩板墙,使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连接为一体,提高了陡坡路堤填方的整体稳定性,解决了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无法联合连续使用的问题。

Retaining structure of steep embank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中西部地区多属于山地和丘陵地貌,公路建设中会遇到大量斜坡填筑路基工程。陡坡路堤是指原地面斜坡陡于1:2.5的公路填方路基,陡坡路堤一般填方高度较大,极易产生沿斜坡地面滑动的现象,因此常用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来限制陡坡路堤侧向变形失稳,保证陡坡路堤的长期稳定性。传统公路桩板墙由于对路肩和路堤过渡段陡坡填方支挡防护难以处理,通常采用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分段设置使用,或者与锥坡结合使用。由于锥坡占地范围较大且在陡坡路段锥坡稳定性差,存在较大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安全风险,在复杂山区公路建设应用中有较大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解决现有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无法联合连续使用,路肩和路堤过渡段填方难以支挡防护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包括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还包括设置在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之间的过渡段桩板墙;所述过渡段桩板墙包括过渡段抗滑桩和过渡段挡土板;若干个过渡段抗滑桩沿从路肩桩板墙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向路堤桩板墙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抗滑桩包括位于地下的固定部和位于地上的悬臂部;在路肩桩板墙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与路堤桩板墙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之间,相邻抗滑桩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挡土板;所述过渡段挡土板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括若干个竖向钢筋和若干个横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相连接;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入相邻的两个抗滑桩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挡土板的内部沿其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处钢筋网;两层钢筋网之间通过若干个搭接钢筋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钢筋伸入每个抗滑桩内部的长度为L,其中,L≥500mm。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钢筋、横向钢筋和搭接钢筋均为HRB400螺纹钢筋。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抗滑桩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每个过渡段抗滑桩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面、左侧面、后侧面和右侧面;所述过渡段抗滑桩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与过渡段挡土板连接;所有的过渡段抗滑桩的前侧面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抗滑桩的右侧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过渡段挡土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0°<α<90°。进一步的,其中,40°≤α≤60°。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挡土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泄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通过在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之间设置过渡段抗滑桩和过渡段挡土板,形成了过渡段桩板墙,使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连接为一体,提高了陡坡路堤填方的整体稳定性,解决了路肩桩板墙和路堤桩板墙无法联合连续使用的问题,扩展了复杂地形路段陡坡路堤的适用性。2、通过在过渡段挡土板内设置钢筋网,以提高过渡段挡土板的结构强度;并通过将过渡段挡土板内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抗滑桩的内部,进而使相邻的两个抗滑桩与挡土板连接为一体,提高了挡土板与抗滑桩之间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以达到提高整个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的强度的目的,进而提高了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图3中B-B视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路肩桩板墙,2-路堤桩板墙,3-过渡段桩板墙,11-路肩抗滑桩,12-路肩挡土板,21-路堤抗滑桩,22-路堤挡土板,31-过渡段抗滑桩,32-过渡段挡土板,33-钢筋网,34-泄水孔,311-前侧面,312-左侧面,313-后侧面,314-右侧面,331-竖向钢筋,332-横向钢筋,333-搭接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述的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包括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还包括设置在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之间的过渡段桩板墙3;所述过渡段桩板墙3包括过渡段抗滑桩31和过渡段挡土板32;若干个过渡段抗滑桩31沿从路肩桩板墙1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11向路堤桩板墙2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21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抗滑桩包括位于地下的固定部和位于地上的悬臂部;在路肩桩板墙1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11与路堤桩板墙2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21之间,相邻抗滑桩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挡土板32;所述过渡段挡土板32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钢筋网33;所述钢筋网33包括若干个竖向钢筋331和若干个横向钢筋332,所述竖向钢筋331与横向钢筋332相连接;所述横向钢筋332的两端分别伸入相邻的两个抗滑桩的内部。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包括左侧的路肩桩板墙1和右侧的路堤桩板墙2,路肩桩板墙1高于路堤桩板墙2设置;路肩桩板墙1与路堤桩板墙2之间通过过渡段桩板墙3相连接。所述路肩桩板墙1包括路肩抗滑桩11和路肩挡土板12;若干个路肩抗滑桩11间隔设置,每个路肩抗滑桩11包括位于地下的固定部和位于地上的悬臂部,相邻路肩抗滑桩11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路肩挡土板12。所述路堤桩板墙2包括路堤抗滑桩21和路堤挡土板22;若干个路堤抗滑桩21间隔设置,每个路堤抗滑桩21包括地下的固定部和位于地上的悬臂部,相邻路堤抗滑桩21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路堤挡土板22。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过渡段桩板墙3包括过渡段抗滑桩31和过渡段挡土板32,所述过渡段抗滑桩31和过渡段挡土板32均为混凝土结构、且均竖向设置。所述路肩桩板墙1的连接端指的是与过渡段桩板墙3连接的一端,所述路堤桩板墙2的连接端指的是与过渡段桩板墙3连接的一端。若干个过渡段抗滑桩31沿从路肩桩板墙1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11向路堤桩板墙2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21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过渡段抗滑桩31包括位于地下、且插入硬质岩土层中的固定部和位于地上的悬臂部。在路肩桩板墙1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11与路堤桩板墙2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21之间,相邻抗滑桩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挡土板32。本技术的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通过在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之间设置过渡段抗滑桩31和过渡段挡土板32,形成了过渡段桩板墙3,使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连接为一体,提高了陡坡路堤填方的整体稳定性,解决了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无法联合连续使用的问题,扩展了复杂地形路段陡坡路堤的适用性。如图3、图4所示,为了提高过渡段挡土板32的强度,每个过渡段挡土板32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钢筋网33,每层钢筋网33包括若干个竖向钢筋331和若干个横向钢筋332,所述竖向钢筋331和横向钢筋332通过铁丝捆扎。每根竖向钢筋331和横向钢筋332均为整体结构,不得断开。所述横向钢筋332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相邻的抗滑桩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横向钢筋332伸入每个抗滑桩内部的长度为L,其中,L≥500mm。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包括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之间的过渡段桩板墙(3);所述过渡段桩板墙(3)包括过渡段抗滑桩(31)和过渡段挡土板(32);/n若干个过渡段抗滑桩(31)沿从路肩桩板墙(1)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11)向路堤桩板墙(2)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21)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抗滑桩包括位于地下的固定部和位于地上的悬臂部;在路肩桩板墙(1)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11)与路堤桩板墙(2)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21)之间,相邻抗滑桩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挡土板(32);/n所述过渡段挡土板(32)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钢筋网(33);所述钢筋网(33)包括若干个竖向钢筋(331)和若干个横向钢筋(332),所述竖向钢筋(331)与横向钢筋(332)相连接;所述横向钢筋(332)的两端分别伸入相邻的两个抗滑桩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包括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路肩桩板墙(1)和路堤桩板墙(2)之间的过渡段桩板墙(3);所述过渡段桩板墙(3)包括过渡段抗滑桩(31)和过渡段挡土板(32);
若干个过渡段抗滑桩(31)沿从路肩桩板墙(1)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11)向路堤桩板墙(2)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21)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抗滑桩包括位于地下的固定部和位于地上的悬臂部;在路肩桩板墙(1)连接端的路肩抗滑桩(11)与路堤桩板墙(2)连接端的路堤抗滑桩(21)之间,相邻抗滑桩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挡土板(32);
所述过渡段挡土板(32)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钢筋网(33);所述钢筋网(33)包括若干个竖向钢筋(331)和若干个横向钢筋(332),所述竖向钢筋(331)与横向钢筋(332)相连接;所述横向钢筋(332)的两端分别伸入相邻的两个抗滑桩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挡土板(32)的内部沿其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处钢筋网(33);两层钢筋网(33)之间通过若干个搭接钢筋(33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坡路堤支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凯杨雪莲刘天翔林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