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液化
,特别涉及一种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煤液化制油工厂中,液化残渣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直接成型法,经过减压蒸馏的含固量约50%的残渣,用钢带残渣冷却成型机进行冷却成型,在成型机出口由破碎机打成小块残渣外运;溶剂萃取法,将大部分油和沥青用溶剂萃取回收,剩下的残渣固化成半焦;过滤法,采用过滤分离出油和沥青,滤饼再过滤回收油后,半焦冷却固化。其中,直接成型法在国内高压液化采用,但该法不能回收残渣中的油,且冷却成型机的单台处理能力小,仅有6万吨/年,投资大,维修量大,操作麻烦;萃取法和过滤法的油也无法完全回收,且含油残渣和滤饼后续都需要进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残渣中的油,而且干馏后粒状半焦不含油,其后续处理方便的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干馏机、激冷罐以及渣池,所述滚筒干馏机的出渣口与激冷罐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干馏机(1)、激冷罐(2)以及渣池(3),所述滚筒干馏机(1)的出渣口与激冷罐(2)的进渣口连接,所述激冷罐(2)的出渣口与渣池(3)对应,在所述渣池(3)内设置有捞焦机(4),所述滚筒干馏机(1)的油气出口与水冷器(5)连接,所述水冷器(5)与分离器(6)连接,所述激冷罐(2)与冷凝分离器(7)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滚筒干馏机(1)用于干馏煤制油液化残渣,所述激冷罐(2)用于将滚筒干馏机(1)排出的高温半焦冷却、破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干馏机(1)、激冷罐(2)以及渣池(3),所述滚筒干馏机(1)的出渣口与激冷罐(2)的进渣口连接,所述激冷罐(2)的出渣口与渣池(3)对应,在所述渣池(3)内设置有捞焦机(4),所述滚筒干馏机(1)的油气出口与水冷器(5)连接,所述水冷器(5)与分离器(6)连接,所述激冷罐(2)与冷凝分离器(7)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滚筒干馏机(1)用于干馏煤制油液化残渣,所述激冷罐(2)用于将滚筒干馏机(1)排出的高温半焦冷却、破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干馏机(1)包括滚筒(8)以及设置在滚筒(8)内的螺旋叶片(9),所述螺旋叶片(9)设置在转轴(10)上,所述转轴(10)的一端穿出滚筒(8)并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11)连接,在所述滚筒(8)外周设置有烟气外壳(12),所述烟气外壳(12)与滚筒(8)之间形成滚筒环形烟道(13),所述滚筒(8)的一端设置有液化残渣进口(14),其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油气出口(15),且底部设置有残渣出口(16),所述油气出口(15)与水冷器(5)连接,所述滚筒环形烟道(13)靠近液化残渣进口(14)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滚筒高温烟气进口(17),其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8)内的螺旋叶片(9)与滚筒(8)内壁配合形成液化残渣的螺旋推送通道,所述滚筒环形烟道(13)的轴向长度不小于滚筒(8)内液化残渣的轴向推送长度,在所述滚筒环形烟道(13)内设置有螺旋导流板,所述滚筒环形烟道(13)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螺旋导流板形成与滚筒(8)内螺旋推送通道对应配合的螺旋烟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制油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为中空结构,在所述转轴(10)内沿其轴向设置有中央烟气出口管(19),所述中央烟气出口管(19)延伸至转轴(10)内的一端与转轴(10)的中空腔体(20)连通,所述中央烟气出口管(19)的另一端为中央烟气出口(21),所述转轴(10)的中空腔体(20)设置有中央烟气进口(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纪龙,周芳,聂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