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74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除去炉渣的湿式除渣系统;蓄水池,入水口与脱硫废水输送管道和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出口连通,用于收集混合脱硫废水和渣水;其还与湿式除渣系统的冷却水入口连通。碱性的渣水澄清液与酸性的脱硫废水在蓄水池中混合,中和得到pH 7~9的混合废水经渣水泵补水至捞渣机上槽体和水封,渣水泵入口管道设有滤网,用于拦截渣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滤网的出入口设有排污门;渣水泵出口设电子阻垢器,减轻补水管道的结垢堵塞。该装置节约了水源,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变废为宝,且节能、环保、经济实用,适用于干渣经济价值不高的区域或燃用煤种结焦较重的电厂。

Treatment of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by wet deslagging evap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和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对燃煤电厂产生的水环境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以期达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燃煤电厂废水回收基本上是经过全厂水务管理及梯级利用后回用至脱硫用水,因此如何处理脱硫系统产生的高含盐量废水是全厂废水零排放的关键,即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脱硫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一种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湿式除渣系统,用于除去锅炉排出的炉渣并产生渣水;和蓄水池,入水口与脱硫废水输送管道的出水口和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出口连通,用于收集混合脱硫废水和来自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所述蓄水池还与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蓄水池中的混合废水用作所述湿式机械除渣系统的炉渣冷却水水源。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湿式除渣系统包括:捞渣机,设置于锅炉排渣口下方,用于收集并冷却所述锅炉运行所产生的炉渣以得到湿渣,然后输送所述湿渣;渣仓,与所述捞渣机连通,用于收集来自于所述捞渣机的湿渣并对所述湿渣进行脱水处理得到脱水后的湿炉渣和渣水;和渣水澄清池,与所述渣仓的渣水出口连通,用于收集并澄清来自所述渣仓的渣水;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捞渣机的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蓄水池的入水口与所述渣水澄清池的溢流口连通。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渣水澄清池还与所述捞渣机上槽体的溢流口连通,用于接收在异常情况下所述捞渣机上槽体溢流的渣水。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滤网,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管道上;渣水泵,设置于连通所述蓄水池和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冷却水入口的补水管道上,用于将所述滤网过滤后的混合废水泵入所述湿式除渣系统中。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排污门,设置于所述滤网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电子阻垢器,设置于所述补水管道上且位于所述渣水泵的出口侧;所述电子阻垢器为基于交变电磁场原理的阻垢器。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捞渣机的上槽体内;补水阀门,设置于所述补水管道上;和控制器,与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所述补水阀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水位传感器监测到的所述上槽体内的水位控制所述补水阀门启闭。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水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捞渣机的上槽体内;对应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温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水温传感器监测到的所述上槽体内的水温控制所述补水阀门启闭。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水位刻度线,设置于所述捞渣机的上槽体内;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镜头对准所述水位刻度线;对应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摄像头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摄像头拍摄的水位刻度线图像识别出上槽体水位,并判断该上水槽水位与由所述水位传感器得到的上水槽水位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发送提示信息。在上述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蓄水池内设置PH计和液位计,在所述蓄水池的脱硫废水入口端设有脱硫废水控制阀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PH计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脱硫废水控制阀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PH计监测到的PH值和所述液位计监测到的液位对所述脱硫废水控制阀门的启闭进行控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捞渣机、渣仓和蓄水池,使捞渣机设置于锅炉排渣口下方,用于收集并冷却锅炉运行所产生的炉渣以得到湿渣,然后输送湿渣,使渣仓的卸料口与捞渣机的出料口连通,渣仓的排渣口用于排出经渣仓脱水处理的湿渣,渣仓的溢流口用于排出渣仓脱水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渣水,渣水经澄清后上清液溢流至蓄水池并与脱硫废水混合得到特定pH值的混合废水,蓄水池的出水口与捞渣机的冷却水入口通过补水管道连通,实现了将脱硫废水与渣水进行中和,然后将中和后的混合废水作为捞渣机、水封补水,节约了大量优质水源,还可以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使得本装置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综合节约能源可达30%,节约废水零排放运行费用可达90%以上,等优点。另外,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省掉了板式换热器等体外循环冷却设备,大大降低了渣水泵的运行时间,从连续运行改为事故状态下才运行,不仅节省了工程初期的设备投资费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电耗和日常检修工作量和更换备件的费用。二、本技术通过控制器与设置于捞渣机上槽体内的水位传感器和补水阀门的自动连锁控制,使得从蓄水池进入湿式除渣系统的补充水的水量和湿式除渣系统减少的损失水的水量相平衡,实现湿式除渣系统的无溢流运行的自动控制。三、本技术还包括设置于捞渣机上槽体内的水温传感器、摄像头、提醒模块及水温显示器等实现了对捞渣机中水温的自动监控,可大大降低人力劳动和成本。本技术连续测量液位计(即水位传感器)、温度计(水温传感器)均采用了精准的新型产品,避免了系统误动和拒动现象的发生。四、本技术在补水管道上设置了滤网及电子阻垢器,并设置了排污门,该电子阻垢器适用范围宽,可广泛用于不同管道直径、不同流量、不同介质,对水流方向、横竖管线、系统压力均无限制。五、本技术渣水管道采用内表面涂覆KN17耐磨耐腐陶瓷涂料的管道,能够有效抵抗氯离子腐蚀。六、本技术将脱硫废水用于湿式机械除渣系统,不仅不需要对脱硫废水进行专门的处理且可节约大量优质水源。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附图标记说明:捞渣机的上槽体1、渣仓2、渣水管道3、渣水澄清池4、蓄水池5、脱硫废水输送管道6、滤网7、补水管道8、电子阻垢器9、补水阀门10、渣水泵11、脱硫废水源12、锅炉的炉底水封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技术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例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湿式除渣系统,用于除去锅炉排出的炉渣并产生渣水;和/n蓄水池,入水口与脱硫废水输送管道的出水口和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出口连通,用于收集混合脱硫废水和来自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n所述蓄水池还与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蓄水池中的混合废水用作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炉渣冷却水水源;/n所述湿式除渣系统包括:/n捞渣机,设置于锅炉排渣口下方,用于收集并冷却所述锅炉运行所产生的炉渣以得到湿渣,然后输送所述湿渣;/n渣仓,与所述捞渣机连通,用于收集来自于所述捞渣机的湿渣并对所述湿渣进行脱水处理得到脱水后的湿炉渣和渣水;和/n渣水澄清池,与所述渣仓的渣水出口连通,用于收集并澄清来自所述渣仓的渣水;/n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捞渣机的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蓄水池的入水口与所述渣水澄清池的溢流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湿式除渣蒸发处置脱硫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湿式除渣系统,用于除去锅炉排出的炉渣并产生渣水;和
蓄水池,入水口与脱硫废水输送管道的出水口和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出口连通,用于收集混合脱硫废水和来自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
所述蓄水池还与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蓄水池中的混合废水用作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炉渣冷却水水源;
所述湿式除渣系统包括:
捞渣机,设置于锅炉排渣口下方,用于收集并冷却所述锅炉运行所产生的炉渣以得到湿渣,然后输送所述湿渣;
渣仓,与所述捞渣机连通,用于收集来自于所述捞渣机的湿渣并对所述湿渣进行脱水处理得到脱水后的湿炉渣和渣水;和
渣水澄清池,与所述渣仓的渣水出口连通,用于收集并澄清来自所述渣仓的渣水;
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捞渣机的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蓄水池的入水口与所述渣水澄清池的溢流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水澄清池还与所述捞渣机上槽体的溢流口连通,用于接收在异常情况下所述捞渣机上槽体溢流的渣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滤网,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管道上;
渣水泵,设置于连通所述蓄水池和所述湿式除渣系统的冷却水入口的补水管道上,用于将所述滤网过滤后的混合废水泵入所述湿式除渣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排污门,设置于所述滤网的入口端和出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晋红萨日娜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