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634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和安装于内腔中的天线阵列,壳体包括底壳和与底壳连接的罩盖,天线阵列包括馈电板和在馈电板上呈若干行若干列排布的天线振子,天线还包括用于在天线振子之间形成隔离的隔离件,罩盖包括顶板和若干个设于顶板的加强筋,隔离件成型在加强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线通过将隔离件直接成型在罩盖上,可以省去在馈电板上组装焊接隔离件的复杂工序,而且隔离件的成型质量高,天线隔离性能的一致性好。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
技术介绍
尺寸小型化成为大规模MIMO基站天线最重要的设计要求之一,然而结构紧凑的天线阵由于振子间距越小,阵列单元波束之间的互耦越严重,也将严重影响阵列天线的波束赋形效果,增强各通道单元的干扰,因此,降低单元互耦提高隔离度对大规模MIMO天线至关重要。其中在天线阵面增加隔离件是比较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一般由PCB制作成横向或横纵交叉的细长矩形片焊接在天线馈电板上,由于隔离件数量多,焊接组装繁琐,同时由于天线安装孔位一般设置在隔离件的位置区,因此隔离件会被分割成很多长度不同的种类,给后续组装和焊接工序增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可以有效降低制作难度和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天线,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内腔中的天线阵列,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连接的罩盖,所述天线阵列包括馈电板和在所述馈电板上呈若干行若干列排布的天线振子,所述天线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天线振子之间形成隔离的隔离件,所述罩盖包括顶板和若干个设于所述顶板的加强筋,所述隔离件成型在所述加强筋上。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加强筋和所述隔离件均为长条状,所述若干个加强筋在列方向呈并排间隔设置,每相邻两行所述天线振子之间均设有所述一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在行方向从第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延伸至最后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每个所述加强筋上成型一个所述隔离件,每个所述隔离件在行方向从第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延伸至最后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每个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底板和围设在所述第一底板边缘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围合形成凹腔,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穿设于所述凹腔中。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加强筋为长条状,所述若干个加强筋在列方向呈并排间隔设置,每相邻两行所述天线振子之间均设有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与成行设置的所述天线振子一一对应的隔离部,每个所述隔离部上成型一个所述隔离件,相邻的两个隔离部间隔设置。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二底板和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凹槽,所述隔离部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穿设于所述凹槽中。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每个所述第二侧板包括自所述第二底板边缘朝向所述顶板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朝向所述顶板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加强筋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加强筋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若干个加强筋包括若干沿行方向延伸的行向筋和若干个沿列方向延伸的列向筋,所述列向筋和所述行向筋围合形成若干个收容腔,每个所述天线振子收容于一个所述收容腔内,每个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上成型一个所述隔离件。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每相邻两列所述天线振子之间设置有两个间隔的所述列向筋,每个所述列向筋在列方向上从第一行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延伸至最后一行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行向筋间隔设置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天线还包括若干个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馈电板之间的支撑结构。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的支撑柱和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顶板一端连接的弹性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将隔离件直接成型在罩盖上,可以省去在馈电板上组装焊接隔离件的复杂工序,而且隔离件的成型质量高,天线隔离性能的一致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的顶部视角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的底部视角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罩盖与隔离件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罩盖与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天线100,包括具有内腔101的壳体10和安装于内腔101中的天线阵列20,壳体10包括底壳11和与底壳11连接的罩盖12,天线阵列20包括馈电板21和在馈电板21上呈若干行(X方向)若干列(Y方向)排布的天线振子22,天线100还包括用于在天线振子22之间形成隔离的隔离件30,罩盖12包括顶板121和若干个设于顶板121的加强筋122,隔离件30成型在加强筋122上。具体地,隔离件30可以通过模内镶件注塑工艺成型在加强筋122上。即,将成型好的隔离件30放入用于成型加强筋122的模内,然后将塑胶注射在隔离件30的背面,塑胶固化形成罩盖12,同时隔离件30与固化的加强筋122接合成一体。在其他成型方式中,隔离件30还可以通过塑料选择性电镀工艺成型在加强筋122上。即,成型好罩盖12后,在罩盖12的加强筋122的指定位置通过电镀形成隔离件30。在其他成型方式中,隔离件30还可以通过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DS,Laser-Direct-structuring)成型在加强筋122上。即,成型好罩盖12后,在罩盖12的加强筋122的指定位置通过激光直接成型技术成型隔离件30。需要说明的是,隔离件30可以是整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包括由塑料材质制成的基体,然后在基体对应天线振子的两侧设有金属涂层以实现隔离效果。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隔离件30直接成型在罩盖12上,可以省去在馈电板21上组装焊接隔离件30的复杂工序;而且,采用金属镶件注塑工艺、塑料选择性电镀和激光直接成型技术等在罩盖12上成型隔离件30,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复杂结构的隔离件30,降低成本;此外,隔离件30的成型质量高,天线隔离性能的一致性好。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加强筋122和隔离件30均为长条状,若干个加强筋122在列方向Y呈并排间隔设置,每相邻两行天线振子22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加强筋122,每个所述加强筋在行方向X从第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延伸至最后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每个加强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内腔中的天线阵列,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连接的罩盖,所述天线阵列包括馈电板和在所述馈电板上呈若干行若干列排布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天线振子之间形成隔离的隔离件,所述罩盖包括顶板和若干个设于所述顶板的加强筋,所述隔离件成型在所述加强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内腔中的天线阵列,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连接的罩盖,所述天线阵列包括馈电板和在所述馈电板上呈若干行若干列排布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天线振子之间形成隔离的隔离件,所述罩盖包括顶板和若干个设于所述顶板的加强筋,所述隔离件成型在所述加强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和所述隔离件均为长条状,所述若干个加强筋在列方向呈并排间隔设置,每相邻两行所述天线振子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在行方向从第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延伸至最后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每个所述加强筋上成型一个所述隔离件,每个所述隔离件在行方向从第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延伸至最后一列天线振子对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底板和围设在所述第一底板边缘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围合形成凹腔,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穿设于所述凹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长条状,所述若干个加强筋在列方向上呈并排间隔设置,每相邻两行所述天线振子之间均设有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与成行设置的所述天线振子一一对应的隔离部,每个所述隔离部上成型一个所述隔离件,相邻的两个隔离部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庆臣岳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