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和采用该电解液的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962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锂盐、溶剂、离子液体、防过充添加剂、成膜添加剂和阻燃添加剂,所述锂盐由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和二草酸硼酸锂组成,所述溶剂由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碳酸甲乙酯组成,所述离子液体为N‑甲基‑N‑PROPYLPIPERIDIU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所述防过充添加剂由联苯和环己基苯组成,所述成膜添加剂由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和硫酸乙烯酯组成,所述阻燃添加剂为磷酸三苯酯。该耐过充电解液使得二次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实现长循环和防过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和采用该电解液的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和采用该电解液的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情况下,电池电压急剧增大,从而引发正极活性物质结构的不可逆变化以及电解液的氧化分解,进而产生大量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电池内压和温度急剧上升,引发热失控,电池出现爆炸、燃烧等不安全隐患,同时,处于过充状态的碳负极表面也会因金属的沉积而降低其安全性。而为了减少电池在过充情况下的热失控等安全问题,可以在电解液中加入防过充添加剂,以达到增加电池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常用的防过充添加剂(如联苯、环己基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电池的过充安全性,但在电池长循环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容易增加电池内阻,影响电池长循环寿命,同时这类添加剂在阻断电池过充时发生的是不可逆的分解产气或电聚合反应,电池发生过充后,过充添加剂往往会失去本身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实现长循环和防过充性能。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盐、溶剂、离子液体、防过充添加剂、成膜添加剂和阻燃添加剂,所述锂盐由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和二草酸硼酸锂组成,所述溶剂由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碳酸甲乙酯组成,所述离子液体为N-甲基-N-PROPYLPIPERIDIU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所述防过充添加剂由联苯和环己基苯组成,所述成膜添加剂由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和硫酸乙烯酯组成,所述阻燃添加剂为磷酸三苯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盐、溶剂、离子液体、防过充添加剂、成膜添加剂和阻燃添加剂,所述锂盐由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和二草酸硼酸锂组成,所述溶剂由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碳酸甲乙酯组成,所述离子液体为N-甲基-N-PROPYLPIPERIDIU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所述防过充添加剂由联苯和环己基苯组成,所述成膜添加剂由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和硫酸乙烯酯组成,所述阻燃添加剂为磷酸三苯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的摩尔浓度为0.6-1.3mol/L、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摩尔浓度为0.1-0.5mol/L、二草酸硼酸锂的摩尔浓度为0.1-0.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70-90%,所述溶剂中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碳酸甲乙酯的质量比为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所述环己基苯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亚乙烯酯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3%、所述1,3-丙烷磺酸内酯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1.5%,所述硫酸乙烯酯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5%。


8.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耐过充电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