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32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内焰式燃气炉具,设置于一台面上,包括一内环座、一外环座、一混合管装置、一内环齿盖及一外环齿盖,该内环座设有一第一环形流道,该外环座设有一第二环形流道,该外环座位于该内环座的外围,该混合管装置包含一内环混合管及一外环混合管,该内环混合管一端具有一第一进气口,该内环混合管另一端与该内环座一体成型的连接,该外环混合管一端具有一第二进气口,该外环混合管另一端与该外环座连接,该内环齿盖设置于该内环座上,该内环齿盖内缘间隔的设有数个呈倾斜角度的焰孔,该外环齿盖设置于该外环座上,该外环齿盖内缘间隔的设有数个呈倾斜角度的焰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产生向内集中的火焰且火焰燃烧平均稳定,能产生旋风,使燃烧效率提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尤指一种能使瓦斯混合气(燃气) 均匀的输送至内、外环齿盖,使内、外环炉火燃烧均匀的燃气炉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气炉具大致可区分为外焰式及内焰式两种,由于外焰式燃气炉具 产生的火焰容易向外跑掉,造成不能均匀的导热,燃烧效率较差,有浪费瓦斯 之虞,且煮食时间较长。由于内焰式的燃气炉具产生的火焰,可向内集中,因 此燃烧效率较佳,可达到节省瓦斯及煮食时间縮短等效能,因此逐渐受到使用 者的青睐。目前现有的内焰式的燃气炉具,其炉头的外环及内环部分皆与混合管采分 离式的设计,组装较为麻烦,需花费较多的工时,使得产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其能产生向 内集中的火焰,火焰并会呈现出旋风状态,提高燃气的燃烧使用效率,且其构 造简化、组装简单容易,使得产率得以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内焰式燃气炉具,设置于一 台面上,该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包括 一内环座,其设有一第一环形流道; 一外 环座,其设有一第二环形流道,该外环座位于该内环座的外围, 一混合管装置, 包含一内环混合管及一外环混合管,该内环混合管一端具有一第一进气口,该 内环混合管另一端与该内环座一体成型的连接,该内环混合管并与该第一环形 流道相通,该外环混合管一端具有一第二进气口,该外环混合管另一端与该外 环座连接,该外环混合管并与该第二环形流道相通;以及一内环齿盖,其设置 于该内环座上,该内环齿盖内缘间隔的设有数个呈倾斜角度的焰孔;以及一外 环齿盖,其设置于该外环座上,该外环齿盖内缘间隔的设有数个呈倾斜角度的焰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采用双内焰设计,且内环齿 盖及外环齿盖的焰孔呈倾斜角度,因此可产生向内集中的火焰,火焰并会呈现 出旋风状态,提高燃气的燃烧使用效率,并使煮食时间縮短。本技术混合 管装置的内环混合管与内环座采一体成型连接的设计,使其构造简化,组装简 单容易,省工省时,使得产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双内焰式燃气炉具的立体图 图2本技术双内焰式燃气炉具的前视图 图3本技术双内焰式燃气炉具的俯视图 图4本技术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去除台面的立体分解图; 图5本技术双内焰式燃气炉具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本技术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本技术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另一实施例去除台面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双内焰式燃气炉具 1 1内环座111第一环形流道1 2外环座121第二环形流道 1 2 3第一连接部13混合管装置131内环混合管 1 3 2外环混合管 1 3 2 2第二连接部 1 3 4垫片1 4内环齿盖112第一凸片1 2 2第二凸片13 11第一进气口 13 2 1第二进气口 1 3 3螺丝1 4 1焰孔 15外环齿盖1 5 1焰孔2 台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内焰式燃气炉具,该双内焰式燃气炉具1设置于一台面2上,以构成一台面炉,该双内焰式燃气炉具l设置的数目并不限定,可为一个、二个、三个或四个等。该双内焰式燃气炉具1包括有一内环座1 1 、 一外环座1 2 、 一混合管装 置1 3 、 一内环齿盖1 4及一外环齿盖1 5 ,其中该内环座1 1以金属材料制 成,该内环座1 1呈环状体,该内环座1 1一体成型的连接于该混合管装置13的内环混合管1 3 l—端。该内环座l 1内部开设有一第一环形流道l 11 ,该第一环形流道1 1 1顶部形成开口状。该第一环形流道1 1 1的上方设 有一弧形的第一凸片l12,能使瓦斯在第一环形流道l1l内充分的混合, 以增加火焰的稳定性。该外环座1 2以金属材料制成,该外环座1 2呈环状体,该外环座1 2内 部开设有一第二环形流道l 2 1 ,该第二环形流道l 2 l顶部形成开口状。该 第二环形流道1 2 1的上方设有一弧形的第二凸片12 2,能使瓦斯在第二环 形流道l 2 1内能充分的混合,以增加火焰的稳定性。该外环座l 2并具有一 中空状的第一连接部12 3,该第一连接部1 2 3与该第二环形流道1 2 1相 通。该外环座l 2位于该内环座1 l的外围。该混合管装置1 3包含有一内环混合管1 3 1及一外环混合管1 3 2 ,该 内环混合管l 3 l及外环混合管l 3 2以金属材料制成的中空管体,该内环混 合管l 3 l及该外环混合管l 3 2中间部分间隔的设置,且该内环混合管1 31及该外环混合管1 3 2近二端处一体成型的连接。该内环混合管1 3 1—端具有一第一进气口 13 11,该第一进气口 1 31 l可用以衔接瓦斯,该内环混合管l 3 l另一端与该内环座l l一体成型的 连接,该内环混合管1 3 1并与该内环座1 1的第一环形流道1 1 1相通,使瓦斯可经由该内环混合管l3l输送至该内环座ll及该内环齿盖l4。该外环混合管1 3 2 —端具有一第二进气口 13 2 1,该第二进气口 1 32 1可用以衔接瓦斯。该外环混合管1 3 2另一端具有一中空状的第二连接部 1 3 2 2,该第二连接部1 3 2 2与该外环座1 2的第一连接部1 2 3相对 应,该第二连接部1 3 2 2与该第一连接部1 2 3利用二螺丝1 3 3锁接在一 起,使该外环混合管l 3 2另一端与该外环座1 2连接,该外环混合管l 3 2 并与该外环座l 2的第二环形流道1 2 2相通,使瓦斯可经由该外环混合管13 2输送至该外环座1 2及该外环齿盖1 5 。该第二连接部1 3 2 2与该第一 连接部l 2 3之间并设有一垫片1 3 4,用以增进密封性。该内环齿盖l 4及该外环齿盖1 5以金属材料制成,并呈环状体,该内环 齿盖1 4及该外环齿盖1 5分别盖置于该内环座1 1及该外环座1 2上,该内 环齿盖l 4及该外环齿盖1 5采内焰式设计,该内环齿盖1 4及该外环齿盖1 5内缘分别间隔的设有数个焰孔1 4 1及1 5 1 ,该等焰孔1 4 1及1 5 1由 内环齿盖l4及该外环齿盖15内缘贯穿至内环齿盖14及外环齿盖15内 部,使该等焰孔1 4 1及1 5 1与第一环形流道1 1 1及第二环形流道1 2 1 相通。该等焰孔1 4 l及l 5 l利用切槽方式或钻孔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 该等焰孔1 4 1及1 5 1以切槽方式形成,该等焰孔1 4 1及1 5 1呈倾斜角 度;由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技术的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另,请参阅图6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环混合管l 3 2另一端与该 外环座l 2—体成型的连接,且该内环齿盖1 4一体成型的设置于该内环座1 l上,该外环齿盖l 5—体成型的设置于该外环座1 2上,该等焰孔l 4 l及 15l利用钻孔方式形成。本技术双内焰式燃气炉具采双内焰设计,且内环齿盖1 4及外环齿盖 1 5的焰孔1 4 l及l 5 l均呈倾斜角度,使出气角度得以改变,因此产生的 火焰A及B (如图5所示),均可向内集中,并可产生极佳的旋风的作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台面上,该双内焰式燃气炉具包括:    一内环座,其设有一第一环形流道;    一外环座,其设有一第二环形流道,该外环座位于该内环座的外围;    一混合管装置,包含一内环混合管及一外环混合管,该内环混合管一端具有一第一进气口,该内环混合管另一端与该内环座一体成型的连接,该内环混合管并与该第一环形流道相通,该外环混合管一端具有一第二进气口,该外环混合管另一端与该外环座连接,该外环混合管并与该第二环形流道相通;及    一内环齿盖,其设置于该内环座上,该内环齿盖内缘间隔的设有数个呈倾斜角度的焰孔;以及    一外环齿盖,其设置于该外环座上,该外环齿盖内缘间隔的设有数个呈倾斜角度的焰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顺卿林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樱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