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16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包括机体、螺旋桨、支脚以及吊舱;吊舱内设置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两者分别通过可伸缩支撑杆与一基座相连接;基座固接在一中空减震套底部设置的安装凹槽中;减震套顶部通过旋转盘与机体下部连接,其侧面设置若干条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设置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使巡检更加高效准确,同时可以应对不同光线条件的巡检环境,提高了无人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设置了具有环形凹槽的中空减震套,可以起到减少垂直方向冲击的作用,从而减少无人机降落时对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震动,提高了两者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矿区对电力的需求激增,使得矿区内自备输电线路正大幅扩建;矿区自备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是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作;但是矿区往往占地面积大且地形环境复杂,常规的人力巡检效率低下,需要耗费不少人力且具有较多安全隐患,无法满足要求,从而促进了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方式的出现,它很好的解决了矿区自备输电线路巡检的难题;目前无人机在降落时(尤其是在地势不平的位置降落时),往往会产生比较明显的震动,对搭载的传感器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巡检的无人机应对多种环境条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设置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可应对多种环境条件且具有减震功能的矿区自备输电线路巡查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螺旋桨、支脚以及吊舱;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机体上部,所述支脚和吊舱分别设置在机体下部;所述吊舱内设置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两者分别通过对应的可伸缩支撑杆与一基座相连接,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可分别在支撑杆的伸缩驱动下从吊舱底部的开口伸出或退回吊舱;所述基座固接在一中空减震套底部设置的安装凹槽中,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向下;所述减震套顶部通过旋转盘与机体下部连接;所述减震套侧面设置若干条环绕减震套一周的环形凹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表面均设置相变材料层。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相变材料为微胶囊固液相变材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与对应的支撑杆可转动的连接,使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可做上仰或者下倾运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为圆弧形。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凹槽侧壁与减震套侧面设置弧形连接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体上部固接太阳能充电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脚上设置弹性减震部。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减震部为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同时设置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可应对多种环境条件且具有减震功能的矿区自备输电线路巡查设备。(1)本技术同时设置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通过两种传感器的相互配合,使巡检效率更加高,巡检结果更加准确有效,同时可以应对不同光线条件的巡检环境,提高了巡查设备(即无人机)的环境适应能力;另外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上均设置相变材料层,可以在过冷或者过热的环境条件下对传感器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应对多种环境的能力。(2)相比于常规设计,本装置设置了具有环形凹槽的中空减震套;环形凹槽的设置配合减震套中空的结构可以起到减少垂直方向冲击的作用,从而减少无人机在运动中,尤其在降落时对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震动,提高了两者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精度;同时该结构相比于弹簧等传统减震机构兼顾了结构的稳定性和简单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为机体、2为螺旋桨、3为支脚、31为弹性减震部、4为吊舱、41为吊舱开口、5为太阳能充电部、6为可见光传感器、7为红外传感器、8为支撑杆、9为基座、10为减震套、101为环形凹槽、101a为环形凹槽底部、101b为弧形连接部、11为旋转盘、12为相变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结构、连接关系及方法,均可以理解为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和2所示,一种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为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1、螺旋桨2、支脚3以及吊舱4;其中螺旋桨2设置在机体1顶部顶部;支脚3以及吊舱4分别设置在机体1底部;支脚3将机体1撑起的高度高于吊舱4的高度,使降落时吊舱4不会碰到地面或其他支撑面;吊舱4位于机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吊舱4内设置可见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两者分别通过对应的可伸缩支撑杆8与基座9相连接;可见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可以分别在支撑杆8的伸缩驱动下从吊舱4底部的开口41伸出或退回吊舱4(支撑杆8可通过丝杆升降机构或其他常规机构驱动其伸缩);同时可见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与对应的支撑杆8采用常规结构(如枢转连接)可转动的连接,使可见光传感器6或红外传感器7可做上仰或者下倾运动,使可见光传感器6或红外传感器7接收信号的部位抬高或者降低,从而拓展了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在垂直方向的扫描范围。基座9可以存放供电部、数据接收传送部、传感器控制部等,其固接在中空减震套10底部设置的开口向下的安装凹槽(因装配未图示)中;减震套10顶部通过以垂直方向为旋转轴向的旋转盘11与机体1下部连接,减震套10在旋转盘11的驱动下,带动基座9继而带动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以垂直方向为轴向旋转,从而可以进行360°扫描。减震套10侧面设置若干条环绕减震套10一周的环形凹槽101;环形凹槽101的底部101a为圆弧形;环形凹槽101侧壁与减震套10侧面设置弧形连接部101b;环形凹槽101的设置配合减震套10中空的结构可以起到减少垂直方向冲击的作用,从而减少无人机在运动中,尤其在降落时对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的震动,提高了两者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精度;同时该结构相比于弹簧等传统减震机构兼顾了结构的稳定性和简单性;另外环形凹槽101的底部101a设置为圆弧形、环形凹槽101侧壁与减震套10侧面设置弧形连接部101b,可以减少应力集中,从而提高减震套10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表面均设置相变材料层12,该层的设置可以在过冷或者过热的环境中保护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相变材料采用复配相变材料,包括常规的相变温度在0-10℃的固液相变材料和常规的固液相变温度在35-45℃的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在0-10℃的相变材料在常温下为液体,当环境温度低于相变点时会由液态变为固态同时放出热量,从而减少了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被冻的情况;相变温度在35-45℃的相变材料在常温下为固体,当环境温度高于相变点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同时吸收热量,从而防止了光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7过热的情况;相变材料可通过微胶囊封装,以防止其泄漏;相变材料层12可采用常规的涂层方式制得。机体1顶部的中心位置还固接太阳能充电部5,其与基座9内存放的供电部、数据接收传送部采用常规的方式电连接,用于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另外支脚3上设置弹性减震部31,在无人机降落时起到减震的作用;弹性减震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螺旋桨、支脚以及吊舱;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机体上部,所述支脚和吊舱分别设置在机体下部;所述吊舱内设置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两者分别通过对应的可伸缩支撑杆与一基座相连接,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可分别在支撑杆的伸缩驱动下从吊舱底部的开口伸出或退回吊舱;所述基座固接在一中空减震套底部设置的安装凹槽中,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向下;所述减震套顶部通过旋转盘与机体下部连接;所述减震套侧面设置若干条环绕减震套一周的环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螺旋桨、支脚以及吊舱;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机体上部,所述支脚和吊舱分别设置在机体下部;所述吊舱内设置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两者分别通过对应的可伸缩支撑杆与一基座相连接,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可分别在支撑杆的伸缩驱动下从吊舱底部的开口伸出或退回吊舱;所述基座固接在一中空减震套底部设置的安装凹槽中,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向下;所述减震套顶部通过旋转盘与机体下部连接;所述减震套侧面设置若干条环绕减震套一周的环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表面均设置相变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区输电线路巡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微胶囊固液相变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仕发张辉廖玉波刘文峰乔艳平张春海崔永光马贺平季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天地衡遥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