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07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屑车,包括:车体;第一滚轮组件,第一滚轮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用于与车体的底部连接;第二滚轮组件,与车体的底部连接,第二滚轮组件远离车体的一端用于与固定基础接触;其中,第一滚轮组件相对车体可转动地设置,第一滚轮组件具有移动位置和收纳位置,当第一滚轮组件处于移动位置时,第二连接端与固定基础接触,以使车体在第一滚轮组件和第二滚轮组件的作用下移动;当第一滚轮组件位于收纳位置时,第二连接端与固定基础脱离,以使车体的至少部分和第一滚轮组件的至少部分移入或移出机床的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屑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床的废屑不便于收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屑车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屑车。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一些结构紧凑的小型数控机床,受到空间和成本的限制,不能或不需要使用排屑机进行切屑的收集,在这类机床上普遍使用集屑抽屉或集屑小车。然而,大部分数控机床需要回收切削时的冷却液,涉及到切屑和切屑液的分离,这往往要求集屑装置与切屑液回收装置在空间上的布置为:集屑装置在上方,切屑液回收装置在下方。这就造成了集屑装置与地面隔开一定的空间,一般的集屑小车会与切屑液回收装置产生干涉,不满足使用要求。这种情况下,只能使用集屑抽屉,而集屑抽屉需要人工搬运来转移铁屑,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屑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床的废屑不便于收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屑车,包括:车体,车体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车体具有用于收集废屑的集屑槽;第一滚轮组件,第一滚轮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用于与车体的底部连接;第二滚轮组件,与车体的底部连接,第二滚轮组件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10),所述车体(10)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工作端(11)和第二工作端(12),所述车体(10)具有用于收集废屑的集屑槽(13);/n第一滚轮组件(20),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与所述车体(10)的底部连接;/n第二滚轮组件(30),与所述车体(10)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组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远离所述第一工作端(11)的一侧,所述第二滚轮组件(30)远离所述车体(10)的一端用于与固定基础接触;/n其中,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相对所述车体(10)可转动地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10),所述车体(10)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工作端(11)和第二工作端(12),所述车体(10)具有用于收集废屑的集屑槽(13);
第一滚轮组件(20),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与所述车体(10)的底部连接;
第二滚轮组件(30),与所述车体(10)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组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远离所述第一工作端(11)的一侧,所述第二滚轮组件(30)远离所述车体(10)的一端用于与固定基础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相对所述车体(10)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具有移动位置和收纳位置,当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处于所述移动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固定基础接触,以使所述车体(10)在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和所述第二滚轮组件(30)的作用下移动;当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固定基础脱离,以使所述车体(10)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的至少部分移入或移出机床的底座(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屑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处于所述移动位置时,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与所述车体(10)的底部相垂直;当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与所述车体(10)的底部相平行,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滚轮组件(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屑车还包括:
传动杆(50),所述传动杆(50)与所述车体(10)连接且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连杆组件(60),所述连杆组件(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连接,所述连杆组件(60)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50)连接,以使所述传动杆(50)和所述连杆组件(60)带动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在所述移动位置和所述收纳位置之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屑车还包括:
第三支撑座(70),设置在所述车体(10)的底部;
连接杆(140),所述连接杆(140)插设在所述第三支撑座(70)上且相对所述第三支撑座(70)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与所述连接杆(14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40)与所述连杆组件(60)远离所述传动杆(50)的一端连接,以使所述连接杆(140)在所述连杆组件(60)的带动下转动,以使所述连接杆(140)带动所述第一滚轮组件(20)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帅华邢旭辉张天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