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939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它包括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副边绕线组线圈、铁芯、正弦波产生器。该装置能够灵活改变铁芯中的磁通量,从而改变电子束栅极的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束焊接
,尤其是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束焊接通过加热电子枪中的阴极会产生离散的电子,该电子在高压静电场的加速下再通过电磁场的聚焦就可以形成能量密度极高的电子束,用此电子束去轰击工件,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焊接处工件熔化。电子束的能量大小通过电流电压来控制以外,也可以通过栅极来控制。栅极的负电压越高,对电子束的反推作用越大,最终释放出来的电子束能量越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压稳定装置,特指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用以改变电子束栅极的电压,进而改变电子束的功率大小。本专利技术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案是: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副边绕线组线圈、铁芯、正弦波产生器。所述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是顺时针缠绕在铁芯左侧。进一步,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上接入交流电压,产生390Hz的正弦波。所述的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相对于所述的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反向缠绕在铁芯左侧,两组线圈呈上下结构排布。进一步,第二线圈与正弦波产生器连接,产生电流为0A~3A的反相正弦波。进一步,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产生反向磁通,第二线圈的正弦波对第一线圈的正弦波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当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正弦波电流为0A时,表示第二线圈断路,不产生正弦波,对铁芯的磁通量无影响;随着电流的增加,第二线圈产生的反向磁通量越多,对第一线圈产生的磁通量抵消越多,剩余的正向磁通量越小。r>所述副边绕线组线圈根据铁芯所产生的磁通量大小改变变压后的电压。进一步,磁通量越大,磁场强度越强,副边绕线组线圈形成的电压越大,反之越小。特别的,所述副边绕线组线圈空载。所述铁芯材质为矽钢片,在中频电压的作用下能产生磁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列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2.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3.副边绕线组线圈、4.铁芯、5.正弦波产生器。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1接入交流电,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铁芯4的作用下产生磁场,磁感线向上,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与正弦波发生器5连接,产生另一组正弦波,当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的电流为0A时,电路断路,反向磁通量为0,根据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1产生的电压与副边绕线组线圈3的电压之比等于低副边绕线组的匝数之比,此时副边绕线组的电压最大。当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的电流增加到为最大值3A时,产生的反向磁通量也最大,此时正向磁通量被抵消一部分,电压值减小,对应的副边绕线组线圈3电压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1)、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副边绕线组线圈(3)、铁芯(4)、正弦波产生器(5),上述元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n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1)和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分别绕在铁芯(4)的左侧,并且呈上下结构,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与正弦波产生器(5)连接;副边绕线组线圈(3)环绕在铁芯(4)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1)、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副边绕线组线圈(3)、铁芯(4)、正弦波产生器(5),上述元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1)和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分别绕在铁芯(4)的左侧,并且呈上下结构,原边绕线组第二线圈(2)与正弦波产生器(5)连接;副边绕线组线圈(3)环绕在铁芯(4)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边绕线组第一线圈(1)顺时针环绕在铁芯(4)左侧,接入电压,产生频率为350Hz的正弦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束栅极电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汉民钟姿伊黄仕明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