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89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在平坦化层的开口区与金属层两侧设置有过孔、以及在公共电极表面设置补强层;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的液晶触控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开口区两侧设置过孔,公共电极在开口区内的换线层弯折较为平缓,应力较小,可以有效避免制程上的波动,消除切口,解决了公共电极较薄易断裂的问题,同时换线层表面另增加补强层,增加开口区内公共电极层膜厚,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公共电极断裂,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良率。

LCD touch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触控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一体化的触控显示面板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将触控传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偏光片与彩膜基板之间的外嵌型(On-Cell);以及将触控感器嵌入到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之中的内嵌型(In-Cell)。图1为现有的内嵌型触控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01、彩膜基板103、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01和彩膜基板103之间的液晶层102,阵列基板101包括基底1011、制备于基底1011表面的金属走线层1012和覆盖金属走线层1012的平坦化层1013,平坦化层1013包括平坦化层10141和平坦化层10142,平坦化层1013对应金属走线层1012位置上设置有开口,由于制程的波动原因,开口的过程有偏差,在平坦化层10141和金属走线层1012边界上形成切口A,接着在平坦化层10141、平坦化层10142、以及金属走线层1012表面制备公共电极1015、钝化层1016和像素电极1017,在切口A处的公共电极1015膜层较薄,且折弯的角度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表面的介质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表面的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表面的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表面的钝化层、设置于所述钝化层表面的像素电极层;/n其中,所述平坦化层具有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底部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平坦化层分离设置以形成过孔,所述公共电极层在所述过孔及所述金属层表面设置有换线层;所述换线层表面设置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与所述换线层电性连接,且所述补强层与所述像素电极绝缘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表面的介质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表面的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表面的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表面的钝化层、设置于所述钝化层表面的像素电极层;
其中,所述平坦化层具有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底部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平坦化层分离设置以形成过孔,所述公共电极层在所述过孔及所述金属层表面设置有换线层;所述换线层表面设置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与所述换线层电性连接,且所述补强层与所述像素电极绝缘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多条金属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显示驱动芯片;
其中,所述金属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显示驱动芯片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