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614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包括放丝束辊、排纱板、分散系统、平衡脱水系统和绕丝架;放丝束辊、排纱板、分散系统、平衡脱水系统、绕丝架由首端至尾端依次设置;缠绕在放丝束辊上的纤维束依次穿过排纱板、分散系统、平衡脱水系统,缠绕在绕丝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水平高,分散分散和脱水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纤维束分散差、含水高导致的浸胶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生产加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束加工过程中,需要经浸胶加工,来提高复合纤维的质量。在纤维束浸胶加工之前需要对纤维束进行分散、脱水,以解决浸胶难得问题。现有的纤维分散、脱水装置,大都是采用多级分散筛网式结构,这种结构体积大、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且分散和脱水效果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纤维束丝分散和脱水效果好的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水平高,分散分散和脱水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纤维束分散差、含水高导致的浸胶难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包括:放丝束辊、排纱板、分散系统、平衡脱水系统和绕丝架;其中,所述放丝束辊、所述排纱板、所述分散系统、所述平衡脱水系统、所述绕丝架由首端至尾端依次设置;缠绕在所述放丝束辊上的纤维束依次穿过所述排纱板、所述分散系统、所述平衡脱水系统,缠绕在所述绕丝架上。优选的,所述分散系统包括分散负压球体和吸风机,所述分散负压球体设置在所述排纱板与所述平衡脱水系统之间,所述吸风机安装在所述分散负压球体的两侧。利用吸风机排出分散负压球体内的气体,使得分散负压球体内的纤维束能够实现充分均匀分散。优选的,纤维束在所述分散负压球体内的长度L为:L=π×2R/3,其中,R为所述分散负压球体的半径。纤维束在分散负压球体内的长度随分散负压球体大小的不同而相应改变,有利于提高纤维束的分散效果。优选的,所述分散负压球体与所述平衡脱水系统间设置有收束管,分散后的纤维束可通过收束管进行归拢。优选的,所述平衡脱水系统包括筒体、电热丝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筒体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圆孔,且所述筒体内部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筒体内部的尾端位置,并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计算机控制系统。温湿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湿度信号传输至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电热丝加热,从而实现了纤维束的平衡脱水。优选的,所述排纱板上开设有多个排纱孔。纤维束分别经多个排纱孔伸入分散负压球体内,以便于实现纤维束的分散。优选的,所述放丝束辊与所述排纱板间设置有放丝驱动装置,可方便实现纤维束的传输。优选的,还包括绕丝驱动装置,所述绕丝驱动装置与所述绕丝架传动连接。在绕丝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绕丝架旋转,从而实现了纤维束的收集。优选的,所述吸风机的吸风角度α的范围为:45°≤α≤100°。在45°~100°范围内调整吸风机的吸风角度,有利于提高纤维束的分散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自动化水平高,通过分散系统和平衡脱水系统,实现了纤维束的分散和脱水,且分散和脱水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纤维束分散差、含水高导致的浸胶难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平衡脱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排纱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吸风机的吸风角度示意图。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收束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放丝束辊;2-排纱板;3-分散系统;31-分散负压球体;32-吸风机;4-平衡脱水系统;41-筒体;42-电热丝;43-温湿度传感器;44-圆孔;45-计算机控制系统;5-纤维束;6-收束管;7-放丝驱动装置;8-绕丝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附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包括:放丝束辊1、排纱板2、分散系统3、平衡脱水系统4和绕丝架;其中,放丝束辊1、排纱板2、分散系统3、平衡脱水系统4、绕丝架由首端至尾端依次设置;缠绕在放丝束辊1上的纤维束5依次穿过排纱板2、分散系统3、平衡脱水系统4,缠绕在绕丝架上。分散系统3包括分散负压球体31和吸风机32,分散负压球体31设置在排纱板2与平衡脱水系统4之间,吸风机32安装在分散负压球体31的两侧。利用吸风机32排出分散负压球体31内的气体,使得分散负压球体31内的纤维束能够实现充分均匀分散。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分散负压球体31与平衡脱水系统4间设置有收束管6,分散后的纤维束5可通过收束管6进行归拢。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纤维束5在分散负压球体31内的长度L(即排纱板2与收束管6之间纤维束5的预留长度)为:L=π×2R/3,其中,R为分散负压球体31的半径。纤维束5在分散负压球体31内的长度随分散负压球体31大小的不同而相应改变,有利于提高纤维束5的分散效果。平衡脱水系统4包括筒体41、电热丝42和温湿度传感器43,筒体41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圆孔44,且筒体41内部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电热丝42,温湿度传感器43安装在筒体41内部的尾端位置,并且温湿度传感器43电性连接有计算机控制系统45,电热丝42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45电性连接。温湿度传感器43将检测的温湿度信号传输至计算机控制系统45,计算机控制系统45控制电热丝42加热,从而实现了纤维束5的平衡脱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排纱板2上开设有多个排纱孔21。纤维束5分别经多个排纱孔21伸入分散负压球体31内,以便于实现纤维束5的分散。排纱板2和收束管6的直径可以根据纤维束的丝束的数量进行决定。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放丝束辊1与排纱板2间设置有放丝驱动装置7,可方便实现纤维束5的传输。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绕丝驱动装置8,绕丝驱动装置8与绕丝架传动连接。在绕丝驱动装置8的作用下,绕丝架旋转,从而实现了纤维束5的收集。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吸风机32的吸风角度α的范围为:45°≤α≤100°。根据分散需求,在45°~100°范围内调整吸风机32的吸风角度,有利于提高纤维束5的分散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自动化水平高,通过分散系统3和平衡脱水系统4,实现了纤维束5的分散和脱水,且分散和脱水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纤维束5分散差、含水高导致的浸胶难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放丝束辊1上缠绕的纤维束5在放丝驱动装置7的作用下,从放丝束辊1上拉出,经排纱板2上的排纱孔21进入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丝束辊、排纱板、分散系统、平衡脱水系统和绕丝架;其中,所述放丝束辊、所述排纱板、所述分散系统、所述平衡脱水系统、所述绕丝架由首端至尾端依次设置;缠绕在所述放丝束辊上的纤维束依次穿过所述排纱板、所述分散系统、所述平衡脱水系统,缠绕在所述绕丝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丝束辊、排纱板、分散系统、平衡脱水系统和绕丝架;其中,所述放丝束辊、所述排纱板、所述分散系统、所述平衡脱水系统、所述绕丝架由首端至尾端依次设置;缠绕在所述放丝束辊上的纤维束依次穿过所述排纱板、所述分散系统、所述平衡脱水系统,缠绕在所述绕丝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系统包括分散负压球体和吸风机,所述分散负压球体设置在所述排纱板与所述平衡脱水系统之间,所述吸风机安装在所述分散负压球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在所述分散负压球体内的长度L为:L=π×2R/3,其中,R为所述分散负压球体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纤维束自动分散和平衡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负压球体与所述平衡脱水系统间设置有收束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学焦裕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斯福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