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858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多联机系统,包括:内风道,用于连通室内;外风道,用于连通室外;出风分支部,其具有两个出风口,其中一个与所述内风道连通,另一个与所述外风道连通;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电加热设备;其中,所述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内机风机以设定转速运转,经过室内侧换热器的冷气在所述出风分支部处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气进入所述外风道流向室外,另一部分冷气经过所述电加热设备加热后进入所述内风道流向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除霜过程中,室内机风机运转,缩短了除霜时间;同时,室内侧能够吹热风,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和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多联机系统是由一台或多台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连接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多联机系统在冬季运行制热模式时,由于室外温度较低且室外机换热器作为蒸发器释放冷量,导致室外机换热器表面逐渐结霜,外侧的换热效果会变差,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霜层越积越厚,导致室外机的换热效果越来越差,室内机的制热效果也相应变差,严重影响机组性能。因此,需要对室外机进行除霜,现有的除霜方式主要是切换制冷模式,此时,室外机换热器作为冷凝器释放热量使霜层融化。为了防止室内吹冷风,除霜时,室内机风机停转,这就使室内机换热器(蒸发器)换热效果差,导致除霜速度慢,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除霜方式容易导致除霜速度慢以及除霜过程中室内侧制热效果差,从而使得用户体验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除霜过程中,室内机风机运转,缩短了除霜时间;同时,室内侧能够吹热风,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和体验感。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其包括:内风道,用于连通室内;外风道,用于连通室外;出风分支部,其具有两个出风口,其中一个与内风道连通,另一个与外风道连通;与内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处设置电加热设备;其中,>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内机风机以设定转速运转,经过室内侧换热器的冷气在出风分支部处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气进入外风道流向室外,另一部分冷气经过电加热设备加热后进入内风道流向室内。通过增设外风道和电加热装置,使除霜模式下,内机风机不停转,内机风机的运转提升了室外侧除霜速度,并且,除霜模式下确保了吹向室内的风为热风,这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和体验感。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与内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处设置内风道导风板,用于调节流向室内的风量;与外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处设置外风道导风板,用于调节流向室外的风量。藉此可以灵活控制室内温度和除霜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如上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开启除霜模式,内机风机以设定转速运转,经过室内侧换热器的冷气在出风分支部处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气进入外风道流向室外,另一部分冷气经过电加热设备加热后进入内风道流向室内。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设定转速为内机风机的最大转速,保证室内机以最大的效率进行换热,最大限度的缩小除霜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室内温度和内风道经过电加热后的出风温度对内风道导风板和/或外风道导风板的开度和/或电加热设备的功率进行调节,使室内温度维持在第一设定温度。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进行调节时,包括:检测室内温度和内风道经过电加热后的出风温度,当室内温度≥第一设定温度,出风温度≤第二设定温度时,增加内风道导风板的开度,和/或减小外风道导风板的开度,使更多的风吹向室内,室内温度较高,更加提升室内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加快除霜。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进行调节时,包括:检测室内温度和内风道经过电加热后的出风温度,当室内温度≥第一设定温度,出风口温度>第二设定温度时,且内风道导风板的开度>1/3时,减小电加热设备的功率,减小能耗。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进行调节时,包括:检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第一设定温度时,减小内风道导风板的开度,和/或增加外风道导风板的开度,和/或增加电加热设备的功率,使室内温度维持在使用户舒适的温度,保证用户的舒适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如上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除霜指令,控制内机电机以设定转速运转以及开启电加热设备,并且,根据室内温度和内风道经过电加热后的出风温度,对内风道导风板和/或外风道导风板的开度和/或电加热设备的功率进行调节。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室内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内风道经过电加热后的出风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限定的步骤;和/或包括如上所述的除霜控制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步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出风分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步骤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控制逻辑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风道;2-出风分支部;21-左表面;22-下表面;23-电加热设备;24-内风道导风板;25-外风道导风板;3-外风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处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专利技术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以室内机为风管机为例,如图1、2所示,其包括内风道1、出风分支部2、外风道3,出风分支部2具有两个出风口,一个与内风道1连通,另一个与外风道3连通。比如,出风分支部2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具有六个表面,两个出风口设置在出风分支部2的表面上,以图1的视角来说,其中一个出风口设置在左表面21上,另一个出风口设置在下表面22上,即两个出风口位于不同的表面上。内风道1连通室内,外风道3连通室外,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内机风机以设定的转速运转,经过室内侧换热器的空气(冷气)到达出风分支部2后进行分流,一部分冷气通过下表面22的出风口进入外风道3流向室外,与室外换热;另一部分冷气通过左表面21的出风口进入内风道2流向室内,为了确保流向室内的风为热风,需要对这一部分冷气进行加热,因此,在左表面21的出风口处设置电加热装置23,冷气经过电加热后转换为热风,然后流向室内。通过增设外风道3和电加热装置23,使除霜模式下,内机风机不停转,内机风机的运转提升了室外侧除霜速度,风机吹出的冷风在出风分支部2处被分成两路,一路通过外风道3导向室外,另一路在流向室内之前先经过电加热装置23加热,温度升高,再吹向室内,确保吹向室内的风为热风,由此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内风道(1),用于连通室内;/n外风道(3),用于连通室外;/n出风分支部(2),其具有两个出风口,其中一个与所述内风道(1)连通,另一个与所述外风道(3)连通;/n与所述内风道(1)连通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电加热设备(23);其中,/n所述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内机风机以设定转速运转,经过室内侧换热器的冷气在所述出风分支部(2)处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气进入所述外风道(3)流向室外,另一部分冷气经过所述电加热设备(23)加热后进入所述内风道(2)流向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内风道(1),用于连通室内;
外风道(3),用于连通室外;
出风分支部(2),其具有两个出风口,其中一个与所述内风道(1)连通,另一个与所述外风道(3)连通;
与所述内风道(1)连通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电加热设备(23);其中,
所述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内机风机以设定转速运转,经过室内侧换热器的冷气在所述出风分支部(2)处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气进入所述外风道(3)流向室外,另一部分冷气经过所述电加热设备(23)加热后进入所述内风道(2)流向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内风道(1)连通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内风道导风板(24),用于调节流向室内的风量;
与所述外风道(3)连通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外风道导风板(25),用于调节流向室外的风量。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开启除霜模式,内机风机以设定转速运转,经过室内侧换热器的冷气在所述出风分支部(2)处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气进入所述外风道(3)流向室外,另一部分冷气经过所述电加热设备(23)加热后进入所述内风道(2)流向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转速为内机风机的最大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室内温度和所述内风道(1)经过电加热后的出风温度对所述内风道导风板(24)和/或外风道导风板(25)的开度和/或电加热设备(23)的功率进行调节,使室内温度维持在第一设定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调节时,包括:
检测室内温度和所述内风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飞飞任小辉张坤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