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55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体、支脚和置放箱,通过在第二支撑板顶端右部设置置垫装置,第三驱动电机运转带动第一转动轴、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同时进行逆时针旋转,第二转动轴顺时针转动,托垫齿轮的轮齿对放置垫之间的位置啮合;并且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处设置放置装置,将下部的切片机构驱动使得切刀在缓冲槽板处进行面包或果干阻挡放置,而后续驱动上部的切片机构,同理即可对面包切片、果干细切,达到了大大提高控制均匀度的有益效果,使其早餐供应也更具便利性,在公共场所(如地铁站)使用时能时刻对食物混合、加热、保鲜,或得到冷藏的长期保质能力,能确保食物更为安全,防止变质。

A self classifying hybrid cater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配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
技术介绍
从中医养生角度讲,早上要补阳气,早餐要以谷类食物为主,可以加牛奶、粥等,三明治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食品,以两片面包夹各种搭配的食材如:各种果干等,再与各种调料活酱料制作而成,吃法简便,广泛流行于西方各国,也是在早餐当中较为大众的一种选择,而在地铁处早上会有许多的上班等人员进行等车,但一般有些上班者时间较急一般会在地铁处直接等车而没有时间买早餐,而虽说现有地铁旁有可自动制作三明治早餐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设备在进行制作时一般没有放置垫而不卫生或者进行放置操作过于麻烦,并且在进行面包切片或果干细切细分时均匀度控制不足,此外,早餐食物容易受温度影响变质腐烂,食物卫生、安全问题也谨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以解决该设备在进行制作时一般没有放置垫而不卫生或者进行放置操作过于麻烦,并且在进行面包切片或果干细切时均匀度控制不足的问题,由齿轮的轮齿对放置垫之间的位置啮合与提供双组位置稳定的切片部件,达到可方便的对放置垫进行放置,并且大大提高控制均匀度的效果。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包括,机体,作为主体机构,用于安装功能性部件;焊接在机体底端四部角落的支脚;安装在机体内壁底端中部的第一电动推杆;可沿机体横向方向移动的横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顶端;可沿机体纵向方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与横向移动机构顶端焊接,并用于承托并移动盛放食物的盘子;自主加料混合装置安装在机体上,具有食物混合、加热、冷藏功能,且用于食物存量的监测与食物的自主添加;置垫装置安装在机体一侧部,用于自主送出盛放食物的盘子;放置装置安装在机体另一侧部,用于主食的切片及推送;加酱机构安装在机体上,位于放置装置前侧,用于自主添加酱料。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置放箱、出餐挡板、控制器、电源线、第一转动盖、第一拉手、收发模块、显示屏、操作按钮、价格条、第二转动盖、第二拉手、电磁锁、第三拉手、第二电动推杆、垫块、托盘、第三拉手、第三转动盖、第四转动盖、第四拉手和出餐口;置放箱焊接于机体左端前下部,出餐挡板通过铰链与机体前端中下部转动连接,控制器右端与机体螺栓连接,电源线设置于控制器后端,机体顶端后部通过铰链与第一转动盖转动连接,第一拉手与第一转动盖顶端前部螺栓连接,收发模块固定嵌入于机体左端上部,显示屏固定嵌入于机体前端上部,操作按钮嵌入机体前端,价格条设置于机体前端,第二转动盖后端通过铰链与机体转动连接,第二拉手固接于第二转动盖左端前部,机体内壁左右两端通过电磁锁与第一转动盖固定连接;纵向移动机构顶端与第二电动推杆螺栓连接,第二电动推杆顶端前部与垫块焊接,垫块顶端与托盘焊接,第二支撑板底端右部与置垫装置焊接,第三拉手左端与第三转动盖螺栓连接,第二支撑板底端左部与放置装置焊接,第三转动盖后部通过铰链与放置装置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底端左前部与加酱机构焊接,第四转动盖后端通过铰链与机体转动连接,第四转动盖左端前部与第四拉手螺栓连接,出餐口设置于机体前端中下部,并且出餐口前端面外围与出餐挡板外表面中部相贴合;机体内壁左右两端上部与制冷器螺栓连接,并且制冷器处于隔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置垫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传动齿轮、托垫齿轮、第二转动轴、槽口、置垫管和盛装垫,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前端与第一转动轴固定插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外表面中部由后至前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并且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均与第一转动轴固定插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后端通过轴承与机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外表面中部由后至前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并且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均与第二转动轴固定插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槽口设置有四个,并且槽口分别设置于置垫管左右两端下部,所述托垫齿轮内侧五分之一处通过槽口置入置垫管内部,所述盛装垫设置于置垫管内部,所述盛装垫左右两端与托垫齿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右部与置垫管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放置装置包括主食放置管、切片机构和槽口条,所述切片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主食放置管下端与切片机构焊接,所述槽口条设置于主食放置管左端,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左部与主食放置管焊接,所述切片机构包括外壳、第三电动推杆、切刀和缓冲槽板,所述外壳内壁右端与第三电动推杆螺栓连接,所述切刀固接于第三电动推杆左端,所述主食放置管左端下部与缓冲槽板焊接,所述主食放置管右端下部与外壳焊接,所述主食放置管右端上部设置有通口。进一步的,所述加酱机构包括环形竖向支架、连接环、拆卸口、第四电动推杠、压块、活塞头、瓶体和瓶嘴,所述环形竖向支架外表面下部与连接环焊接,所述拆卸口设置于环形竖向支架前端上部,第四电动推杠设置于环形竖向支架内部上端,所述第四电动推杠底端与压块焊接,所述瓶体与环形竖向支架内部下端,所述瓶体内壁与活塞头外表面中部,并且活塞头与瓶体活动连接;所述瓶嘴与瓶体底端中部热熔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左前部与环形竖向支架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槽板、第一螺纹杆、第一滑条、第一滑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杆、第一驱动电机和安置箱,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槽板内壁左右两端,并且第一螺纹杆通过轴承与第一槽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槽板内壁前后两端与第一滑条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滑块左右两端,并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前后两端与第一滑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内壁与第一螺纹杆固定插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底端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顶底两端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固定插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底端与安置箱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槽板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槽板、第二螺纹杆、第二滑条、第二滑块、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螺纹杆左端插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前部通过轴承与第二槽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第二槽板内壁前后两端,并且第二螺纹杆通过轴承与第二槽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槽板内壁前后两端与第二滑条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第二滑块前后两端,并且第二螺纹杆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底端与第二槽板内壁后部螺栓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机构顶端与第二槽板焊接。进一步的,所述自主加料混合装置包括冷藏盖、磁条、隔板、冷藏室、通口、通入管、第一电动阀、备餐罐、距离传感器、第二支撑板、流出管、第二电动阀、集料斗、集料管、出料头和制冷器,所述冷藏盖顶端中部与第三拉手螺栓连接,所述机体内壁上部由上至下分别固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隔板顶端与第一支撑板焊接,所述隔板顶端外围通过磁条与第三拉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与隔板之间形成冷藏室,所述通口设置于隔板上部,所述通入管贯穿第一支撑板底端,并且通入管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包括,/n机体,作为主体机构,用于安装功能性部件;/n焊接在机体底端四部角落的支脚;/n其特征在于:/n安装在机体内壁底端中部的第一电动推杆;/n可沿机体横向方向移动的横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顶端;/n可沿机体纵向方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与横向移动机构顶端焊接,并用于承托并移动盛放食物的盘子;/n自主加料混合装置安装在机体上,具有食物混合、加热、冷藏功能,且用于食物存量的监测与食物的自主添加;/n置垫装置安装在机体一侧部,用于自主送出盛放食物的盘子;/n放置装置安装在机体另一侧部,用于主食的切片及推送;/n加酱机构安装在机体上,位于放置装置前侧,用于自主添加酱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包括,
机体,作为主体机构,用于安装功能性部件;
焊接在机体底端四部角落的支脚;
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机体内壁底端中部的第一电动推杆;
可沿机体横向方向移动的横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顶端;
可沿机体纵向方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与横向移动机构顶端焊接,并用于承托并移动盛放食物的盘子;
自主加料混合装置安装在机体上,具有食物混合、加热、冷藏功能,且用于食物存量的监测与食物的自主添加;
置垫装置安装在机体一侧部,用于自主送出盛放食物的盘子;
放置装置安装在机体另一侧部,用于主食的切片及推送;
加酱机构安装在机体上,位于放置装置前侧,用于自主添加酱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置放箱、出餐挡板、控制器、电源线、第一转动盖、第一拉手、收发模块、显示屏、操作按钮、价格条、第二转动盖、第二拉手、电磁锁、第三拉手、第二电动推杆、垫块、托盘、第三拉手、第三转动盖、第四转动盖、第四拉手和出餐口;
置放箱焊接于机体左端前下部,出餐挡板通过铰链与机体前端中下部转动连接,控制器右端与机体螺栓连接,电源线设置于控制器后端,机体顶端后部通过铰链与第一转动盖转动连接,第一拉手与第一转动盖顶端前部螺栓连接,收发模块固定嵌入于机体左端上部,显示屏固定嵌入于机体前端上部,操作按钮嵌入机体前端,价格条设置于机体前端,第二转动盖后端通过铰链与机体转动连接,第二拉手固接于第二转动盖左端前部,机体内壁左右两端通过电磁锁与第一转动盖固定连接;
纵向移动机构顶端与第二电动推杆螺栓连接,第二电动推杆顶端前部与垫块焊接,垫块顶端与托盘焊接,第二支撑板底端右部与置垫装置焊接,第三拉手左端与第三转动盖螺栓连接,第二支撑板底端左部与放置装置焊接,第三转动盖后部通过铰链与放置装置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底端左前部与加酱机构焊接,第四转动盖后端通过铰链与机体转动连接,第四转动盖左端前部与第四拉手螺栓连接,出餐口设置于机体前端中下部,并且出餐口前端面外围与出餐挡板外表面中部相贴合;机体内壁左右两端上部与制冷器螺栓连接,并且制冷器处于隔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垫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传动齿轮、托垫齿轮、第二转动轴、槽口、置垫管和盛装垫,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前端与第一转动轴固定插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外表面中部由后至前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并且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均与第一转动轴固定插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后端通过轴承与机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外表面中部由后至前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并且传动齿轮和托垫齿轮均与第二转动轴固定插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槽口设置有四个,并且槽口分别设置于置垫管左右两端下部,所述托垫齿轮内侧五分之一处通过槽口置入置垫管内部,所述盛装垫设置于置垫管内部,所述盛装垫左右两端与托垫齿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右部与置垫管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主分类式混合配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装置包括主食放置管、切片机构和槽口条,所述切片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主食放置管下端与切片机构焊接,所述槽口条设置于主食放置管左端,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左部与主食放置管焊接,所述切片机构包括外壳、第三电动推杆、切刀和缓冲槽板,所述外壳内壁右端与第三电动推杆螺栓连接,所述切刀固接于第三电动推杆左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