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料自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486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料自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三连杆结构以及输出装置,所述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各个连杆依次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与墙板相连接,所述三连杆结构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墙板上设置的滑道中,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输出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墙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连杆结构与墙板配合实现自锁功能。

A press self-lock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料自锁机构
本技术涉及炉腔内胆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压料自锁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厨房电器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蒸汽炉、微波炉等带有内胆的家用电器等内胆的加工通常会用到压料装置,这种压料装置通常是利用驱动装置带动一个滑块来进行压料,现有技术中通常将驱动装置如(气缸、液压缸或者伺服电机等)直接通过推杆与滑块连接,驱动装置直接作用的方式带动滑块运动,采用该机构弊端有二:以气缸为例,其一,气缸伸出前推压紧,无限位自锁机构,机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二,当机构外部受力时,气缸直接受力,定位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料自锁机构,通过设置多连杆与墙板配合实现自锁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料自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三连杆结构以及输出装置,所述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各个连杆依次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墙板上,所述三连杆结构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墙板上设置的滑道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墙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墙板垂直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平行于所述支撑板。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杆垂直于所述支撑板。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完全收缩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夹角为135°,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夹角为135°,所述第一连杆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杆。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完全伸长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夹角为180°,所述第二连杆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杆。进一步,所述三连杆结构之间通过销轴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有导轨,所述输出装置设在所述导轨上。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机构。进一步,所述墙板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气缸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本技术通过设置一种压料自锁机构,通过在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设置三连杆结构,改变了动力传递的方向,使纵向设置的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为横向的力,推动第三连杆以及输出装置实现压料的功能,而且在驱动装置向上推动第一拉杆的过程中,从输出装置处传来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墙板上,减小了驱动装置所受到的反作用力,这样减小了驱动装置的负荷,有助于延长驱动装置的寿命;同时在驱动装置的推杆将第一连杆顶在支撑板的底面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成一条线整体靠在支撑板的底面,这时墙板成为了主要的受力面,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没有其它方向的力,形成一种锁定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驱动装置的受力,保证了压料的准确性;当需要退出这种自锁状态时,只需驱动装置的推杆给第一连杆提供一个拉力,改变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处的稳定性,从而退出了自锁状态,十分方便。同时,本技术中驱动装置的推杆到支撑板的距离是固定的,三连杆的长度也是固定的,这样保证了推紧块在支撑板上移动的距离是固定的,保证了在生产过程中该压料装置的工作精度。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墙板与支撑板相互垂直,第一连杆平行于支撑板,第三连杆垂直于支撑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夹角为135°,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夹角为135°,这种状态下,在驱动装置的推杆将第一连杆沿着墙板向上推动时,带动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运动,继而推动输出装置,当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成180°时,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成90°,这样作用在输出装置上的反作用力反馈到第二连杆上时,只有横向的作用力,不会改变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锁定状态,这种状态下,驱动装置的推杆不受力,全部的反作用力均作用在墙板上,进一步减小了驱动装置的负荷,避免驱动装置因负荷过大而导致推杆与套筒的连接精度出现问题,也保证了压料定位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状态图一;图2为本技术状态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压料自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三连杆结构以及输出装置,所述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各个连杆依次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墙板上,所述三连杆结构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墙板上设置的滑道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墙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压料自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三连杆结构以及输出装置,所述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4以及第三连杆5,各个连杆依次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装置设置在支撑板10上,所述支撑板10安装在墙板9上,所述三连杆结构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10之间,所述第一连杆2一端设置在所述墙板9上设置的滑道8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连接,所述第三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墙板9上,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2连接上述示例中,本技术通过设置一种压料自锁机构,通过在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设置三连杆结构,改变了动力传递的方向,使纵向设置的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为横向的力,推动第三连杆以及输出装置实现压料的功能,而且在驱动装置向上推动第一拉杆的过程中,从输出装置处传来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墙板上,减小了驱动装置所受到的反作用力,这样减小了驱动装置的负荷,有助于延长驱动装置的寿命;同时在驱动装置的推杆将第一连杆顶在支撑板的底面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成一条线整体靠在支撑板的底面,这时墙板成为了主要的受力面,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没有其它方向的力,形成一种锁定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驱动装置的受力,保证了压料的准确性;当需要退出这种自锁状态时,只需驱动装置的推杆给第一连杆提供一个拉力,改变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处的稳定性,从而退出了自锁状态,十分方便。同时,本技术中驱动装置的推杆到支撑板的距离是固定的,三连杆的长度也是固定的,这样保证了推紧块在支撑板上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料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三连杆结构以及输出装置,所述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各个连杆依次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墙板上,所述三连杆结构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墙板上设置的滑道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墙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料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三连杆结构以及输出装置,所述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各个连杆依次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墙板上,所述三连杆结构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墙板上设置的滑道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墙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料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垂直安装在所述墙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料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于所述支撑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料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垂直于所述支撑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顾高松罗成魏泽民潘金伦郑小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