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32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混凝土剪力墙两端的内置型钢在墙脚部位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采用高强度钢材,利用高强度钢材的弹性变形能力,充分发挥中小地震作用下的连梁耗能机制。同时,连接板的极限强度低于内置型钢的屈服强度,保证墙体大震作用下的损伤集中在连接板处,连接板发挥保险丝作用。所提出的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可实现破坏位置可控且易修复目标。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 with f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地震作用的随机性和人类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无限制地使用资源实现在强震下结构不发生破坏。现有的抗震设计理念以保护生命为首要目标,通过延性设计避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甚至倒塌,为逃生提供可能。历次震害表明,结构的倒塌和人员伤亡都得到了一定控制,但经济损失却异常巨大,经济损失主要包括震后结构的修复重建费用以及漫长的修复和重建期导致建筑使用功能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随着工程抗震设计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其重要的发展趋势由防止结构倒塌逐渐转到结构的可控性和可恢复性当中。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高效的抗侧力体系,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脚部和连梁在地震中往往遭到严重破坏,震后修复困难。如何实现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破坏位置可控且易修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内置型钢Ⅰ(2)、墙脚连接节点(3)、墙脚(4)和内置型钢Ⅱ(5);/n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与墙脚(4)通过整体浇筑连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内预埋有两个竖直的内置型钢Ⅰ(2),两个内置型钢Ⅰ(2)分别靠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的两个竖直边缘;/n所述墙脚(4)内预埋有两个内置型钢Ⅱ(5),两个内置型钢Ⅱ(5)的上端伸出墙脚(4)的上表面,两个内置型钢Ⅱ(5)分别位于两个内置型钢Ⅰ(2)的正下方,每个内置型钢Ⅱ(5)与其正上方的内置型钢Ⅰ(2)之间存在间隙;/n每个所述内置型钢Ⅱ(5)通过墙脚连接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内置型钢Ⅰ(2)、墙脚连接节点(3)、墙脚(4)和内置型钢Ⅱ(5);
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与墙脚(4)通过整体浇筑连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内预埋有两个竖直的内置型钢Ⅰ(2),两个内置型钢Ⅰ(2)分别靠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的两个竖直边缘;
所述墙脚(4)内预埋有两个内置型钢Ⅱ(5),两个内置型钢Ⅱ(5)的上端伸出墙脚(4)的上表面,两个内置型钢Ⅱ(5)分别位于两个内置型钢Ⅰ(2)的正下方,每个内置型钢Ⅱ(5)与其正上方的内置型钢Ⅰ(2)之间存在间隙;
每个所述内置型钢Ⅱ(5)通过墙脚连接节点(3)与其正上方的内置型钢Ⅰ(2)连接,连接节点(3)完全裸露;所述连接节点(3)包括若干连接板(31)和若干高强螺栓(32),连接板(31)上设置有若干供高强螺栓(32)穿过的螺栓孔;
所述内置型钢Ⅰ(2)和内置型钢Ⅱ(5)为尺寸相匹配的工字钢或H型钢,内置型钢Ⅰ(2)包括腹板Ⅰ和两个翼缘Ⅰ,腹板Ⅰ的下端和两个翼缘Ⅰ的下端均设置有若干供高强螺栓(32)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忠周绪红刘界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