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8189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无纺布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分别将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经变频针布开松机开松后送至风力混合机中进行二次风混开松,然后送至不同棉箱中,再按照中间层为低溶点纤维,上下层为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的排布方式送至零风压棉网收集装置中,使纤维均匀落到收集排上;将收集的纤维经物理碾压预黏连成纤维网,然后送至热粘合机定型,得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风混开松及零风压棉网收集、物理碾压及热定型的方法即可得到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多层次无纺布。所得多层次无纺布具有轻、柔、暖、贴的特点。

A kind of graphene multi-functional superfine fiber multi-layer non-woven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无纺布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保暖絮片或多层次无纺布是制作服装、家纺等日用纺织品的重要辅料,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传统的保暖絮片通常采用棉絮、羊毛、羽绒等天然填充材料,在这些填充材料中,羽绒的保暖性最好,羊毛次之,棉絮最差。棉絮或羊毛制成的保暖絮片易吸潮、回弹性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保暖性能会大幅下降,现在已经逐步被淘汰。羽绒制成的保暖絮片质量轻、回弹性好、保温效果好,广泛应用在羽绒服中,但羽绒也存在价格高、易钻绒、易发霉、难清洗等缺陷。随着纤维工业的快速发展,以涤纶、腈纶等化学纤维为填充材料的新型絮片相继开发成功,并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以棉絮、羊毛、羽绒等为保温填充材料的絮片。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对于日用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对传统的保暖絮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追求保暖性的同时,是否轻薄、柔软、贴身、环保、安全,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健康保健功能也成为人们衡量其品质优劣的标准。因此,新型的功能性纺织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专利201810826922.6公开了一种多重纤维混合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60~90%粘胶纤维、0~30%细旦涤纶纤维和10~40%三维卷曲涤纶纤维混合,由开松机将纤维原料经过两次开松混合,然后喂入梳理机梳理后,纤维网经杂乱棍作用,纤维获得重新排列,使其纵横交错12方位交叉,再导入预针刺机预针刺和下针刺机进行底面针刺。所得到的多重纤维混合保暖絮片具有较高的生理舒适性;同时,在厚度较低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三维卷曲涤纶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的含量,加强了蓬松性、透气性和保暖性。专利201510664835.1公开了一种新型兔毛保暖絮片。通过研究兔毛与腈纶的配比以及针刺或热风固着工艺与絮片的厚度、面密度、保暖性能、压缩性能、透气性能、拉伸断裂等性能的关系,通过纤维配比、固着技术的优化,达到质轻、高保暖的最佳效果。专利201810022408.7公开了一种透气透湿可生物降解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以Viloft纤维为絮料主体、三维卷曲中空纤维和远红外纤维为骨架,ES纤维为热粘合剂通过热熔黏合加工制成。该方法采用了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新型纤维,使得絮片聚集了viloft纤维的良好的吸湿放湿性和可降解性、三维卷曲中空纤维的卷曲性以及远红外纤维的保健功能。专利201910140874.X公开了一种相变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依次设置并通过无纺针刺方式相互连接的导湿纤维网层、蓄热纤维网层以及隔热纤维网层,导湿纤维网层为由普通纤维、异形中空超细纤维以及卷曲纤维制成的纤维网层,蓄热纤维网层为由相变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纤维网层,隔热纤维网层为由气凝胶聚酰亚胺纤维制成的纤维网层,所得相变保暖絮片具有保暖性优异、整体轻盈柔软且导湿快干的特性。专利201611041069.4公开了一种高克重阻燃无胶棉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采用70~75wt%的阻燃粘胶和25~30wt%的4080低熔点纤维制备而成。采用阻燃粘胶且含量高达75%,与常规的棉纤维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喷胶棉相比,用低熔点涤纶4080做粘合剂,产品环保,避免了对人体危害;且制备方法简单,其中采用双梳理机,纤维混合均匀,梳理机输出的纤维网克重大;铺网采用网帘多层铺网,铺网的克重达到170g;制备出无纺布厚度更厚,蓬松保暖性、阻燃性也较佳。专利200910037005.0公开了一种保暖絮片及其制造方法。由10~64%(重量)的细旦纤维和/或超细旦纤维、31~80%(重量)的中空纤维、5~30%(重量)的粘结纤维制成。上述保暖絮片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将各种纤维原料开松并混合;然后进行梳理、铺网,形成纤网;然后对纤网进行杂乱牵伸,使纤网形成立体网状交叉结构;然后对纤网加热烘焙,至少使粘结纤维的表层熔化,并将其周围的纤维粘结。本专利技术中细旦纤维的使用大大提高保暖絮片中静止空气的含量,减少热量传导,并且能够将保暖絮片中的空间切割为更小的空间,阻止或减少空气对流,从而使保暖絮片的保暖性能得到提高;中空纤维可提高保暖絮片的蓬松度和压缩回弹性;经过杂乱牵伸,使保暖絮片的蓬松度和压缩回弹性更高。通过以上现有技术可以看出,对保暖絮片或多层次无纺布性能的优化主要在于纤维种类的选择及特定的制备方法上。上述技术虽然实现了较好的性能,但仍存在功能单一、材料要求高(如需采用异形中空超细纤维、三维卷曲中空纤维等)、制备方法复杂(如需采用杂乱棍作用或纤网牵伸机的牵伸作用使纤网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等)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分别将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经自动开包称重后送至变频针布开松机开松;(2)将步骤(1)处理后的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分别送至风力混合机中进行二次风混开松,然后通过风管分别送至不同棉箱中;(3)将步骤(2)中的纤维按照中间层为低溶点纤维,上下层为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的排布方式送至零风压棉网收集装置中,使纤维均匀落到收集排上;(4)将步骤(3)收集的纤维经物理碾压预黏连成纤维网,然后送至热粘合机定型,得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是指添加有石墨烯及具有负离子、远红外、抗菌防螨、磁性、除甲醛、除异味、抗辐射防紫外线中至少一种功能的纤维;或多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的混合。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2mm~71mm。进一步地,所述低溶点纤维是指4080低熔点纤维。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的纤度为0.5D~1.5D,低溶点纤维的纤度为2D~4D。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的质量占比为: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70%~95%,低溶点纤维30%~5%。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分别送至风力混合机中的过程中设置自动荧光检测装置,一经发现荧光信号全线光电联动停机,确保所有纤维不含荧光增白剂。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棉箱采用光电定高、体积定重的方式控制每次喂入量,确保每次喂入误差控制在重量的正负1%之内。进一步地,步骤(4)中定型后的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进一步进入再冷却装置冷却,然后设定每卷长度、码数,自动卷绕切断、打包入仓。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的克重为5~8g/m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长度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n(1)分别将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经自动开包称重后送至变频针布开松机开松;/n(2)将步骤(1)处理后的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分别送至风力混合机中进行二次风混开松,然后通过风管分别送至不同棉箱中;/n(3)将步骤(2)中的纤维按照中间层为低溶点纤维,上下层为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的排布方式送至零风压棉网收集装置中,使纤维均匀落到收集排上;/n(4)将步骤(3)收集的纤维经物理碾压预黏连成纤维网,然后送至热粘合机定型,得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分别将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经自动开包称重后送至变频针布开松机开松;
(2)将步骤(1)处理后的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分别送至风力混合机中进行二次风混开松,然后通过风管分别送至不同棉箱中;
(3)将步骤(2)中的纤维按照中间层为低溶点纤维,上下层为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的排布方式送至零风压棉网收集装置中,使纤维均匀落到收集排上;
(4)将步骤(3)收集的纤维经物理碾压预黏连成纤维网,然后送至热粘合机定型,得到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是指添加有石墨烯及具有负离子、远红外、抗菌防螨、磁性、除甲醛、除异味、抗辐射防紫外线中至少一种功能的纤维;或多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和低溶点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2mm~7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细纤维多层次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溶点纤维是指4080低熔点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多功能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蕊烨邓细利罗湘军黄钊维钟敏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