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8144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包括送丝机,等离子枪,安装在等离子枪两侧的送丝枪,等离子枪连着等离子电源;旋转电机的正负限位传感器以及零位传感器通过导线和计算机连接,用于确定旋转电机的运动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的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双路送丝的同时可自动调节送丝角度;可以在3D打印过程中自动修正送丝路径,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The follow-up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fast plasma double wire f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快速等离子熔融沉积
,涉及一种高效率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快速等离子熔融沉积技术(RapidPlasmaDeposition,RPD)是利用等离子弧作为能量源,在基材上形成稳定熔池,同时将送入熔池的金属丝材熔化,进而沉积凝固成形。等离子弧和电子束、激光同属为高能束,但等离子弧相较于电子束和激光的成本低,且比自由态电弧的能量密度高、刚直性好,因而近年来被各研究机构和企业用于金属构件的低成本快速制造。但由于等离子弧熔融沉积技术的热输入量大,熔池尺寸大,单层的沉积高度也相对其他技术较高,这就导致其成形构件的精度低,表面质量差,易产生缺陷。其次,在进行零件的等离子熔融沉积成形前,需要进行切片分层处理,且切片层厚和路径已设为定值,而在沉积成形过程中,因为送丝枪将丝送入熔池的角度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方向的沉积宽度和沉积高度与理论设计有一定的偏差,且随处则沉积过程的进行,该偏差不断累积放大,最终导致沉积过程无法进行,甚至造成零件的报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伺服电机(2)左右两侧的送丝机b(1)和送丝机a(3),所述伺服电机(2)下方连接有旋转电机(7),所述旋转电机(7)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和等离子枪(11)、所述等离子枪(11)位于旋转电机(7)中心位置、所述固定板位于等离子枪(11)后方;/n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等离子枪(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竖直导轨,在两个竖直导轨上分别设置有滑块b(14)和滑块a(8),所述滑块b(14)上安装着转角电机b(13)、转角电机b(13)上安装着送丝枪b(12);所述滑块a(8)上安装着转角电机a(9)、转角电机a(9)上安装着送丝枪a(10);/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伺服电机(2)左右两侧的送丝机b(1)和送丝机a(3),所述伺服电机(2)下方连接有旋转电机(7),所述旋转电机(7)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和等离子枪(11)、所述等离子枪(11)位于旋转电机(7)中心位置、所述固定板位于等离子枪(11)后方;
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等离子枪(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竖直导轨,在两个竖直导轨上分别设置有滑块b(14)和滑块a(8),所述滑块b(14)上安装着转角电机b(13)、转角电机b(13)上安装着送丝枪b(12);所述滑块a(8)上安装着转角电机a(9)、转角电机a(9)上安装着送丝枪a(10);
所述送丝机b(1)为送丝枪b(12)送丝,所述送丝机a(3)为送丝枪a(10)送丝;所述等离子枪(11)连着等离子电源;
所述旋转电机(7)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旋转电机旋转角度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通过导线和计算机连接,所述旋转电机(7)的侧壁上还标记有初始标定位置,旋转电机所在位置就是初始标定位置的对应位置;
所述伺服电机(2)、送丝机b(1)和送丝机a(3)均设置在三坐标数控机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正限位传感器(4)、零位传感器(5)和负限位传感器(6),所述正限位传感器(4、)零位传感器(5)和负限位传感器(6)均设置在旋转电机(7)顶部固定盖边缘位置,所述正限位传感器(4)、负限位传感器(6)和零位传感器(5)通过导线和计算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限位传感器(4)、零位传感器(5)和负限位传感器(6)均通过设置在旋转电机(7)顶部固定盖上的支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限位传感器(6)和正限位传感器(4)用于限定旋转电机(7)的运动最大范围,所述零位传感器(5)作为标定位置。


5.快速等离子双送丝随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辉彭博杨炳森贺智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