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811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是在钼中掺杂Hf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纯钼在高温下容易氧化,再结晶温度低,室温不易加工,通过在钼中添加其他元素,开发出很多体系的钼基合金。其中MHC钼合金已经广泛用于金属加工与成型领域。一般的粉末冶金MHC合金通过在钼粉中加入碳黑,氢化铪粉,混合后再进行氢气或者真空烧结制备得到的MHC合金。这样得到的MHC合金中铪部分固溶在钼基体中,一部分铪在粉末冶金过程中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化物。另外石墨颗粒相对较大,混合后随机均匀分布,Hf原子需要较长时间的扩散才能反应形成弥散的HfC,所以形成的数量相对较少,MHC合金的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碳纳米管替代石墨,作为MHC钼合金的碳源,通过对球磨以及放电等离子烧结等工艺的优化,使制备的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屈服强度得到有效地提高。碳纳米管作为碳材料之一,具有高导电性,力学性能好,比表面积大,表面化学能高等优点,现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门掺杂材料首选之一。本专利技术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是在钼中掺杂HfH2以及CNT后获得的钼合金,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构成为:Hf1.2%,CNT0.1%,余量为Mo。本专利技术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液相混粉按配比量将称量好的HfH2粉和CNT粉分别加入酒精中并加热至50℃,CNT粉加热的同时需进行超声搅拌,时间为2小时,所得溶液分别命名为溶液A、溶液B;将溶液A倒入溶液B中,随后加热搅拌至胶体状,循环进行水洗和过滤,直至水洗溶液清澈为止,最后将过滤得到的CNT/HfH2混合物烘干,得到CNT/HfH2复合粉末;原始粉末粒度为:HfH2粉颗粒尺寸为3-5微米,多壁CNT粉外径大于50纳米,内径为5-15纳米,长度为0.5-2微米,Mo粉颗粒尺寸为3-5微米。步骤2:球磨将步骤1获得的复合粉末与钼粉置于球磨罐中,球磨罐和磨球的材质为WC,球磨10-40小时,得到复合掺杂的球磨粉末;步骤3:烧结将步骤2获得的球磨粉末装入石墨模具,再将模具放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室温下对烧结炉抽真空,依次升温至800℃、1600℃并分别保温5min,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即得到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为100℃/min,降温速率为100℃/min。本专利技术高强度的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在不同球磨时间的制备工艺下,球磨时间为10-40小时,对硬度以及屈服强度进行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多壁碳纳米管为纤维管状结构,为多层石墨烯卷曲而成,其表面活化能高,比表面积大,球磨过程中更有利于Hf与其结合,形成第二相弥散颗粒HfC,增强晶界结合力,细化晶粒,提高强度。球磨后的粉末,颗粒相对均匀细小,烧结后的块体颗粒细化到微米级别,且第二相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硬度,硬度值为352.1-497.5Hv。同时,在碳纳米管存在作用下,材料的抗压强度也有明显提高,在压缩实验结束后,圆柱样品没有破碎,表面仅有裂纹,屈服强度显著提高,屈服强度为624-844MPa。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表示为本专利技术中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的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最佳工艺。图2表示为SPS烧结球磨时间为40h的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表面腐蚀后的金相图片,表明烧结体颗粒细小,约为1微米,且第二相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图3是球磨10小时,20小时,30小时以及40小时后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压缩试验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强度分别为624MPa,691MPa和695MPa和844MPa。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作为碳源,其中,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构成为:Hf1.2%,CNT0.1%,余量为Mo。原始粉末粒度为:HfH2粉颗粒尺寸为3-5微米,多壁CNT粉外径大于50纳米,内径为5-15纳米,长度为0.5-2微米,Mo粉颗粒尺寸为3-5微米。本实施例中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液相混粉:按配比量将称量好的0.6gHfH2粉和0.05gCNT粉分别置于装有200ml酒精的烧杯中,加热至50℃,CNT粉加热的同时需进行超声搅拌,时间为2小时,溶液分别命名为A,B;然后将溶液A倒入溶液B中,随后加热超声搅拌至胶体状,最后循环进行水洗和过滤,直至水洗溶液清澈为止,最后将过滤得到的CNT/HfH2混合物置于烘箱中,温度为40℃,时间为12h,进行烘干,最后得到CNT/HfH2粉末。2、球磨:将液相混粉后获得的CNT/HfH2复合粉末与49.35g钼粉置于球磨罐中,球磨罐和磨球的材质为WC,转速为400r/min,球料比为20:1,球磨10小时,得到复合掺杂的球磨粉末。3、烧结:将球磨粉末装入石墨模具,再将磨具放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室温下对烧结炉抽真空,依次升温至800℃、1600℃并分别保温5min,烧结过程中保持炉腔真空度,进行真空烧结,烧结中控制压强不超过50MPa,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即得到Mo-Hf-CNT复合材料。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为100℃/min,降温速率为100℃/min。烧结后的复合材料晶粒约为2-3微米,初始钼粉颗粒尺寸为3-5微米,球磨10小时使粉末得到了细化,达到了球磨的效果。又因为第二相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硬度,硬度值为352.1Hv,比纯钼要高的多,比传统石墨粉掺杂制备的MHC合金高很多,得益于碳纳米管的掺杂,与Hf反应形成弥散HfC颗粒,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同时,在碳纳米管的作用下,材料的抗压性能明显提高,屈服强度达到了624MPa,应变达到1/3,压缩样品没有破碎,使得高强度的Mo-Hf-CNT具有不错的韧性,表面有些许细小裂纹,提高了抗压强度与屈服强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作为碳源,其中,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构成为:Hf1.2%,CNT0.1%,余量为Mo。原始粉末粒度为:HfH2粉颗粒尺寸为3-5微米,多壁CNT粉外径大于50纳米,内径为5-15纳米,长度为0.5-2微米,Mo粉颗粒尺寸为3-5微米。本实施例中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液相混粉:按配比量将称量好的0.6gHfH2粉和0.05gCNT粉分别置于装有200ml酒精的烧杯中,加热至50℃,CNT粉加热的同时需进行超声搅拌,时间为2小时,溶液分别命名为A,B。然后将溶液A倒入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n所述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是在钼中掺杂Hf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是在钼中掺杂HfH2以及CNT后获得的钼合金,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构成为:Hf1.2%,CNT0.1%,余量为Mo。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Mo-Hf-CNT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液相混粉
按配比量将称量好的HfH2粉和CNT粉分别加入酒精中并加热至50℃,搅拌分散均匀,所得溶液分别命名为溶液A、溶液B;将溶液A倒入溶液B中,随后加热搅拌至胶体状,循环进行水洗和过滤,直至水洗溶液清澈为止,最后将过滤得到的CNT/HfH2混合物烘干,得到CNT/HfH2复合粉末;
步骤2:球磨
将步骤1获得的复合粉末与钼粉置于球磨罐中,球磨罐和磨球的材质为WC,球磨10-40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程卫勇罗来马昝祥朱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