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型吸油机双重集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10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型吸油烟机双重集油装置,包括集风罩、蜗毂、机体,蜗毂上有漏油孔,机体上有接油孔,其特征在于集油槽、导油槽附于机体上,集油槽在导油槽上方有开口,滤网一端卡在集油槽内。油烟机工作时,除了通过离心作用排油外,还增加了滤网过滤及集油槽、导油槽二次集油,因此能实现油烟机的充分排油,有效防止环境污染、整机污染和漏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油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深型吸油机双重集油装置。目前,深型吸油烟机的集油主要是通过蜗毂上的漏油孔,机体上的接油孔,通过离心作用,使得蜗毂内的积油流入油杯,油烟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叶轮上仍有少量积油,因此,排油烟较不充分。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型吸油烟机双重集油装置,实现油烟机的充分排油。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设计方案的一种深型吸油烟机双重集油装置,包括集风罩、蜗毂、机体,蜗毂上有漏油孔,机体上有接油孔,其特征在于集油槽。导油槽附于机体上,滤网一端卡在集油槽内,集油槽在导油槽上方有开口,与蜗毂上的漏油孔及机体上的接油孔呈上下对应关系。油烟机工作时,油烟经过滤网时的油液通过集油槽流入导油槽,进入油杯;通过滤网过滤后的油烟,进入风轮、蜗毂,通过离心作用排入油杯。本技术除了通过离心作用排油外,还增加了滤网过滤及集油槽、导油槽二次集油,因此能实现油烟机的充分排油,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整机污染和漏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左视图。实施例(参见附图)一种深型吸油烟机,包括集风罩1、滤网2。蜗毂3、风轮4、电机5、进风口板6。油杯11、机体12,电机5通过螺钉固定在蜗毂3上,风轮4位于蜗毂3内套在电机5轴上由螺母固定,蜗毂3用螺钉固定在机体12上,集油槽7、导油槽8为冷轧钢板冲压成形,点焊在机体12上,与机体12形成一个整体;滤网2一端卡在集油槽7内,另一端用弹簧片压紧,可随时取下;蜗毂3最底端有一向下翻孔为漏油孔9,与其对应的导油槽8和机体12球冠形凹陷最底处均有通孔,集油槽7在与导油槽8对应处有一开口。当吸油烟机工作时,滤网2和蜗毂3上的油液分别通过集油槽7、漏油孔9,进入导油槽8,再通过接油孔10收集在油杯11内。权利要求1.一种深型吸油烟机双重集油装置,包括集风罩(1)、蜗毂(3)、机体(12),蜗毂(3)上有漏油孔(9),机体(12)上有接油孔(10),其特征在于集油槽(7)、导油槽(8)附于机体(12)上,滤网(2)一端卡在集油槽(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型吸油机双重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集油槽(7)成半封闭状态,在导油槽(8)上方有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型吸油机双重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油槽(8)成盒形结构,一端有球冠形凹陷,下有通孔,与接油孔(10)相吻合,横跨于漏油孔(9)与集油槽(7)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型吸油烟机双重集油装置,包括集风罩、蜗毂、机体,蜗毂上有漏油孔,机体上有接油孔,其特征在于集油槽、导油槽附于机体上,集油槽在导油槽上方有开口,滤网一端卡在集油槽内。油烟机工作时,除了通过离心作用排油外,还增加了滤网过滤及集油槽、导油槽二次集油,因此能实现油烟机的充分排油,有效防止环境污染、整机污染和漏油。文档编号F24C15/20GK2247297SQ96203249公开日1997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周兆进, 张怀品, 季柏林 申请人:中国扬子电气公司滁州五金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型吸油烟机双重集油装置,包括集风罩(1)、蜗毂(3)、机体(12),蜗毂(3)上有漏油孔(9),机体(12)上有接油孔(10),其特征在于集油槽(7)、导油槽(8)附于机体(12)上,滤网(2)一端卡在集油槽(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型吸油机双重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集油槽(7)成半封闭状态,在导油槽(8)上方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进张怀品季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扬子电气公司滁州五金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