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产品铆合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铆合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产品铆合的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实际的体验中对于点子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例如需要小巧便捷的移动产品,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设计者设计出排线替代体积较大的线束导线,排线体积小、重量轻,排线的总重量和体积比传统的圆导线线束方法要减少70%。排线还可以通过使用增强材料或衬板的方法增加其强度,以取得附加的机械稳定性。排线减少了内连所需的硬体,如传统的电子封装上常用的焊点、中继线、底板线路及线缆,使排线可以提供更高的装配可靠性和质量。排线的使用使得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简单整洁,电子产品的体积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缩小,人们在携带时更加的便捷,如果出现了故障在维修的时候也便于维修者的拆解和维修。排线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的连接方式容易造成排线出现连接的脱落导致产品出现故障,影响使用者的心情,也会导致生产商的产品出现滞销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一种铆合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产品铆合的设备,包括:基座(1)、上模(2)和下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固定在基座(1)上,下模(3)上表面的四角分别设有用于上模(2)冲压的导向柱(4),所述上模(2)设有用于产品铆合的冲压模快,所述冲压模块由相同的冲压单元(7)组成,所述冲压单元(7)依次排列,且每个冲压单元(7)具有第一冲压头(71)、第二冲压头(72)、第三冲压头(73),且从上模(2)板下底面的前端后端依次排列为第一冲压头(71)、第二冲压头(72)、第三冲压头(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品铆合的设备,包括:基座(1)、上模(2)和下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固定在基座(1)上,下模(3)上表面的四角分别设有用于上模(2)冲压的导向柱(4),所述上模(2)设有用于产品铆合的冲压模快,所述冲压模块由相同的冲压单元(7)组成,所述冲压单元(7)依次排列,且每个冲压单元(7)具有第一冲压头(71)、第二冲压头(72)、第三冲压头(73),且从上模(2)板下底面的前端后端依次排列为第一冲压头(71)、第二冲压头(72)、第三冲压头(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铆合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压头(72)一端连接第三冲压头(73),所述第一冲压头(71)置于相邻两第二冲压头(72)中间的前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铆合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头(71)具有第一冲压杆(711)和第一冲压端(712),所述第一冲压端(712)的一侧面设有便于冲压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面(713),所述第一连接面(713)从下到上连接依次为第一接触弧面(7131)、第一滑动面(7132)、第一压紧弧面(71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铆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钜兴,王秋锋,袁春梅,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金利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