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态检测二氧化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387942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模态检测二氧化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双模态检测二氧化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是半菁染料衍生物,其结构如下所示:

A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sulfur dioxide by two modes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态检测二氧化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与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态检测二氧化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极易被生物体吸入并在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转化为其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甚至肺癌。研究发生,生物体内也含有SO2,是含硫氨基酸或硫化氢经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比如硫化氢的线粒体解毒、活性氧物种的非酶促反应等。生物体内正常水平的SO2具有降低血压、舒张血管、诱导心脏负性肌力等作用。然而,SO2含量水平的异常则与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甚至肺癌等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发展一种高灵敏荧光传感器实现SO2的快速、准确及原位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发展的多数SO2的荧光探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选择性低、灵敏性差,易受复杂检测体系中其他干扰物质的影响;2)信号输出模式单一,单一荧光强度或探针溶液颜色的变化以及探针在生物体分布不均等,容易造成信号输出的假阳性;3)短波长的吸收和发射,对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态检测二氧化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n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为半菁类近红外荧光染料,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态检测二氧化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为半菁类近红外荧光染料,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



其中R1为氢、C1-5烷基、苯基、烷氧基或卤素;R2为氢、C1-5烷基、苯基、氨基、N,N-二甲基胺或吗啉。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由吲哚和碘乙烷通过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吲哚盐,然后中间体吲哚盐与醛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吲哚和碘乙烷溶于有机溶剂中,于30-100℃下搅拌反应1-36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晶体析出,抽滤,滤饼用冰乙醇清洗1-5次,得中间体,其结构如下式II所示;



其中R1为氢、C1-5烷基、苯基、烷氧基或卤素。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中间体和醛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催化剂,于30-100℃下搅拌反应1-1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真空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得粗产品,柱层析纯化得目标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洋杨林林张忠平刘变化韩光梅赵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