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73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包括主体、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等;主体上开设有T型凹槽,盖板和主体的中间凹槽处连接,形成细颈容器的内腔,内腔设有开口端;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各有两套,分别对称布置于主体两侧的凹槽内;每套瓶口组件的L形滑块的长边与主体相接触,短边始终位于细颈容器内腔内,T形杆的顶端横板与L形滑块的长边相接触,其圆柱竖杆与手拧螺栓的旋入部分相接触;每套滑移系统腐乳滚珠丝杠两端与支承座相连接以固定其位置,手拧螺母与滚珠丝杠位于主体之外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滚珠螺母螺纹连接在滚珠丝杠上,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滚珠螺母和L形滑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细颈容器瓶口大小及位置的连续调节和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
本技术属于流体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
技术介绍
在细颈容器向外倾倒内部液体的过程中,容器颈部常会发生液体流出容器与气体进入容器混合或交替发生,流体流动产生间歇振荡的复杂两相流动现象,称之为“瓶颈效应”。瓶颈效应广泛存在于化工、冶金、气-液反应等领域中,这种间歇振荡流动可能对整体流动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压力脉动、流率减小甚至阻塞,使得流动状态难以预测和控制,不利于生产安全。为研究瓶颈效应及其对流场的影响,需要实现对瓶口大小及位置的连续调节和精确控制。但是,现有容器大多数为固定瓶颈尺寸,少数可以改变瓶颈尺寸但不能实现连续调节和精确控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精确改变瓶口大小及位置的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为研究瓶颈尺寸等对细颈容器倾倒液体时的复杂两相流动现象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瓶口大小及位置的连续调节和精确控制的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包括主体、盖板、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其中,主体上开设有T型凹槽,盖板和主体的中间凹槽处连接,形成细颈容器的内腔,且该内腔设有开口端;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各有两套,分别对称布置于主体两侧的凹槽内;两个瓶口组件分别位于细颈容器内腔的开口端两侧,每套瓶口组件均包括L形滑块、T形杆和手拧螺栓,L形滑块的长边与主体相接触,短边始终位于细颈容器内腔内,T形杆包括顶端横板以及与顶端横板垂直连接的圆柱竖杆,T形杆的顶端横板与L形滑块的长边相接触,其圆柱竖杆与手拧螺栓的旋入部分相接触;每套滑移系统均包括滚珠丝杠、滚珠螺母、支承座、手拧螺母和连接板,滚珠丝杠两端与支承座相连接以固定其位置,手拧螺母与滚珠丝杠位于主体之外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滚珠螺母螺纹连接在滚珠丝杠上,并能够通过丝杠转动而直线往复移动,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滚珠螺母和L形滑块上。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两个L形滑块的短边与主体和盖板共同构成细颈容器的瓶口。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手拧螺栓与主体通过螺纹连接,转动主体外的手拧部分能够改变旋入部分长度。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盖板通过若干第一螺栓固定在主体上。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每套滑移系统均包括两个支承座,分别通过若干第二螺栓固定于主体侧边凹槽内两端。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连接板的两侧分别通过若干第二螺栓固定在滚珠螺母和L形滑块上,将滑移系统与同侧的瓶口组件连接起来。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盖板与主体、L形滑块与主体、盖板与L形滑块以及T形杆与L形滑块的接触部分均通过贴附海绵胶并配合螺纹压力实现密封。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瓶口大小及位置的连续调节和精确控制,同时还能有效实现活动件接触部分的密封,防止出现泄漏;2、T形杆和连接板采用不锈钢金属制成,主体、盖板和L形滑块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可以实现流动现象的可视化观测;3、本技术容器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满足了实验室和生产过程中对于出口可调式容器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出口可调式容器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出口可调式容器去除盖板后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出口可调式容器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出口可调式容器的主体的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2-盖板,31-L形滑块,32-T形杆,33-手拧螺栓,41-滚珠丝杠,42-滚珠螺母,43-支承座,44-手拧螺母,45-连接板,51-第一螺栓,52-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包括主体1、盖板2、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其中,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各有两套,分别对称布置于主体1两侧的凹槽内,盖板2和主体1通过螺栓连接形成细颈容器的内腔,且该内腔设有开口端。瓶口组件位于细颈容器内腔的开口端,包括L形滑块31、T形杆32和手拧螺栓33,T形杆32的顶端横板与L形滑块31的长边相接触,其圆柱竖杆与手拧螺栓33的旋入部分相接触。每套滑移系统均包括滚珠丝杠41、滚珠螺母42、支承座43、手拧螺母44和连接板45,滚珠丝杠41两端与支承座43相连接以固定其位置,手拧螺母44与滚珠丝杠41位于主体1之外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滚珠螺母42螺纹连接在滚珠丝杠41上,并能够通过丝杠转动而直线往复移动,连接板45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滚珠螺母42和L形滑块31上。进一步地,盖板2通过若干第一螺栓51固定在主体1上。进一步地,两个L形滑块31的短边与主体1和盖板2共同构成细颈容器的瓶口。进一步地,手拧螺栓33与主体1通过螺纹连接,转动主体1外的手拧部分能够改变旋入部分长度。进一步地,每套滑移系统均包括两个支承座43,分别通过若干第二螺栓52固定于主体1侧边凹槽内两端。进一步地,连接板45的两侧分别通过若干第二螺栓52固定在滚珠螺母42和L形滑块31上,将滑移系统与同侧的瓶口组件连接起来。进一步地,盖板2与主体1、L形滑块31与主体1、盖板2与L形滑块31以及T形杆32与L形滑块31的接触部分均通过贴附海绵胶并配合螺纹压力实现密封。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改变瓶口大小或位置时,首先旋松第一螺栓51和手拧螺栓33卸载螺纹压力,减小移动L形滑块31的摩擦。旋转手拧螺母44驱动滚珠丝杠41旋转,进而带动滚珠螺母42沿丝杠方向平行移动。滚珠螺母42通过连接件45带动L形滑块31平行移动,使其到达预期的位置。当瓶口的大小和位置确定之后,保持手拧螺母44静止,旋转手拧螺栓33使其旋入主体1部分长度增加,通过T形滑块32将螺纹压力传递给L形滑块31。最后,旋紧第一螺栓51加载螺纹压力,配合各接触部分贴附的海绵胶实现密封,防止发生泄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盖板(2)、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其中,/n主体(1)上开设有T型凹槽,盖板(2)和主体(1)的中间凹槽处连接,形成细颈容器的内腔,且该内腔设有开口端;/n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各有两套,分别对称布置于主体(1)两侧的凹槽内;/n两个瓶口组件分别位于细颈容器内腔的开口端两侧,每套瓶口组件均包括L形滑块(31)、T形杆(32)和手拧螺栓(33),L形滑块(31)的长边与主体(1)相接触,短边始终位于细颈容器内腔内,T形杆(32)包括顶端横板以及与顶端横板垂直连接的圆柱竖杆,T形杆(32)的顶端横板与L形滑块(31)的长边相接触,其圆柱竖杆与手拧螺栓(33)的旋入部分相接触;/n每套滑移系统均包括滚珠丝杠(41)、滚珠螺母(42)、支承座(43)、手拧螺母(44)和连接板(45),滚珠丝杠(41)两端与支承座(43)相连接以固定其位置,手拧螺母(44)与滚珠丝杠(41)位于主体(1)之外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滚珠螺母(42)螺纹连接在滚珠丝杠(41)上,并能够通过丝杠转动而直线往复移动,连接板(45)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滚珠螺母(42)和L形滑块(31)上;/n两个L形滑块(31)的短边与主体(1)和盖板(2)共同构成细颈容器的瓶口;/n盖板(2)与主体(1)、L形滑块(31)与主体(1)、盖板(2)与L形滑块(31)以及T形杆(32)与L形滑块(31)的接触部分均通过贴附海绵胶并配合螺纹压力实现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口可调式细颈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盖板(2)、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其中,
主体(1)上开设有T型凹槽,盖板(2)和主体(1)的中间凹槽处连接,形成细颈容器的内腔,且该内腔设有开口端;
瓶口组件和滑移系统各有两套,分别对称布置于主体(1)两侧的凹槽内;
两个瓶口组件分别位于细颈容器内腔的开口端两侧,每套瓶口组件均包括L形滑块(31)、T形杆(32)和手拧螺栓(33),L形滑块(31)的长边与主体(1)相接触,短边始终位于细颈容器内腔内,T形杆(32)包括顶端横板以及与顶端横板垂直连接的圆柱竖杆,T形杆(32)的顶端横板与L形滑块(31)的长边相接触,其圆柱竖杆与手拧螺栓(33)的旋入部分相接触;
每套滑移系统均包括滚珠丝杠(41)、滚珠螺母(42)、支承座(43)、手拧螺母(44)和连接板(45),滚珠丝杠(41)两端与支承座(43)相连接以固定其位置,手拧螺母(44)与滚珠丝杠(41)位于主体(1)之外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滚珠螺母(42)螺纹连接在滚珠丝杠(41)上,并能够通过丝杠转动而直线往复移动,连接板(45)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滚珠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冰镜王艺达申超领贺新彭年孙中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