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40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液针头不易固定、后期不易收合、易扎伤保洁人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与下壳板滑动连接,上壳板与下壳板之间设有气囊,下壳板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针头、另一端连接有输液软管,上壳板的两侧设有绷紧带,上壳板的前端设有压卡块,压卡块的下表面设有柔性垫。柔性垫可采用医用海绵垫或医用药棉垫,与肌肤直接接触,压固针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小巧,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提高患者的舒适感,避免针头松动、针头移位现象,收合方便,便于后期针头收集处理。

A closed type self fixing infusion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
本技术涉及临床医用装置
,特别是指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
技术介绍
人们在输液的过程中,由于输液器的针头和输液管不能很好的固定在输液位置,经常会发生针头松动甚至针头移位的现象,并有可能导致病人的输液部位发生肿胀、血液回流等现象,这些现象会让病人感到极度不舒服。此外,临床上,输液针头在一次性使用后需要将输液管剪断后扔进锐器盒内,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在锐器盒内的输液针头后期处理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扎伤保洁人员的情况,存在着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液针头不易固定、后期不易收合、易扎伤保洁人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包括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与下壳板滑动连接,上壳板与下壳板之间设有气囊,下壳板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针头、另一端连接有输液软管,上壳板的两侧设有绷紧带,上壳板的前端设有压卡块,压卡块的下表面设有柔性垫。柔性垫可采用医用海绵垫或医用药棉垫,与肌肤直接接触,压固针头。所述上壳板为U型槽板,U型槽板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有滑杆,下壳板为U型槽块,U型槽块的下部设卡块,卡块卡设在滑杆上,且沿滑杆滑动。所述连接管通过弹性连接片设置在下壳板内部,下壳板的下表面设有医用双面胶。所述气囊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气囊的进气口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向上穿过上壳板,进气管中设有单向阀。所述气囊的下表面设有凹槽,凹槽与针头相配合。所述压卡块的上部设有压杆,上壳板的前端设有通孔,压杆向上穿过通孔,通孔的顶部设有卡槽,压杆的上部设有弹性卡片,弹性卡片与卡槽相配合。本技术采用可相互滑动的上壳板与下壳板,下壳板上设有针头,扎针时,将下壳板推出,漏出针头,医护人员将针头插进患者相应血管中,然后滑动上壳板,将气囊压固在针头上,同时压卡块压贴在针头与人肌肤接触处,然后通过绷紧带固定在手臂上即可,整个针头固定方式牢固,该针头也可作为留置针头实用,减轻患者不适,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完,将针头拔出,通过下壳板收合在上壳板中即可,避免针头外漏,刺伤保洁人员。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小巧,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提高患者的舒适感,避免针头松动、针头移位现象,收合方便,便于后期针头收集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向视图。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针头扎进血管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实施例1,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包括上壳板1和下壳板2,上壳板1与下壳板2滑动连接,实现两者相互滑动,便于针头的收合。上壳板1与下壳板2之间留有空间,上壳板1与下壳板2之间设有气囊3,气囊固定设置在上壳板上,用于压固针头。下壳板2上设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有针头5、另一端连接有输液软管6,上壳板1的两侧设有绷紧带7,绷紧带采用卡扣连接或魔法贴连接,用于固定上壳板。上壳板1的前端设有压卡块12,压卡块12的下表面设有柔性垫17,柔性垫可采用医用海绵垫或医用药棉垫,与肌肤直接接触,压固针头。扎针时,将下壳板推出,漏出针头,医护人员将针头插进患者相应血管中,然后滑动上壳板,将气囊压固在针头上,同时压卡块压贴在针头与人肌肤接触处,然后通过绷紧带固定在手臂上即可,整个针头固定方式牢固。上壳板长度大于针头长度,使用完,将针头拔出,通过下壳板收合在上壳板中即可,避免针头外漏。上壳板1与下壳板2均可采用硬质塑料体,减轻质量,降低成本。进一步,所述上壳板1为U型槽板,U型槽板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有滑杆8,下壳板2为U型槽块,U型槽块的下部设卡块9,卡块9卡设在滑杆8上,且可沿滑杆8滑动,下壳板2通过滑杆8实现沿上壳板1的滑动,实现收合,滑杆的两端均设有挡块,下壳板2不会从上壳板的两端滑出。所述连接管4通过弹性连接片18设置在下壳板2内部,弹性连接片18可竖直方向上发生轻微形变,针头插进患者血管中时,气囊将针头稍微顶出下壳板,减少下壳板与人肌肤接触面积,而让针头与人肌肤接触,提高患者舒适度,重要的是,增大气囊与针头接触面积,便于气囊对针头的定位与固定。下壳板2的下表面设有医用双面胶,必要时(比如在脚或头进行输液时),可通过双面胶对针头做进一步固定,避免针头晃动。如图3-4所示,实施例2,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所述气囊3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气囊3的进气口设有进气管10,进气管10向上穿过上壳板1,进气管10中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保证正常状态下气体只进不出,通过调节气囊中,气体量的多少,实现对针头压力大小,实现贴紧针头压固。进一步,所述气囊3的下表面设有凹槽11,凹槽11与针头5相配合,在对针头进行压固的同时,防止针头出现左右晃动,提高固定针头的效果。所述压卡块12的上部设有压杆13,上壳板1的前端设有通孔14,压杆13向上穿过通孔14,压杆可在通孔中转动和上下移动,通孔14的顶部设有卡槽15,压杆13的上部设有弹性卡片16,弹性卡片16与卡槽15相配合。通过挤压弹性卡片实现与卡槽的配合与否。当针头插进患者血管中时,通过压杆向下移动压卡块,使压卡块上的柔性垫压固在针头与人肌肤接触处,固定针头,同时防止出血,然后将弹性片卡固在卡槽中,起到固定压杆的作用。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板(1)和下壳板(2),上壳板(1)与下壳板(2)滑动连接,上壳板(1)与下壳板(2)之间设有气囊(3),下壳板(2)上设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有针头(5)、另一端连接有输液软管(6),上壳板(1)的两侧设有绷紧带(7),上壳板(1)的前端设有压卡块(12),压卡块(12)的下表面设有柔性垫(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板(1)和下壳板(2),上壳板(1)与下壳板(2)滑动连接,上壳板(1)与下壳板(2)之间设有气囊(3),下壳板(2)上设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有针头(5)、另一端连接有输液软管(6),上壳板(1)的两侧设有绷紧带(7),上壳板(1)的前端设有压卡块(12),压卡块(12)的下表面设有柔性垫(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板(1)为U型槽板,U型槽板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有滑杆(8),下壳板(2)为U型槽块,U型槽块的下部设卡块(9),卡块(9)卡设在滑杆(8)上,且沿滑杆(8)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合式自固定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通过弹性连接片(18)设置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贤陈娟闫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博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