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82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包括底座和导线,所述底座上设有校正装置、第一电极夹具和第二电极夹具,所述校正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上横向设有立板,立板上设有拉直杆,导线穿过拉直杆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夹具和第二电极夹具上均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夹持部和移动夹持部,移动夹持部上设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限位板设置,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校正装置,能够通过拉直杆将弯曲的导线进行拉直,辅以L型校正板进而确保导线不弯曲,从而避免导线因为过长、重量过重而导致的弯曲现象,保证测量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缆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标准金属导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金属导体,电线电缆的线芯进行直流电阻测量,一般地使用采用四端测量法测量试样的电阻,这种检测通常是通过电桥电阻检测仪进行检测,对一定长度的电线或者电缆的导体电阻值进行测量。通常使用电桥夹具对电线进行夹持,并进行通电。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倘若电线或电缆较长,其中间位置尤其是电缆因为自身重力原因而下垂,使得被测电缆或电线不直,从而会影响检测的准确度。现有仪器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桥夹具的电位电极和电流电极通常都是用绝缘材料连为一体,固定于底座上,通过电桥夹具进行夹持,现有的夹紧不易调节、夹紧力大小,夹紧速度不能调节,不能实现快速夹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解决了现有电桥夹具因电线过长,不能快速夹持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包括底座和导线,所述底座上设有校正装置、第一电极夹具和第二电极夹具,所述校正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上横向设有立板,立板上设有拉直杆,导线穿过拉直杆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夹具和第二电极夹具上均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夹持部和移动夹持部,移动夹持部上设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限位板设置,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板内侧还设有L型校正板,L型校正板包括竖直板和横板,横板的上表面与导线的下表面平齐设置,导线置于L型校正板的拐角处。所述横板透明设置,横板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底座上设有标尺,刻度线和标尺的起始端一致,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拉直杆的横截面直径与导线的横截面直径相吻合。所述底座上设有绝缘基板,所述第一电极夹具和第二电极夹具均设置在绝缘基板上,限位板设置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移动夹持部相连,另一端设有手柄球,移动杆穿过设置在限位板上的穿孔左右移动。所述拉直杆中空设置,导线穿过拉直杆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校正装置,能够通过拉直杆将弯曲的导线进行拉直,辅以L型校正板进而确保导线不弯曲,从而避免导线因为过长、重量过重而导致的弯曲现象,保证测量的精准性。本技术同时将电极夹具设置为一端固定,另一端移动的装置,能够快速将需要测量的导线夹持在中间,提高测量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3为校正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电极夹具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包括底座1和导线2,所述底座1上设有校正装置、第一电极夹具3和第二电极夹具4,所述校正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上横向设有立板6,立板6上设有拉直杆7,导线2穿过拉直杆7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夹具3和第二电极夹具4上均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夹持部9和移动夹持部10,移动夹持部10上设有移动杆11,移动杆11穿过限位板12设置,所述移动杆11上设有弹簧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5内侧还设有L型校正板14,L型校正板14包括竖直板15和横板16,横板16的上表面与导线2的下表面平齐设置,导线2置于L型校正板14的拐角处。所述拉直杆7中空设置,导线2穿过拉直杆7设置。使用时,将需要测量的电缆(一般均是圆形的)从拉直杆7的一端穿过,另一端穿出,进而将弯曲的导线拉直,拉直杆7的横截面直径与导线2的横截面直径相吻合。从拉直杆7出来的导线2的底端与横板16相接触(图2和3),置于横板16的上表面,即导线2紧贴L型校正板14的拐角设置,导线出来后,利用电极夹具进行夹紧,本技术固定夹持部9固定不动(图4),通过移动夹持部9进行工作,夹持前将移动杆11拉出,待导线2穿过后,松开移动杆11,移动杆11在弹簧13的作用下回弹,将导线紧紧的夹持在中间,实现快速固定。优选的,所述横板16透明设置,横板16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底座1上设有标尺,刻度线和标尺的起始端一致,且上下对应设置。本技术通过在横板16上设置刻度线,能够直接看出导线的端部对应的刻度,由于刻度线与标尺上下对应设置,因此能够直接确定导线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设有绝缘基板17,所述第一电极夹具3和第二电极夹具4均设置在绝缘基板17上,限位板12设置在绝缘基板17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包括底座(1)和导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校正装置、第一电极夹具(3)和第二电极夹具(4),所述校正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上横向设有立板(6),立板(6)上设有拉直杆(7),导线(2)穿过拉直杆(7)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夹具(3)和第二电极夹具(4)上均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夹持部(9)和移动夹持部(10),移动夹持部(10)上设有移动杆(11),移动杆(11)穿过限位板(12)设置,所述移动杆(11)上设有弹簧(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测量电桥夹具,包括底座(1)和导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校正装置、第一电极夹具(3)和第二电极夹具(4),所述校正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上横向设有立板(6),立板(6)上设有拉直杆(7),导线(2)穿过拉直杆(7)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夹具(3)和第二电极夹具(4)上均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夹持部(9)和移动夹持部(10),移动夹持部(10)上设有移动杆(11),移动杆(11)穿过限位板(12)设置,所述移动杆(11)上设有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测量电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内侧还设有L型校正板(14),L型校正板(14)包括竖直板(15)和横板(16),横板(16)的上表面与导线(2)的下表面平齐设置,导线(2)置于L型校正板(14)的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测量电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红军刘广臣石红义周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博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