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喂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37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喂养管,包括:外套管,该外套管管壁为中空结构,其一端插入胃中,另一端位于患者体外;及内喂养管;及固定衬垫;及第一按压部件,该第一按压部件固定连接于外套管位于胃中的一端;及螺旋压座,该螺旋压座包括:座套管,和压片;以及第二按压部件,该第二按压部件与外套管位于患者体外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按压部件、第二按压部件的设置,使得喂养管在胃内以及在患者外部皮肤按压的部分可以交替,在经过一端时间的按压后,可以通过操作第一按压部件、第二按压部件,从而使得其代替固定衬垫或螺旋压座的按压,避免了传统因长时间对同一个地方按压造成的皮肤坏死。

A feeding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喂养管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喂养管。
技术介绍
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又称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其主要适用于适胃肠道功能正常,但存在吞咽障碍或不愿进食的患者,病程1个月以上。换言之,胃造口术就是在胃前壁与腹壁之间建立一个通向体外的通道作为病人的营养供给途径或暂时性的胃引流措施。现有技术中的喂养管已广泛使用,现有的喂养管大多是将患者麻醉,于标记处做局部麻醉,切开皮肤长1cm,用斜面导管针经切口穿刺,通过腹壁及胃壁进入胃腔。同时内镜医师应观察到穿入胃腔的针头。这些步骤应迅速完成,以减少胃从腹壁向后移的机会。拔除穿刺针芯从外套管内插入一粗的不吸收线或尼龙缝线。内镜医师通过胃镜插入一息肉圈套器将不吸收线套住,然后拉住不吸收线连同胃镜一起从病人口腔内退出。将带有内衬垫的dePezzer导管或PEG专用导管牢牢固定在口腔侧长线上。长线及导管端涂上无菌水溶性润滑剂将腹侧端长线轻柔、稳定持续地向外牵拉使锥形导管被牵拉拖入食管进入胃腔并由腹壁穿刺孔拖出。再次插入胃镜确认置入的导管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加以调整。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喂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套管(100),该外套管(100)管壁为中空结构,其一端插入胃中,另一端位于患者体外,在外套管(100)位于患者体外的一端上凸设有外螺纹;及/n内喂养管(200),该内喂养管(200)安装于外套管(100)中,与外套管(100)阻尼滑动配合;及/n固定衬垫(300),该固定衬垫(300)固定连接于外套管(100)位于胃中的一端,所述固定衬垫(300)的充气口通过穿过外套管(100)的中空管壁的管道与外界充气装置相连通;及/n第一按压部件(400),该第一按压部件(400)固定连接于外套管(100)位于胃中的一端;及/n螺旋压座(500),该螺旋压座(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喂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管(100),该外套管(100)管壁为中空结构,其一端插入胃中,另一端位于患者体外,在外套管(100)位于患者体外的一端上凸设有外螺纹;及
内喂养管(200),该内喂养管(200)安装于外套管(100)中,与外套管(100)阻尼滑动配合;及
固定衬垫(300),该固定衬垫(300)固定连接于外套管(100)位于胃中的一端,所述固定衬垫(300)的充气口通过穿过外套管(100)的中空管壁的管道与外界充气装置相连通;及
第一按压部件(400),该第一按压部件(400)固定连接于外套管(100)位于胃中的一端;及
螺旋压座(500),该螺旋压座(500)包括:
座套管(501),该座套管(501)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形成螺旋副,和
压片(502),该压片(502)与座套管(501)两侧端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按压部件(600),该第二按压部件(600)与外套管(100)位于患者体外一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按压部件(400)包括:
气囊件(401),该气囊件固定设置于固定衬垫(300)的上端;及
充气管,该充气管一端与气囊件(401)的充气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外套管(100)的中空管壁与充气装置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喂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件(401)包括:
固定圈(4011),该固定圈(4011)套设于外套管(100)外且位于固定衬垫(300)上方,所述的固定圈(4011)直径大于固定衬垫(300)直径;及
环形气囊(4012),该环形气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英王建英曹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